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豆子》:城市平民的生存窘境与人性之歌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些作家专门关注城市平民类的底层人物,比如池莉、迟子建、王松等。天津这座城市的作家往往愿意把眼光放在小人物身上。李治邦有多篇小说在观察、塑造城市底层小人物上取得了成功。他的中篇小说新作《范豆子》聚焦城市底层小人物——邮政职业大学毕业的邮递员范豆子,抒写了范豆子和其病歪歪的母亲、远走广东另有家室的父亲以及范豆子在病母的逼迫下考学、娶妻生子的故事,展现出在新旧转换时代城市平民的生存窘境与小人物家庭的困顿、无奈和悲欢离合,谱写出城市平民心灵的人性之歌。
李治邦在这部两万多字的小中篇里,以极其冷静的态度和娴熟的叙述,分十一段为读者讲述范豆子辛酸曲折的家庭琐事、烦心事。范豆子这个大学生邮递员人物形象在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不敢说是第一个,起码比较鲜见。以前,人们曾经对社会上的各类职业有个形象的比喻说法:“海关是金饭碗,银行是银饭碗,邮局是铜饭碗,铁路是铁饭碗。”在计划经济时代,身穿绿色制服的邮递员,常被称为“绿衣天使”,可谓吃穿不愁。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当下,邮政业受到各类民营快递公司的猛烈冲击,效益低下,收入微薄,日子过得紧巴巴。“范豆子”命运多舛,“所有不走运的事情都降临在他的头上”。出生时就差点与母亲一起双殒,长大后父亲不认他这个儿子,与母亲离婚后远走广东。第一次高考时被撞折了腿。母亲得了腰椎管狭窄病,逼着范豆子必须考大学,不考母亲就服药自杀。范豆子没办法,只好参加第二次高考,万幸的是居然考上了三本邮政学院。毕业时母亲的病体就站不起来了。范豆子应聘面试总是失败,无奈之际,看到招聘邮递员就跑去应聘。经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邮政所所长,每个月薪水四千多元钱,而母亲不但躯体有病,心病更重。明明与丈夫离婚了,却瞒着儿子,儿子后来也知道了,却难以启齿和母亲对证,母亲逼着儿子必须抓紧娶媳妇,不然就以死相逼——自杀。事实上多次自杀未遂。这个举动吓得范豆子心惊肉跳。整部小说的推进全靠李治邦不动声色的叙述。小说的叙述语言已经退到生活、时间、人物的背后,让我们看到和思考的直接就是人物和事件本身。作家隐匿在幕后,面无表情地“导演”着当代城市行进中形形色色的人生悲喜剧。他采用一种后撤的叙述策略,这种后撤使得小说不再是政策的图解,也使小说获得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丰富了生活的内涵,也扩大了作品的张力,使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所肩负的生活重担更加鲜活和真实。《范豆子》中,“范豆子”的命运极其不幸,但是,这个人物却是十分的幸运,他是不同于别的什么人物的独特的“这一个”!
《范豆子》作为一个不太长的中篇,分几条线演绎着城市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主线是范豆子与母亲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病母让范豆子干什么,范豆子就干什么。让高考就高考;让娶媳妇就搞对象;病妈盼望孙子,范豆子就有了儿子。可谓穷人家养出大孝子啊!范母一身重病,直至卧床,在床上拉尿,及至孙子出生,范母还是出事了:白色床单下,母亲离世。小说里提到范母曾经三次自杀,一次是逼范豆子高考,吃安眠药,被救回;一次是让范豆子三个月内找到对象,用绳子,被抢下;还有一次是用塑料袋蒙头,想闷死自己,也被人救下来。范豆子孝敬母亲,母亲说啥是啥,母亲为了不拖累儿子,在见到孙子之后,说死就死。
