与另一个陈染相遇——读《陈染文集》
有幸第一时间拿到陈染老师最近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陈染文集(典藏版)》,三本中短篇小说集、两本散文集、一本长篇小说,共六本,包罗了陈染老师多年来的创作成果。读者也有幸一本一本孜孜不倦地拜读,实乃幸事。
在中国文学当中,女性一直是失语者。而陈染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域开始了女性小说的书写,弥补了中国文学里缺失的女性话语。她的成名作《私人生活》,以“私小说”的形式剖析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其大胆且直接的叙述方式更是如一枚“炸弹”般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小说《沉默的左乳》《沙漏街的卜语》同样也是以女性的视角书写她们对世界及人生的看法,其中透露出冷漠感、距离感,以及浓郁的宿命气息。
拜读过陈染老师的小说,会发现,她塑造的女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好恶。她们虽然在文中的性格充满了“寒性”,但对于读者来说,却具有“热性”,即感知到的是活生生的女性形象。她们会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的内心,再也不是男性作家笔下的象征物。这无疑是中国文学的一大进步。只是陈染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小说书写上开了一个好头,但却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女性小说书写流落于上海的某些女性作家手上,其被时代裹挟而走,沦落为商品小说。女性小说书写本应是发现女性独特魅力,挖掘女性价值的小说。可后来的女性小说中的女性却被“物化”“欲化”,这其实又卷入到了男性视域中心里的女性形象。无疑是一个退步。希望后来者能延续陈染老师的女性小说书写,真正走进女性世界,展现她们独有的价值性。
此文集除了小说外,还收录了散文,其中散见陈染老师对世间万象的见解,透露出智慧性。散文集《与另一个自己相遇》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身为女性的自满感。女性总为自己年华逝去、容貌不再而焦虑,而陈染老师告诉我们:“如果说,青春的美是用皮肤来表达的,是用来触摸和感知的话,那么,成熟的甚而凋败的美便是从骨头里渗透出来的了。”(《感动于凋败之美》)“青春,知觉醒着,智慧睡着。”(《谁掠夺了我们的脸》)……这些话都告诉女性不用过分留恋年华、青春,而是坦然面对当下,发现自己不同年龄段所具有的美,展现自身的魅力。
另外在散文集中反复出现“我”“自己”等语词,而具有这些关键词的篇名的文章都在极力探讨一个问题:社会特性的“我”和个人特性的“我”如何圆融地安妥在一个身体里、一个灵魂里?但,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作者。“‘我’和‘一个隐蔽的我’经常同时存在。”(《我和另一个我》)“我只有半条命,我只能拥有半个自己,只要还想活下去的话。”(《半个自己》)“面对那样一种浮面的‘和谐生活’,精神深处另一种丧失和痛苦又因此而生。”(《我们能否与生活和解》)……作者无法答出两个“我”如何自处,只能任其自由发展,而这也折磨着她。写作者是“孤独”的,因此他们热爱写作的一大缘由或许是找寻到“倾诉者”。当在昏黄的纸稿下写作时,或者在明亮的电脑屏前码字时,他们的身心得以舒缓,灵魂获得释放。这也是写作者的一大快事。翻阅此书,感知文学大家的智慧与其对世间种种的思考,无疑促进了自我的成长。
在当代文学史上,陈染老师的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道独特且靓丽的风景线,自然而然在阅读上也倾向于对其小说的研磨。但此次重读文集,却被一篇篇充满智性的散文所吸引。不禁慨叹,经典永流传,是因为其作品禁得住时间的打磨,让后来者反复咀嚼时,品尝出各异的风味。此次重读,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