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天下无孤》——心灵的跋涉 时代的画卷
心灵的跋涉 时代的画卷 简评张一涵长篇报告文学《天下无孤》
夜深人不寐,胸中起波澜。2021年“五一劳动节”之际,我刚刚从福建宁德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闽东归来,参加了由中国作家杂志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和福建省文联、宁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山海闽东》出版座谈会。这是我采写得一部反映扶贫内容的报告文学新作,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中国故事感地动天。如今,我又看到了一部接地气连民心,丰富多彩荡气回肠,从另一个角度再现精准扶贫的纪实作品。这就是临沂市政协委员、青年作家张一涵不辞劳苦、登山越岭采访写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天下无孤》。当我在电脑屏幕前阅完最后一页,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与振奋,立即给这位年轻而勤奋的作家发去微信,表示由衷的祝贺!
这部作品是以山东临沂市即革命老区——沂蒙山区为背景,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扶贫理念,反映了临沂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沂蒙精神,上下同欲、攻坚克难,历经各种“大考”,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尤其是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独树一帜,历经3年有效实践,创造了全国第一个“扶贫、扶心、扶智、扶技”帮扶孤贫儿童模式:建立孤贫儿童服务团。临沂市慈善总会通过发动社会上富有爱心的单位、企业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关爱孤贫儿童,为他们积极提供物质上的帮扶,帮助他们获得温馨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起来。孤儿不孤,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新时代答卷,成为全国脱贫攻坚事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品文笔细致,事迹生动感人,通过志愿服务团精准帮扶孤贫儿童的具体实践,既真实、全面、形象地反映了我国精准扶贫事业取得的伟大功绩,又充满着“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人性光辉,是一部有纵深感和现场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报告文学。作品以“人”见“事”,以小见大,在矛盾交织和层层递进中,深刻提示出蕴藏在每个人物内心深处的奉献精神,以及故事背后的人格魅力。全书以临沂一地之域放眼华夏大地乃至人类世界,立意高远,站位准确,体现出作者较强的重大题材驾驭能力和文学表现手法,收放之间,酣畅淋漓,是一部真正从沂蒙红土地里站出来的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佳作。
作为一位生于斯、长于斯、情牵于斯的沂蒙女儿,张一涵曾出版过多部纪实文学作品,如《硝烟中走来女神》、《战旗下剑指苍穹》、《沂蒙老支书》、《点亮心灯》以及反映临沂各行各业精英人物的纪实作品《琅琊名士多》共十卷。在她笔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百姓冷暖、沧桑变迁,都了然于心,如数家珍,写起来得心应手,娓娓道来,具有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素质。经过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介绍,她找到我请教,并谈起了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的事迹。立刻,我从多年的写作经验中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下功夫的好题材,支持她抓紧投入精力扎实采访,潜心构思写作。当然,这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因为若想写好一部报告文学、特别是全景式的长篇作品,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不肯吃苦,不能付出心血汗水,是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书稿的。业内人常说:报告文学是“跑”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特意告诉她:那年我写“蛟龙”号时,曾专门申请国家批准,跟随科考船远赴太平洋去采访体验,历经台风大浪考验,才有了不一般的收获。你写孤贫儿童和志愿者,注定是要进行一次艰难的跋涉,既有山路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她是一位聪颖、能干,感悟力和行动力都很强的作家,一点就透,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表示虽然早就关注这个选题,但此时真正感到应该马上用笔反映出来,这也是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和体现。每一部纪实作品的真实性、典型性,都与作者真实的内心和感情相互映衬。在采访创作过程中,她偶尔遇到瓶颈时,会发微信问我自己到底行不行。我说这里不存在“行不行”,你是要去找回与父老乡亲心贴心、手拉手的情感,再现另一种脱贫攻坚、从沂蒙儿童看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心路历程。不论你采访到什么,写出什么;不论是见识的增添,还是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报告文学最需要的是真实,比真实更重要的是真诚。这将是一次捧着心灵的虔诚寻访,让文字从你的内心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就一定行!就这样,她也成为一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每次出发之前,就像去看望自己的亲人,她的心就跟她将去采访的志愿者和孤贫儿童一齐跳动。从那时起,我一直怀着期待的心情注视着她的劳动。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她亲眼目睹并深刻体会了志愿者帮扶孤贫儿童的苦涩与艰难、欢乐与成就,以及各种心理纠葛和矛盾冲突。她让生活的触角像犁铧一样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挖掘最生动最有价值的文学“籽料”,讲好志愿者和孤贫儿童的故事,最终凝成了她笔下饱含深情、充满张力的作品。当这部报告文学书稿摆在我面前时,我认为这不是张一涵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来的,而是用汗水、泪水,蘸着无数的心血,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铸就的一部沉甸甸的厚重大书。
