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之间》:以温情的文字记录扶贫干部的喜怒哀乐
对于一个文明社会而言,摆脱贫困是最基本的社会共识,这关乎国家发展之命运,关乎人民的幸福福祉。同时,摆脱贫困也是一场艰卓之战,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动员能力和治理水平。这些年来,为了脱贫攻坚,我们党派出了大批干部奔赴偏远的贫困山乡,他们兢兢业业为百姓办实事,默默奉献,相关主题的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作品也纷纷出版。其中,《在群山之间》一书,为我们从另外一个维度了解驻村扶贫干部的心路历程,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本书的作者陈涛是一位与文学打交道的人,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他离开繁华的北京,奔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治力关镇池沟村,开展为期两年的“第一书记”生活。结束扶贫工作返京后,回溯扶贫往事,出版了《在群山之间》。该书封面上写道:“很庆幸在自己的生命中,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有无数个决定,但总会有那么几个决定,将你引向难以预知却又充满独特魅力的旅途。”
作品中,陈涛主要回忆了扶贫工作中难忘经历,总结人生历练之心得。他扶贫工作的区域,是少数民族区域中汉族人为主的地方,藏汉文化的交融影响客观存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要熟悉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的文化风俗习惯,还要精准掌握扶贫人口数量、导致人口贫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照上级扶贫工作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方案。驻村扶贫是一项千头万绪的工作,这终归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考验着驻村干部的工作能力。扶贫日常工作中,陈涛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忘我的工作态度,出色地完成了扶贫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2021年2月,他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殊荣,但是他在书中谦虚地写道:“这个奖不仅是给我个人,更多是对作协人扶贫工作的肯定。”
《在群山之间》分为“回望”“当时”“世风”“青年”四个部分,由19篇非虚构文章组成。本书书名就是选取书中的同名文章,该文浓缩了陈涛两年扶贫工作往事与随想,是全书的“点睛之笔”。扶贫的两年中,在上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遵照扶贫工作规律,开展教育扶贫,积极为地方小学建图书室;为了给村民在夜间带来光明,他为联系有关部门,为村道安装路灯;为了异地搬迁和拓展公共设施用地,他和镇干部在村里开展土地测量;为了村里的孩子穿上保暖的冲锋衣,他积极联系商家寻求赞助……扶贫工作琐碎细致,需要耐心、诚心和用心,即便如此,工作中有时不免遭到村民的误解而满腹委屈;有时工作过于投入,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为了听懂村民的方言,他曾经花费七个月的时间学习方言。可以这么讲,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没有哪一天神经不是紧绷的。
本书中写道,扶贫地临潭县治力关镇,海拔2300—2600米之间,一年中天气就有两种:在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这里绿色蔬菜是稀缺品,一个月能美美吃上一顿蔬菜就谢天谢地。在镇政府一个十平方左右的办公室里,陈涛一住就是两年,破沙发和床板,均需要砖头垫起来,室外寒风大作,室内呼呼作响。这里交通虽然不算太差,但是从住所到群山之中的村落,天气晴朗时翻山越岭一个来回就要大半天。一个长期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来到这么偏远的地方,起初陈涛是极不适应的。晚上独自一人,他要面的无尽的孤独。他最害怕的就是女儿问他:“爸爸,你何时回来啊?”对此,他只能含糊其辞应对。
再穷不能穷教育,在苦不能苦孩子。扶贫工作中,陈涛充分意识到教育扶贫的重要性,毕竟乡村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石。对于村小学拿着低廉薪水、几十年坚守教书育人岗位的民办教师,他深表敬佩。在当地小学,他发现学校图书室里空空如也,于是赶紧发动北京单位的同事和朋友们,纷纷捐书。大家纷纷响应,有一天他竟然收到90多个包裹。对于邮寄图书,他也毫不客气地提出具体要求:必须提供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不久,一千多册书籍的图书室建立起来。这些书虽然不多,但是对于群山之中的乡村小学不算少了。他深知,孩子们唯有读书,才能认识外面更大的世界;唯有读书,才有未来和希望。看着孩子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的身影,他的心安定了、坦然了。
《在群山之间》之中讲述的扶贫往事,也许琐碎而平凡,但是关乎村民利益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每件事要认真对待、尽心办理,方能彰显“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通读本书,笔者发现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从细微处讲好扶贫故事。全书并没有进行宏大叙事,而是从细微处、于具体的扶贫工作中彰显这项工作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二是叙事与思考相结合。书中讲述扶贫工作经历时,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将扶贫工作中有代表性的、难忘的事情进行重点突出,同时每一个扶贫故事背后都有工作的思考,如为什么要做?如何做?如何克服困难?想达到怎样的工作效果等等;三是以温情的叙述感染人。本书语言平实朴素,以温情的文字记录了一个扶贫干部的喜怒哀乐,将立体鲜活的扶贫干部呈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感染人和感动人。本书写的是一个扶贫干部,也为整个扶贫干部群体进行了时代的“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