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安《结伴而行》:与谁结伴相当重要
前几天收到毛时安的新著《结伴而行——海上人物剪影》。“和我相遇、邂逅的人们,是那么多,那么多!多得就像满天的星星。是的,他们多得像星星一样,闪烁在属于我的夜空里。他们每个人都是意蕴无穷解读不完的一个故事一个传奇,都是一片迷人的风景。他们没有来由突然闯进了我的视野我的生活……”毛时安在这本书的序里这样写的,一点没错,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就这样与他相遇了,碰撞了,摩擦起电了,发生了故事,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观点。比如巴金、柯灵、王元化、陈伯吹、白桦、蒋孔阳、贾植芳,还有张光年、马烽、玛拉沁夫、王蒙、邓友梅……以上是文学界的,文艺界的似乎更多,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以及画坛上的贺友直、程十发、沈柔坚、杨可扬、方增先、陈佩秋、肖锋、俞晓夫、忻东旺、徐芒耀等。这些名流身上都有故事,与大时代有关,与上海有关,有些私密性很强,强到随便一说就是“十万加”,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故事越来越逼近真相,或者相反,可能越来越像小说电影。不过毛时安不喜欢讲别人已经讲烂了的故事,他着重于个人的体验,观察或考证,从场景到对话,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展开。他是带着评论家的眼光来审视人与时代的关系,审视人与历史的纠结。“在一个大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曾有那么多优秀的人、平凡的人和我结伴而行。”毛时安在序里这样强调,而这,正是我格外关注的内容。毛时安如果只与名流结伴,那么他顶多也就是“傍大款”,想成为这个时代的名人;现在他愿意、或者说执意与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结伴而行,那么他就成了这个时代一个“了不起的群众”(不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毛时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这是需要情怀和信念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不少知识分子本是穷人出身,一开始还能替群众说说话,后来在资本的诱惑下,滑向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了资本的代言人和化妆师。这种人是没有情怀和信念的。毛时安是一个有情怀和信念的知识分子,一个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评论家。平时,他密切关注文化界的动向,但其实他的视野很宽,小到街头巷尾,大到市政建设,他都会发表很有见地的议论。在这本《结伴而行》中,他热情洋溢地写到了一批文化界名流。如他对作家赵长天的怀念,刻骨铭心而冷静克制地记录了一个“好人的心跳”,那份艰难岁月极为内敛的情感以至于让排版的年轻编辑都流下了眼泪。他写的是作家,同时也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追忆。值得注意的是,他写到了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比如他的同学胡昌龙,在那个荒谬的时代,一起指点江山,一起忧国忧民,一起议论时政,后来各奔东西,套路与许多人一样,奋斗,成才,胡昌龙也有了一份安稳的机关工作,“他生了好几场大病,心肌梗塞,还安装了支架,但每次碰见,依然笑得那样灿烂”,前不久胡同学得了癌病,毛时安及时探望,发现老同学精神饱满,脸色也不错,表现出那一代人的意志与人生态度。胡昌龙似乎没什么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但这正是许多人的命运轨迹,在毛时安笔下却有了一篇小说的节律与情绪以及哲学意味。再比如他遇到了一位同样平凡的中年妇女,是他老家的邮递员。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毛时安与大多数不愿投身运动的青年人一样,百无聊赖,等待着中学毕业后的工作分配,正在这个时候,那位邮递员送来了一份招工通知。照理说,招工通知是有关单位签发的,她只是个微笑着的信使,但是毛时安还是十分感激地记住了她。10年后,她又给毛时安送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4年后的工作通知书,又是她交到毛时安手里的。“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我人生的重要关头,都和她联系着,都和那双传送过数以万计的信件的手联系着。我想这双普通的劳动者的手,曾给一个地区的人们送达过多少决定着他们命运的通知。”就这样,一个叫不出名字的普通女工,在关键节点上给了毛时安莫大的安慰与欣喜,毛时安今天又通过他的温馨文字,给了成千上万个普通人以极大的关爱和感念。这里面传达的并非是“缘分”这类的廉价的概念,而是“情怀”,这一在当下显得相当稀缺的精神资源。
这本书还收录了毛时安写于20多年前的一篇散文,故事中的女孩经由上海电视台《我想有个家》播出后进入毛时安的视野。当时这个女孩才16岁,因为家庭缘故,过早地承担起照顾因病卧床的母亲的重任,也因此,她几乎享受不到同龄人都能轻松享受的一切,不过她在学习上特别努力,成绩绝对优秀,“她人生的全部要求只是要一个能独自歇脚、学习,舔一舔自己伤口的家”。当然,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很难解决所有问题,只能提醒全社会的关注。毛时安由此想到更多,他肯定了女孩的天赋、孝心以及刻苦学习的精神,映射了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他以文字的力量来深化这一主题,起到了更大的传播与启示作用。《天涯有个断肠人》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毛时安写到了一个从未谋面的朋友,其实是朋友的朋友徐日清,毛时安此前只在微信朋友圈里知道他,经常读到这个名叫“萧楼”的朋友写的文字,他写了很多上海杨浦区的路、人、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浦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因为萧楼的那些充满感情的文字,那些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文字,让我飞回到童年的梦中,飞回到油烟升起的锅台边。”特别有价值的是,萧楼的文字记录了近20年里杨浦区的巨大变化,为大上海的变迁留下了文字与感情记忆,承载着许多人的乡愁。偏偏毛时安在“从前慢杨浦”这个群里看到萧楼去世的讣告,也因此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叫徐日清。徐日清的遗愿是将自己的博文编个文集,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这个遗愿可望实现。进入最后环节,朋友请毛时安提个字放在书前表达一下。毛时安义不容辞,饱含感情、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表达了对于作者和养育过自己的老工业区的情感。正因为毛时安愿意与小人物结伴同行,在关键时候帮他们一把,为他们喊一嗓子,所以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也才能与他们《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