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的小说创作:作家、专业及其他
刘薇是个医生。在作家中,同时或曾经是医生的很多。但像刘薇这样,几乎所写的小说都与专业有关,或干脆说就是取材于医院乃至病房,应该还不多见。而且在这些小说里,确实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小说取材于同一领域,或以特定的题材为母题,如同打一眼深井,就这样一直打下去,这种写法并不少见。但这样写也有一定风险。如果不能在思想和写作手法上不断突破自己,就会陷入一种“前有车、后有辙”的对自己的重复。但我认为,刘薇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解决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也得益于她的专业所决定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甚至相信,她可以沿着这条路一直写下去。
我与刘薇接触不多。偶尔通电话,她说话永远是那种医生特有的平静,简短,有条理,说到一件具体的事能深入进去,但无论深入到哪里,还能再从容地回来,然后继续前面的话题,而且对任何事都只说看法,不轻易下结论。这种医生特有的习惯,决定了她小说的语言很独特,即使在故事或人物的情绪进入高潮时,也仍然是平静的、节制的。当然,这样的语言也许会让人感觉“平”。但所谓“平”的语言也不一样,有的语言平,是真平,如同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但也有的语言表面平,底下却还有一层,底下的这层是跌宕且充满张力的。刘薇小说的语言应该就属于这后一种。在她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语言狂欢的桥段,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读者就会感觉到在这平缓的语气之下,作者的克制。
有人说,小说的语言不仅有温度,也有色彩。我很同意这种说法。在读刘薇的《最后24小时》《儿科病房》和《医路风尘》这三部长篇小说时,这种语言,或者说语言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境,总会让我想起一种颜色,就是医院和病房那种特有的安静的白色。可以这样说,在她的所有作品中,这三部长篇的这种特质最为明显,也最具代表性。
这三部长篇小说虽然独立成篇,但故事和人物都有关联。从《最后24小时》到《医路风尘》,故事的时间一直在向后延伸,而时空又是相互穿插和交错的。我们经常说,编故事应该是作家的基本功。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编的故事是什么故事。一个在写作的同时,还有着另一种职业的作家,而且这职业是由他的专业所决定的,他在编故事时,往往就会被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所束缚,如此一来,他想象的翅膀也就会因为被太多的实实在在的“真事”压住,使故事无法飞翔起来。应该说,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如何让自己的故事真正带着泥土的芬芳从生活的土壤中飞出来,飞向文学的天空,这是从事业余写作的作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刘薇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曾特意问过她,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是她在工作中经历的,还是虚构的。她的专业是儿科急救,本身是小儿内科的主任医师,且是国家专家组的成员,所以她小说的故事几乎都与儿科有关,或者干脆就发生在儿科病房。她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说,原型的部分占15%。听到她这种如同医学化验的滴定度一样精准的描述,我差点笑喷了——一个作家,将她小说中的素材比例算得如此精准,也堪称一绝。从另一个角度说,虽然这几部小说的“原型部分占15%”,故事在轻盈的同时,又有生活质感,这就很难得了。应该说,这也是刘薇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造诣使然。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有了故事,如何把它讲出来。这也就说到这三部长篇小说的结构。可以说,这三部长篇的叙述语言虽然沉静而平缓,但结构却相当复杂,几乎是岔路如织,纵横交错。这种结构看似随意,但显然是经过精心设置的。不过这样的写法也危机四伏,稍不留意就会“写走”,且这一走就很难再回来。每当在小说中看到这样的地方,比如大的时空调度或复杂的线索交错,我就会有一个疑问,刘薇作为一个儿科主任,而且每天还有那么多繁杂的日常工作,只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从事写作,如此缜密的结构设计,而且时空穿插环环相套,她究竟是怎样完成的?我们写长篇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只要中间有事,写作停顿一下,“气”就会“断”,要想重新接上必须倒退很多,而如果停顿时间再长一点,甚至就要从头来。我想,她能如此写作,应该也与她医学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有关。
医生的工作毕竟还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尤其这些年,从“非典”到“新冠”,医务工作都首当其冲。而作为儿科医生,工作的紧张和繁重就更可想而知。但这些年,刘薇在工作之余,竟然还发表和出版了将近一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这确实令人难以想象。当然,她不仅不是个“不务正业”的医生,还是个专家级的主任医师,这些年,在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还出版了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几百万字科普专著。据了解她的人说,由于白天的工作太忙,她一般都是在深夜到凌晨这段时间写作。可见,对一个有专业的作家来说,专业与文学写作,就如同他的两个翅膀。但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热爱写作,二是要付出辛苦。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