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见证脱贫壮举的岁月轨迹与现场写真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源于:文学报 | 黄桂元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许晨

在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乡村如何从扶贫到脱贫致富,从“输血”“换血”到“造血”,是很值得大书特书的。这样的事实决定了新世纪中国乡村文学书写,应该纳入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现实内容,事实上这也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光辉一页。许晨的《山海闽东》以其视角新颖、取材独特、信息量丰富和书写厚重的特质,为人称道。

从纪实的维度、文学的角度反映祖国的扶贫巨变现实,是有责任感的作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真实回应。许晨从个人生命体验出发,与现实的脉搏一同跳动,聚焦“山海”书写闽东,可称别具一格。作家用文学见证和记录岁月的波澜变化,需要深阔的历史视野和敏锐的感知力,将时代的精神走向内化于心。《山海闽东》以点带面,展示了一幅闽东脱贫攻坚壮举的全景图,特别是还原了一段岁月深处的重要史实:当年,35岁的习近平同志从风光美丽、条件优裕的厦门调至全省经济最落后的闽东,担任宁德地委书记。他心系百姓疾苦,亲力亲为,不辞辛劳,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遍访全地区偏僻乡村,摸清山深草密中的底层百姓生活困境,通过现场办公解决群众困难,同时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脱贫理念,制定一系列扶贫措施,艰难打开了闽东贫困的局面。多年后,习近平同志始终对闽东心心念念,曾深情表达“宁德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的肺腑之言。由此可知,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脱贫攻坚事业中,宁德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行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思想的实践区。

《山海闽东》之所以具有令人动容的感染力,与其写作手法的朴实无华和“循规蹈矩”关系密切。这意味着,写好脱贫攻坚题材的写实类作品,需要的是拒绝花拳绣腿,远离华而不实,越是本色讲述,就越有自身的力量和味道。这部书的写作相当于解剖一只“五脏俱全”的麻雀,里面密度很大,看点很多,覆盖面很大。书中内容有人物有事件,表现手法有显微有“放大”,都是硬邦邦的干货,这样的把握和控制,也为读者提供了如临其境的岁月现场感。

宁德即闽东,这个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曲折过程,旗子是怎样立起的,如何飘扬的,惊世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其实是有深刻的历史动因和渊源的。上世纪80年代初,福建省委老书记项南同志针对福建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在一次会上问大家:“大念‘山海经’,是不是福建的根本出路?”并很快提出《新山海经》的战略构想,“念好‘山海经,建设新闽东’”。习近平同志则根据宁德地区贫困现实,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具体扶贫思路,有远见,具创意,并逐渐收到实效。宁德的一些乡村窝藏在深山旮旯里,“山陡、坡险、溪弯、地窄、村偏、人穷”,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物资,全部依赖肩挑手扛,从山里到集镇,需往返100多里,显然不适合人居,穷则思变,福鼎县首创了异地搬迁的“刨穷根”举措。但这仅仅是“换血”,其它无需搬迁的乡村还要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落后观念,拓宽思路,学会变通,遵循科学规律,发挥自身优长,注重长远规划,做到“离水上岸”“靠江吃山”。寿宁“只卖茶园不卖茶”的扶贫定制新模式,曾被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列为12则精准扶贫案例。这个过程也有反复,也有逆境,不会一帆风顺,比如闽江污染造成的渔业损失,只有通过教训使人聪明起来,让坏事变成好事,才会使出路更加畅达。

《山海闽东》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到了宁德人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在脱贫观念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之后的种种神奇变化,随之可以发现,这里处处有金子。过去被认为是“务虚”“软实力”的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一旦被灌注了新的理念,便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比如,龙潭村的“文创扶贫”,最初源于闽籍艺术家林正碌“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创意,组织画画零基础,没拿过画笔不知美术为何物,一听说学油画手直哆嗦的贫困百姓,残障人士,靠自己学画、画画卖出作品,摆脱贫困,并由此带动了民宿和旅游业的发展。天南海北外来户在这里租屋,买房者越来越多,变灵感为现实,令人难以置信。“文创扶贫”的影响力辐射全县。昔日的霞浦县影像,养在深闺人未识,土生土长的郑德雄不仅自己成为年度全国“十佳优秀摄影师”,还利用山海天然美景资源,把这里打造成全世界摄影师云集的“最美之地”,往日默默无闻的霞浦民宿随即星罗棋布,还催生出“导摄”等新的职业和商业服务模式。用好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在闽东屡见不鲜,屏南人别出心裁地摸索出一套文创发展模式:“党委机关+艺术家+农民+古村+互联网”,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畲族居住地,扶贫与文化遗产保护齐头并进,半月里村的钟其松眼光很远,搜集整理、陈列本民族旧物,感动了本族乡亲一起搭建馆舍,办了“畲族民间博物馆”,让畲族文化遗产有了“家”,也助推了这个深山小村的文化旅游项目。

我过去觉得:写小说扶贫,重在叙事;写报告文学扶贫,重在写真。小说讲究叙事的隐喻性,报告文学靠“实锤”产生张力,各显其能,曲径通幽。现在看《山海闽东》,不仅“实锤”有力道,其结构处理也有讲究,给读者一种类似打开“俄罗斯套娃”的感觉,最初觉得寻常,一层一层,渐入佳境,不断收获意外和惊喜。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兼之议论、观感、体验、描写,自由穿插,风生水起,网撒得开又拢得住,紧紧抓住核心议题和事件重点,叙述井然有序。作品的主体部分,是隐去自我的客观叙述,同时,在每一章后面都嵌入一节“作家采访札记”,两种笔墨并行且互补,相得益彰,别开生面,既丰富了叙述层次,也为作品增添了不无新意的写真魅力。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