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优秀作品代表文学的高度

发布时间:2021-09-19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对话人: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核心阅读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家作品的出现,不会是一种孤立的文学现象,个体的提升须自立于整体的基础,质量的攀升有赖于数量的积淀
  经常见到作家的“人”,见到他到处露脸,恐怕书就会少见了。没有过硬的作品,即便头上有再亮的光环,耳边有再响的掌声,身边有再多的追捧,也是站不住脚
  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目前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一是文情观测工作;二是文学评论调节功能
  作家能否创造出有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并使之与读者产生精神共鸣,是判断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尺。一旦作家所创造的形象开始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个作品就可传诸后世了
 
  张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近年来,我国的文学事业空 前繁荣,文学作品数量众多,但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真正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还是不多,热闹有余,精彩不足。

优秀作品是“时代的眼睛”
  杨扬:谈到文学的繁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重量级的作家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这是因为,优秀作家作为民族的文化精英,他们身上更多地汇聚了时代的 精神品格,他们创作的精品力作,常常成为“时代的眼睛”。通过这“时代的眼睛”,人们看得见他们所描绘的时代的生活情景与精神状况。
  事实上,中国当代文学在60多年的发展演进中,最能说明不同时期文学风貌的,就是一些标志性作家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如“十七年时期”赵树理的 《三里湾》、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保青山林”等。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迎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以长篇小说为 例,近几年来,每年有两三千部之多,还不包括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这样的文学创作基础与文学出版规模,对文学发展的助推无疑是巨大的。庞大的作品数量与优 秀文学作品之间,当然不是一回事,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家作品的出现,不会是一种孤立的文学现象。个体的提升须自立于整体的基础,质量 的攀升有赖于数量的积淀。
  从当下最负盛名的一批中国作家创作情况看,他们大多进入创作的成熟期。新世纪以来,贾平凹、莫言、王安忆、刘震云、铁凝等人的作品,不仅延续着 他们各自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而且增加了更为深沉而复杂的历史底色。换句话说,相比于他们以往的创作,这些新作品显得更加充实饱满,技巧上也更加得心应 手。这是极其难得的收获。
  “百花齐放”的当代文学,如同丰繁的万花筒,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也许,一些优秀的作品正在孕育之中,也许,重要的文学大家正在形成之中。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的人而言,目前最为需要的,就是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葆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作家要用作品说话
  张江:作家应该以写作为天职,用作品说话。评判一个作家的唯一尺度,就是他的作品。拿不出响当当的“硬通货”,把主要精力花在经营人情关系上, 花在自吹自擂上,花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只能沦为“空头文学家”。没有过硬的作品支撑,文学再热闹也是空的,文学家再忙也是“空忙”。鲁迅先生对“空头文学 家”的告诫,在今天仍然值得警惕。
  范小青: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开场合需要作家出现,它体现了社会对文学的尊重。但同时,这个现象也需要我们警惕。作家陆文夫曾说:见书 不见人,见人不见书。所谓“见人”,就是作家在各种场合露面过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见人”上了。如果作家潜心创作,应该是见不到人或者很少见到人的。经 常见到作家的“人”,见到他到处露脸,在各种场合穿梭,恐怕书就会少见了。没有作品,没有过硬的作品,即便头上有再亮的光环,耳边有再响的掌声,身边有再 多的追捧,也是站不住脚的。
  要想多见书,多出精品力作,不仅需要大量时间,更需要纯粹的追求,要深深扎根生活,了解人民大众的疾苦和悲欢,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深入思考, 认真阅读,艰辛书写。时间对作家来说,永远是不够用的,不停地介入各种活动,不仅时间上不允许,心也会乱了,精神也会懈怠。我觉得自己对此必须保持警觉。 因为工作的原因,这几年我也不得不到处抛头露面,我深感在喧哗的表面之下,一定要保持一颗纯粹而宁静的心,要时时记住,作家的根不在舞台之上,而在民众之 中,作家的本不是幕前的华丽亮相,而是寂寞的长期坚守。无论成就有多大,无论获过多少奖,无论地位有多高,创作才是作家的中心任务,作品才是作家的立身之 本。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繁忙奔走,但是我执着于创作的心没有丢失掉,我尽力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平静,让自己的心一直沉在人民中、沉在文学里。在江苏省 作协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我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香火》和《我的名字叫王村》,都是描写农村历史和现状的。我写农民,写新生代农民工,写城市的新一代,每 年我都有新的中短篇小说发表。在写作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接地气,作品才可能是独特的,才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无论作家身处的环境如何,写作的条件怎样,作家必须用作品说话,用作品报效人民,用作品让自己站起来。

