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向海而生,抵达崇高之境”
特邀嘉宾:饶翔
《光明日报》编辑,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
“人们出生,活着,然后死去。”水下摄影师——“我”为计划中的摄影展所撰写前言中的一句话,构成了《唯水年轻》这部中篇的文眼。小说以虚实相间的娴熟叙事,勾勒出一家渔民四代人贯穿近一个世纪与海相依的生存简史——曾祖父、祖父出海、归航、再出海,直至永远消失于大海;曾祖母近乎化成海边“望夫石”的坚忍守望与祖母不堪精神重负的自我了断;父亲对海的畏惧与逃离及“我”的固执重归大海如回归母体,这条反反复复地出走与回归之路说明了,海是这方岛民的宿命。它是宽厚的,输出资源,供养生息;它也是神秘的,喜怒无常,不可捉摸;它还是“不仁”的,“以万物为刍狗”。
海或许也是人类的宿命——七年前MH370神秘消失于汪洋大海至今杳无踪迹,及两年前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如幽灵在全世界游荡,都让人类不得不再次对“海”,对自然界,对“未知”充满敬畏——你无法征服大海,而与对大海的敬畏相伴相生的,是人类“向海而生”的顽强的生命意志——林森以其洗练肃穆的文字抵达崇高之境。“龙宫”——那座数百年前在一场大地震中沉入海底的村庄,以废墟默默封存了灾难,也封存了时间与记忆。它如一面镜像,照见了海面之上人世的沧海桑田。“唯水年轻”——“水”是永恒的时间之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生生不息的宇宙——“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从《海里岸上》到《岛》,至《唯水年轻》,林森显然意识到,大海是他的写作宿命,而凭借这一系列不凡之作,中国文坛新一代“海王”已呼之欲出。
樊迎春
北京大学博士后
如何看待海洋以及与海洋有关的文学书写,对总是唤黄河和长江为母亲的华夏子孙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暧昧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近年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学似乎又为有关海洋的书写增添更多元的韵味。林森在《海里岸上》之后再写海洋,似乎致力于将某种关切进行到底。
和《海里岸上》的挽歌气质不同,《唯水年轻》里携带着先祖消失于大海的记忆的男人却成为以观察和记录海底景观为职业的现代摄影师,奔赴海洋的基因再次觉醒,成为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执念。为曾祖母奔丧牵引出曾祖父和祖父殒命海洋的家族创伤,葬礼似乎成为与前现代文明作别的某种仪式。然而,比家族百年沧桑更沉重的,是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海底“龙宫”,那是曾经炊烟不断的普通村庄。海洋埋葬了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却也保存了真实的历史痕迹。在浩瀚的海洋面前,在具体的历史之中,人之卑微与人之顽强都不曾缺席,只是烟波浩渺中的芸芸众生,该如何突破历史与记忆的重围,重建当下自我的生存正义?摄影师接受了那条血红色大鱼的诱惑,捕捉了它曼妙的身姿,也由此发现了尘埃之中的“海不扬波”。或许这才是“唯水年轻”的真正意涵,海洋和人都在一年年、一代代老去,但海洋和人永远在共抗时光,不管是百年内的革命风云还是千年来的山川更迭,天地之中的普通你我不过都在追求一个海晏河清的永恒幻梦。
高翔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融合寓言、地方志、私人史与当代经验的复杂集成体。作者的私心一方面在于建构海南本土人的历史,另一方面也试图将“海洋”寓言化,并以“时间”重新命名。约翰·彼得斯所谓“时间是最能抗拒物质化”,从这种意义上说,小说中的海与彼得斯的时间具有同构性,而它们二者的对立面是龙宫。
“以海滩为中轴线,水下龙宫和岸上村子,是相互对称的。”林森借主人公之口,以一种图像学的方式揭示出历史与现实、记忆与遗忘,时间与人的关系,这是一个残酷的发现,“沧海桑田”如此迫切又如此近距离。以海滩为中轴线,界定出的海洋与大陆,同时也潜藏着一种东方价值观,较之西方(征服的欲望)如此不同——远航,永远为了归来。
