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平原叙事》:平原上广阔的精神原乡

发布时间:2021-12-2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平原叙事》

对写作者来说,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生命的最初地理,更是精神上浩大的原乡,有着丰沛的源头和扎实的根基。记忆中的绵长往事、成长中的生命体验,那跳动在脉搏深处的故乡的风物、人情、历史、世态,全都成为灵魂深处的丰富景象,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哪怕有一天我们拓宽了写作的边界,书写故乡之外的题材,但其气息、脉动、声音、血液,都与故乡的精神景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这持续地深入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又不断地相遇和重新认识那个过去的自己,故乡的精神内涵也就越发深邃、广阔,像涨潮的大海、绵延的群峰,我们的写作也因此获得更加宽广的意义。正如福克纳笔下的邮票般大小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笔下斑斓迷离的马孔多和苏克雷、鲁迅笔下苍凉的鲁镇、沈从文笔下纯净的湘西……故乡成为他们鲜明而深刻的精神印记。

皖北平原是一片多姿而厚重的土地,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雄浑深厚的历史积淀。这片土地既孕育了幸福和欢乐,也生长了苦难和酸楚。诗人成颖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有着百感交集的人生体验和刻骨铭心的生命感知。皖北平原是他辽阔的精神原乡,他在诗集《平原叙事》中,以质朴的笔触、饱含热泪的深情书写平原的一切:丰饶浩瀚的土地、记忆中勤恳的老牛、季节变幻中流动的光阴、冰凉的雨水和雪、纷飞的鸟雀和鸟鸣、沉默而艰辛的父母和乡亲……

成颖以《在厚厚的积雪上》开篇:“人间需要多少雪,才能照亮/回乡的路/茫茫黑夜,我一直寻找/自身的那片晶莹//我能想象出,它们白头的样子/只几声犬吠/就能把夜色搬空的灯火,唤回家/把忘了的路,唤回家//那些温暖的光影/正从看不见黑夜的尽头,飘过来/而在今晚/越下越白的雪中,回家的路/比我生命长了许多//在那里,白雪像一件夜行的缁衣/必须与之为伴/才能穿越我的归途,穿越/生与死亡”离乡太远,漂泊太久,暮年且白头,回乡成为了生命的皈依和精神的归宿。而回乡的历程是在厚厚的积雪上进行的,唯有雪,伴着生命回家,并在这途中感受到“温暖的光影”所带来的灵魂的慰藉。雪是一种隐喻,蕴含了苍茫的生命体验,指向了曲折的人生历程,也指向了稍纵即逝的岁月和光阴。因此,雪是时间明灭的灰烬,是白发闪烁的年岁之远,是历经风雨洗礼后的生命痕迹。在这首诗里,“回乡的路”“唤回家”“归途”都是在明示精神的归宿——回乡。可以说,这首诗奠定了整本诗集的情感内涵和抒情基调。

作为皖北平原的儿子,成颖对这片土地倾注着源源不绝的热爱与眷恋。“我也在植物中,看土地/一寸寸生长/看豆秧,如何自己翻过身/在野菊的黄昏/挽住了,蝈蝈的声音”(《七月豆花》),情感细腻,笔调清丽,展现了宁静隽永的平原乡土画像。类似的诗篇还有很多,传承了传统田园诗淡雅恬静的意境、简洁洗练的诗风,却又少于隐逸与闲适的情怀,更多地体现了浓郁饱满的生活热情,还体现了宏阔旷远的人生情怀,这是在苦难中成长、经历贫苦和艰辛洗礼的赤子的心怀。于是他写道:“我要走过去看看/尤其是我/在人世间,已度过五十多个年头/仿佛迢迢千里而来/只为一条小街和空的老宅”(《平原之爱》)。热爱中带着无限感伤,岁月流逝,尘世苍茫,街道是小的,老宅是空的,唯有那颗守望故乡的心灵是大的,是充实的。他又写道:“我把自己压低,再压低/低于这个黄昏,也回不了泥土了//我要吐出多少故乡的鸟鸣/才能抱住,那些杨树最深的疼痛//我已经忘记了,我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还能够走出去多远//而我老了,一直都在缩小在缩小/缩小成了落日下的一滴水//那就是我内心的江河啊/它流着,却已没有了长江的重量//我轻的,如一片夜晚的风了/整个空空的平原,都是我的忧伤”(《平原的忧伤》)。朴素的表达中,展现了对故土深沉热爱中来自于骨髓深处的生命悲凉,像钝物撞钟,在皖北平原上传来悠远的回响。

在对平原的持续书写中,大到广袤的土地、无限幽深的时间,小到蝴蝶的表情、豆花的颜色,都呈现出诗人厚重瓷实的精神底片。更让人动容的,还是对于亲人的刻画。“坐着,又好像没坐/门口的路,挪动着父亲的脚/像过去了一年、十年/又像即将到来的//一个又一个一年、十年//父亲嵌入黄昏的身体/被涂抹成,草木枯萎的倒影/所有色彩都无法雕琢”(《父亲的黄昏》)。这种场景让我们感同身受,面对时光如梭、至亲老去,心中的酸楚就如暮色降临。而黄昏中苍老的父亲沉默地坐着,身体如草木枯萎,坐成一幅沧桑的岁月剪影,在疲惫与宁静中等待着生命永恒的长夜来临。这是怎样一种从时间中抵达生命本质的倾诉?若明月入心,却又带着霜降的清寒与孤苦。

当父母远去,每每回想双亲,内心柔软的琴弦化为现实沉痛的呜咽,如《清明》:“母亲深眠于淮河以北/父亲在淮河以南/中间隔着/一条哀伤着的河流//特别到清明/河水就密谋一次凌花汛/我的眼里/也涨满了潮汐//当我想他们的时候/就把脸和头深埋在水里/让整条河/替我哭出声来”。这是平淡中蕴藏奥义,朴素中彰显真情,更是诗人成颖灵魂中稠密的血泪和汗水,是精神中泥沙俱下的压迫和撞击。他对亲人的热爱、故土的牵挂、人生中苍凉而空旷的生命体验、岁月里白驹过隙下酸辣苦甜的心灵感知,都在他情深意切的表达中,摈弃花哨的辞藻和炫目的技巧,赋予汉语诗歌以明亮而动人的意义。

当然,成颖的诗歌并不是无可挑剔。由于他钟情于相对传统的乡土、田园等诗歌的启蒙和审美教育,他的诗里还欠缺一些对土地的反思、批判以及对现状的重新认识等。但我相信以他的勤勉和努力,一定会不断突破和创新,向我们呈现一份绚丽的答卷。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