另一条线就是范豆子的爱情,也可以说是“爱情的喜剧”。起先,范豆子青春萌动的时候,暗恋着隔壁大杂院的郭海梅同学,夏天光着膀子,郭海梅还给他擦过满是肌肉的后背。但是,郭海梅学习好,大学考得也不错,毕业在研究所搞研究工作,一心要跳出大杂院,嫁给一个条件优越的男士,给了范豆子一个实在的拒绝;之后,范豆子爱上了邮政所的同事垭雯,垭雯长得面若桃花,前胸如秋桃,甚至还给了范豆子一个初吻——舌吻,但是,垭雯明确告诉范豆子,她不能嫁给他,她要嫁给一个大她二十岁的有钱男人,一结婚就不上班了,当全职太太并给这个男人上高二的儿子当后妈,范豆子热烈的爱情被冷酷的现实再次拒绝。接着,郭海梅给范豆子介绍了一个女营业员。营业员人品不错,善良老实,看到范豆子病入膏肓的妈妈就十分犹豫,表示可以请保姆照顾范妈妈,让范豆子去住她家的房子。范豆子明确表示不会离开病母,他必须与母亲同住,为了防止母亲得褥疮,他需要经常为母亲翻身、保洁。至此,营业员只得选择离开。范豆子的爱情一波三折,后来,郭海梅也非一帆风顺,做买卖的父亲行贿犯法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她因不能生育离婚而重归单身,大杂院里一起长大的郭海梅几经曲折终成了范豆子的新娘。郭海梅的幸福生活绕了一个圈又回到冥冥中的初始状态,她回到了范豆子的身边。这里边有一个伏笔和铺垫,上高二时范豆子曾经把郭海梅给他写的纸条情书交给老师,老师的批评使郭海梅恨死了范豆子,她要用嫁给他、欺负他一辈子来报复他。这既有点稀奇,又充满了“苦恼人的微笑”。
范豆子是一个爱岗敬业的邮递员。他在工作中认真,曾把一些“死信”给“复活”,有一封在邮局放了一年的“死信”,范豆子经历千辛万苦给“死信”找到主人。还有一个烈士常全胜,在1949年1月牺牲前写给家人一封信,最终在范豆子的努力下,找到了其孙子。烈士的妻子等了10年去世了,烈士的儿子等了20年也去世了。拿到这封信的孙子无比激动,给范豆子跪下,声泪俱下,说爷爷总算回家了。范豆子说,作为一名邮政人,一封信、一颗心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现在烈士终于找到家了,我把这封信交给你们!画面被村主任照了下来,发在网上,十几万的点击率,范豆子成了网红。邮政分局的领导来了一趟,宣布给范豆子嘉奖。范豆子不仅爱岗兴业,还见义勇为。范豆子搬进郭海梅的高层住宅,遇上一个炒股失败的家伙拿着小刀子打劫一个炒股发财的老大娘。范豆子出手相救,把抢劫犯制服,但胳膊上被拉了一个口子,出了血。老大娘要给他四万感谢金,范豆子坚决不要。街道上的人敲锣打鼓表彰感谢他。范豆子成为实至名归的“英雄”。
好人终归有好报。范豆子的父亲给他寄了20万元,来补偿他对他们母子的亏欠;郭海梅的父亲因肝癌被保外就医,大杂院被拆迁,范豆子家得到了八十几万的拆迁款。范豆子给郭海梅买了钻戒,钱也交给郭海梅经管着。郭海梅心绪良好,悉心照料范母,为她擦洗病体,清洗脏衣物,最终,范豆子的儿子诞生了,取名范天使。这真是一个首尾呼应的大团圆结局。
可就在这时来运转的时刻,范豆子的母亲一夜之间,告别人世。医生检查说死于心肌梗塞。但范豆子不明白,因为没发现母亲有这个病。“他蹲在母亲身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范豆子》颇有点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风格,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用心去体验发现其中的深刻意义,以小现象揭示大问题,集中讲述一些貌似平凡琐碎的故事,创造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效果。
李治邦的《范豆子》,是一部以描写城市平民底层生活为主线的作品,塑造了一个当代小邮递员的人物形象,抒写了范豆子母子之间的生存纠葛和他的曲折爱情人生故事,折射出社会剧烈变迁时代的众生相。小市民与小职员,行贿的买卖人和做生意的广东人,贫与富,善良与卑贱,炒股场上的获利者和失败者,一心嫁有钱人的少妇和有钱就娶小老婆的款爷,绝望的病人眼中的热望和决绝的选择……演绎了一出俗世人生的悲喜剧,呈现出人性善恶的多维度视角,揭示出阶层分化的严峻现实,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微温的渴望。李治邦的《范豆子》以不大的小中篇篇幅,却承载着深重的时代课题,吟诵出深沉而悠长的人性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