我看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在推荐人语中写道:“作者张一涵成长于沂蒙这片热土,深深挚爱。她长期奔走在基层一线,心识手记,写出这部志愿者帮扶孤贫儿童的纪实文学之书。书中,志愿者的仁心,践行人的勇毅,读来心潮难平,感人至深。”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先生对这部作品高度点评:“一切出于悲悯与善良扶贫助弱的心态行动,都应该给予倡导和支持!张一涵书写精准帮扶孤贫儿童的长篇报告文学,以朴实的文风,细腻的感情讴歌了新时期沂蒙精神的践行者,书写了关爱“以孤贫儿童为中心”的家国情怀人物及动人故事,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留存一部有特色、有温度的佳作。临沂市关工委独树一帜首创的全国孤贫儿童帮扶模式,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现实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铁流在推荐语中这样写道:“这部作品情感充沛,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围绕“以孤贫儿童为中心”的情怀,读来直入人心。作者张一涵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书写了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记录了广大志愿者的大爱和付出,是新时期沂蒙精神最美的绽放……”
孤贫儿童本来就是令人同情的,更是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扶助。虽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不容否认,在某些条件极差、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的地方,还有不少贫困人家,人均收入仅有几百元钱,要不然国家就不会提出大打一场脱贫攻坚战了。所以,有些孤贫儿童生存环境十分困窘,心灵一片贫瘠。他们穿着邋遢,浑身污垢,有的几个月,甚至几年没有洗过澡、没有刷过牙;有的自卑自闭,小偷小摸,有的四处流浪,心怀怨恨,更有甚者有自杀倾向。他们小小年纪经历的重重苦难,简直令人心痛到窒息。因此,临沂市关工委主任朱绍阳、临沂市慈善总会会长徐福田他们在调研中感同身受,将目光深度聚焦到孤贫儿童这个群体身上,在两位领导的鼎立支持和推动下,徐军扛起了沂蒙志愿的这杆大旗,成立了以“心理辅导”为主导的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给孩子们带来了福音。因为有了志愿者的陪伴,他们少了孤独,多了勇敢;少了忧虑,多了幸福;少了自卑,多了自信……让孤贫儿童在“哭了”之后学会坚强;在“笑了”之后重拾自信,在“奋进”之中挺起脊梁,并懂得把爱的火种传递下去。
读罢全文,我不禁感慨万千:在这个历程中,服务团和志愿者们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责任、耐心、爱心和悲悯的情怀,挑起这样一副肩负祖国未来的重担啊!我更深深地为孩子们感到无比庆幸,庆幸他们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度,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年代里。难能可贵的是,作品的每一篇章都渗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朱绍阳、徐福田两位领导作为服务团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在帮扶孤贫儿童的道路上,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拧,奔着同一个方向,在临沂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关心和支持下,为以徐军为首的8000多名志愿者扬帆出征,保驾护航,共同托起了5000多名孤贫儿童的未来和明天,传递着党和国家的温暖。张一涵用朴实的文字和生动的细节将他们的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从个性中去挖掘思想的深邃,在深邃的思想中融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家国情怀。作品最触动人的恰恰就是塑造了一群普通平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行业……他们不计报酬、不抢镜头、不出风头,平凡得像一滴水。但是在阳光照耀下,他们闪烁出钻石般五彩缤纷的光彩。“以人民为中心,儿童是人民的中心,孤贫儿童是中心中的中心!”一部书、一个个故事,尽情抒发对中国志愿事业的崇高敬意,对孤贫儿童的深切关爱。志愿者们一向低调,总是用“做得不够好”“我没有做什么”“没什么好说的”来躲开记者和作家。但是,志愿者就是一束光,为孩子们照路,这光芒能掩饰得了吗?这部作品打开了我对志愿者的认识。志愿,其实就是奉献。志愿精神无疑是人类的高尚精神。
我虽不是沂蒙人,可在沂蒙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时时处处被沂蒙人和沂蒙精神所打动。通过此书,更使我爱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志愿者们的爱心与行动,使我想到了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人们“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啊,送他参军上战场……”张一涵的选择同所有志愿者的选择一样,交融着非凡的一致性与典型性,都是在艰辛的跋涉中得到灵魂的升华。你能想象,一个佝偻着身子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小女孩,几个月以后,居然长高了,能挺起腰板走了;你能想象,一个叫润儿的孩子站在河边自杀的情景,一年后会成为自信阳光少年;你能想象,四处流浪的孤儿徐俊杰,整天带着一把军刀闯荡社会,两年后有了人生目标,惊呆了志愿者陈德功,成了他事业的好帮手;你能想象,一个整天搂着小猫睡觉,学小兔子走路,闭口不言的小晨宇,终于开口说话了,可以流利地背诵唐诗宋词吗?这些就是服务团和志愿者不分白昼黑夜,不分暴雨狂风,不分严寒酷暑,在山岗上、在桥洞里,在大街尽头、在小巷深处,走访摸排着需要帮助的孩子,而后牵着他们的小手走上阳光之路的杰作。
今天,全国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走进沂蒙山腹地,走进孤贫儿童服务团,在了解的过程中,被触动吸引着,泪洒衣襟情满天涯。全国几十个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建立志愿服务团,从“沂蒙无孤”走向“天下无孤”。当然,或许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和梦想,但无论怎样,有梦想就有动力,有愿景就有希望。近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沂蒙到北京,临沂市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焦点访谈》栏目以及中央主流媒体一次次跟踪报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齐鲁时代楷模”等荣誉接踵而至。这都说明了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产生的积极效果,也说明了张一涵在各界大力支持下所付出的努力、所写出的作品很有意义。
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部作品对未来临沂乃至各地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接续乡村振兴战略,阔步走向未来,具有拓展眼界、提升意识的启迪作用。
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作家,张一涵能够如此殚精竭虑、吃苦耐劳采访写作,在不长时间内写成如此激动人心的长篇报告文学,用深厚的情感和圣洁的心灵描绘出一幅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画卷,使人们真切认识了新时代以徐军等志愿者为代表的沂蒙好人,值得为作品和作品中的主人公点赞!
2021年6月3日于黄海之滨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山东文学》社原社长主编、青岛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青岛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