潜入龙宫,或在地方志、南洋追踪,注定会失望而返,小说在叙事过程中,几乎阻塞了所有历史探寻的通路,为证明时间自有伟大效力:湮灭。遗迹,连同破碎的、不可靠的记忆,均将化为滩涂残骸。唯水永远年轻。
靳庭月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
渔民与海的关系,可以视为人与无常自然的关系缩影。对这种关系的书写,《唯水年轻》选取了独特的“海底村庄”意象和水下摄影师“我”的视角。前者指向一种关于过去生活的实存,后者是个体打量过去的目光。
因地震沉入海底的村落如同水中的庞贝古城,无声注解着种种无常的灾难。岛民生存的历史,也是遇难与幸存的记忆逐渐风化的历史。伴随灾难落在祖辈身上的谋生艰辛,因“我”的叙述而析出。第一人称叙述的展开有时似乎有些单薄,比如对曾祖母生活状态的分析阐释,有时因淹没了人物的面目而稍显空疏。不过在受制的叙述中,“我”的经验在汇集诸多信息片段之后凸显出来,比起祖辈们的“大海养人也埋人”(《海里岸上》),“我”与大海的关系增添了新的维度。一方面,“我”开启了相对更安全的旅程,也放大了某种共通的回归体验;另一方面,大海仍意味着溺亡的深渊,在海水中“回到母体的感觉”与害怕自我消弭的感受,就像“黑夜中的惠江充满了诗意,也弥漫着死亡的气味”(《夜泳失踪者》),似乎更易被靠近海洋/发达水域的南方作家所感知。
尽管“我”的感知因为关联着特殊的时空而具有地域性,渔村的桑田沧海又已经通过媒介的记录传播走向更多人,天涯海角,无远弗届——这样的敞开与分享原本可以更活跃,疫情暂时减缓了它。“唯水年轻”,也因为“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在个体能做的“记录与分享”的意义上,水下摄影师与作家亦有相似,他们或许只是潜入不同的海域,凝视不同的深渊。
张一川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在《唯水年轻》中,海洋具有一种宿命感,它是跨越了四代人的诅咒,却又诱惑着一代代人踏上走向海洋的命定之路;它是整个家族的禁忌,却又为小说中的人物创造出不断超越边界,飞扬生命的动力。这是丰收与风暴,是征服与吞噬,是人的伟力与自然的伟力,在生与死的交织、错动之间,林森触摸到了生命的澎湃与“年轻”。
不过,林森并不打算从海洋中寻得某种强劲的道德律,不打算塑造出一个东方的以实玛利或是尼摩船长。小说始于一场土葬,在这里,大地的律法仍然是有效的甚至是支配性的经验——远航的游子重归故乡,是为自然之理。然而,林森敏感地注意到,我们脚下的土地或许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般坚固,陆上的世界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老去——向前数十年是日寇在土地上横行;再向前数百年是海南大震,天崩地陷:“世事多变,在岸上未必就比在海里妥当”。唯有海洋,以其广袤无垠,赐予了生命可供腾挪的空间和对抗时间侵蚀的力量。为此,林森巧妙地设计了作为摄影师(按照巴赞的理论,抵御时间也是照相术的初心)的“我”的返乡,并借由一场死亡激发了由“我”来重述祖孙四代人生命故事的冲动。
在纷乱的人言、猜想与文献资料中,小说人物的归宿终于模糊了。其目的是以文学的无限可能性,将人物从死亡这一唯一的、后设的结局(也是束缚)中拯救出来,让生命自由地游向海洋。
段佳蕊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依赖于现代技术而得以存在的水下摄影师与神秘古老的“海底龙宫”,逃离故乡又归于故乡深处。“海”不仅是空间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我”的精神世界,青春期的“我”想用海水洗去家的油烟,学习潜水,背井离乡,在深海追随诱人的“火”。“我”不断在海底世界编织浪漫,而现实却不断加速衰朽,曾祖母老去,疫情来袭,一边是“龙宫—扬波—地动—入水”的当下生活,一边是“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家族历史,返乡、寻根,获得却是一次次不确定和失语——难辨真假的家信、“问不到”、“找不到”的答复。如果沉入海底的古老村落真的能抵抗时光的腐化,那当作为记忆占有者的曾祖母离世,是否意味着“传说”终将覆盖“记忆”、重述“历史”?“海老了,唯水年轻”,一切都处在巨大的流动性之中,“我”私心的记录试图在南海深处书写不甘,但却暂时只能对自己开启,当与海有关的故乡不再是传统农耕观念里的“安土重迁”,而本身就是扬波地动的另一种生存状态,或许,写下不同环境中人们所体验的某种相似的心灵动荡本身就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