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伦敦的烟火味》:异域烟火里的人文之旅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东伦敦的烟火味》是一位留学生的文化探险,也是一位年轻作者在自我锤炼过程中的灵感收录。在这本书里,东方静好用她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泰晤士河畔的风土人情,在异域烟火里捕捉到独属于她个人的奇思妙想,生发出具有更宽广的文化视野的美丽故事。
这本新鲜出炉的作品集包含36篇散文、两个短篇小说以及若干类似短诗的奇思妙语。通过多种文艺形式,东方静好将自己的留学岁月集结成一部独具特色的文艺手札。
伦敦烟火
36篇散文真诚详实地记录了作者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东方静好用细腻的语言描绘她眼中异国的雪、异国的月、广场上的鸽子和跳街舞的人;用跳跃生动的文字去概括伦敦的色彩——红是神秘、蓝是自然、黄是历史,这些意象为读者勾勒出大洋彼岸另一个文明的基本面貌。
也许风花雪月的城市轮廓并不罕见,东方静好笔下伦敦的另一面更让人流连忘返。那是一个复杂又生动的烟火人间:在交通高峰期临时休憩的上班族,广场上手持不同乐器的流浪艺人,排着长队放学的不同肤色的孩子,倚着垃圾桶说笑的乞丐,深夜享受各种娱乐生活的黑人男女……同时,东方静好并不掩饰这座城市里的矛盾与痛苦。她细心记录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里,少数人群如何不再压抑、勇敢地走上街头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记录了一个历史厚重的国度如何纪念战争带来的疮疤、祝愿和平长留此地。这伦敦的五色,就是一个独在异乡的女留学生尝到的五味。她用平白的文字提及在他乡求医的漫长等待、无法寻觅的跨国包裹,还有遭遇那近乎抢劫的道德绑架式乞讨,寥寥数语带过那些不可名状的乡愁和不足为外人道的窘迫。更多篇幅写的则是烹饪带来的陶醉、友人相聚擦出的灵感火花,妙趣横生,成熟豁达。
人文探险
东方静好的这次留学是她的一场青春修行,亦是她的一场文化探险。她运笔真诚朴实,不吝笔墨,一丝不苟地记录下观展时一切所见所感。她的文字细致到展览现场的装饰布局、背景灯光,跟随她的脚步,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品鉴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宫娥》、班克斯被毁的《女孩和气球》、草间弥生的波点以及当代视觉艺术大师对米开朗基罗的隔空致敬。有专业基础的她也试图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展开自己的深度思考,比如在参观比尔·维奥拉用影像来解释广泛意义上的生命与轮回后,她写道:“我们的生命,在结束之后是什么?应是一切随之流逝的水、流逝的时间、流逝的情感。可是,水是生命之源,人带走了水,便拥有重生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对生与死的思考与探索。
学海拾珠之余,异国旅行的东方静好能精准捕捉到新世纪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用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原乡文化,她更能察其精髓,补其缺漏。在《汉服的尴尬》里,她细述了汉服作为一种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元素,在当今化身成为一种商业元素重新参与到潮流中时不可避免的种种争议,坦诚陈述了作为拥有古典文化爱好者、修习当代文创专业的学生两重身份的人对此感到的疑惑纠结,然而在异国他乡,不熟悉东方文化的路人简单直接的赞美让她放下纠结,发现中国传统服饰被重新接纳的意义;在《说故事的策展人》里,她把国内略显欠缺的策展文化进行了生动有趣的介绍:“策展人是什么?……是展品的照看人;是艺术家与公众的桥梁;也是艺术的说书人。”策展人能将艺术里的关键词转换为一场展览里的关键词,用空间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策展就不再是艺术的辅助,策展本身就是艺术的一部分。
作者尚年轻,对许多重大的文化议题并不能做出完美回答,但冰雪聪颖的她在更宽广的文化视域里已经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
异域畅想
对一个小说创作者而言,深入的文化体验能更好地催生她的文化联想和文化想象。《东伦敦的烟火味》虽然是作者对英国留学生活的纪念,但书中视野并不局限于伦敦一座城市,笔触还涉及巴黎和西班牙,时间恰巧包含了疫情初临的节点。作为一个时代巨变时刻的亲历者、见证者,东方静好在山雨欲来的世界时局中领悟到人与人关系里的微妙之处,也做好准备去拥抱更瞬息万变的未来。
特殊的经历催化剂般激发了东方静好的创作灵感。短篇小说《她说》是东方静好用以“悼念在战争和恐袭中离开的人们”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因战争痛失爱人的女士,依靠一本日记追寻爱人的往昔生活的所闻所见,叙事节奏不疾不徐,风格唯美浪漫,值得一读。而另一个故事《逃离西班牙》则显得更加离奇跳跃,她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加工成戏剧性的情节来展现“西班牙这个地方,充满了未知和意外”。相比散文,小说才是东方静好真正所长。这两个短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已经展示出作者经过淬炼之后更加炽热的情感与更加娴熟的技巧。
在《东伦敦的烟火味》里,充满着一位年轻学子不加矫饰的独特感受、瞬间捕捉到的奇思妙想,字里行间布满不经过分修饰的璞玉浑金。这一段段回忆碎片串成的珠链,或许尚显青涩,或许略显私人,但这并不影响东方静好是一个对美敏锐而有见地的创作者。读者不妨跟随本书去见证一个灵气逼人的女孩的成长,去领略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艺术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