营造健康文学生态
  张江:“见书不见人,见人不见书”,这句话说得好。文学事业就是要以作品为中心,以出好作品为导向。但是,好作品的出现,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我们去积极营造。批评家在这方面也大有可为。
  何言宏:21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学生态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如何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关系到文学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
  文学领域和自然界一样,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在这样的生态中,文学能够自由和谐稳定地良性发展,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正面价值成为主导,即使 遇到一些来自外部或源自内部的不良干扰,也会具有强大的自洁功能,能够通过自我调适来达到新的平衡,并以此促进文学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正像自然界的生态 平衡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一样,文学界的生态平衡,也要保持文学的多样性,特别是优秀作品的多样性。
  文学界的生态平衡是动态和相对的,比如新世纪以来,市场化对文学影响的加剧、网络文学的发达、“80后”以至于“90后”作家的出现、玄幻和穿 越小说的盛行、文学批评的学院化倾向,以及我们与世界文学交流互动的日益频繁与深广,等等,这些新的现象,都在文学原有的生态系统中加入了新的因素,都会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原有的文学生态,特别是低俗化、欲望化和单纯追求感官娱乐等问题,有时甚至会恶化我们的文学生态。因此,我们在努力维护文学多样性的同 时,也不应该放任自流,置文学生态的病变与恶化于不顾,而是应该有所作为,积极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
  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目前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一是应该加强文情观测工作。社会生活与文化状况瞬息万变,文学创作的题材、内容、媒介 传播甚至阅读方式(如目前微信传播与微信阅读的流行)相应地也在不断变化,这些文学生态的动态变化,非常需要及时地进行动态追踪与调查研究,将那些优秀的 文学作品和那些值得肯定的文学现象及时地突显出来,这是营造良性和健康的文学生态的基础工作。二是应该加强文学评论工作。文学评论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功 能。它能在坚持和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的基础上,一方面有所弘扬,有所倡导,充分评价与肯定那些优秀作品,总结它们的经验,扩大它们的影响;另一方面,对 于那些违背或偏离这一永恒价值的文学现象,也能够及时地纠偏,激浊扬清,以避免文学生态的病变与恶化。由此出发,学者和批评家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时代所赋予 的重大使命,为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推动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而努力。

作品要用形象说话
  张江:优秀文学作品能够留传后世,核心是形象塑造的成功。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既要有思想的深刻性,又要有艺术的感染力,并且能够将两者有机结 合。这就要求作家“抓得准、写得好”。抓得准,是指能够捕捉到一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并将之形象化;写得好,就是形象塑造立体饱满,生动感人。成功的文学形 象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跃然纸上,口耳相传,铸就作品的不朽。
  谢有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说话的。作家能否创造出有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并使之与读者产生精神共鸣,是判断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尺。一旦作家所创造的形象开始进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个作品就可传诸后世了。
  形象的饱满在于思想的深刻。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观察,会沉淀在形象身上。一个有思想的形象是丰富的、多层次的,既宽广又复杂,既个体又 典型。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性不是直白的、教化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感来唤醒读者的同情心,以这种理解之同情,与作家所创造的形象同欢乐、同悲伤。生活是复 杂的,一个有思想的作家,对生活、对人的认识应有公正的眼光,既要写出生活的艰难、不易,也要写出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既要审视人性的阴暗与恶,也要举证人 性的亮光与善,惟有这种健全的视野,能让作家超越各种俗见,写出真正动人的灵魂。
  形象的动人在于艺术的魅力。形象的塑造是一个艺术工程,它是由一个个细节、一个个场景累积起来的,甚至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作品的针脚,不 可轻忽。针脚越绵密,作品就越能取得读者的信任。一些文学形象之所以扁平、苍白,就因为作家单一地图解生活,缺乏对形象的精微刻画,也没有细致地去理解人 物内心的变化,无法展开那些灵魂的折皱,这样的形象多半是粗线条的、简单化的。动人的形象,除了贯注着作家真实的情感,也体现出作家的艺术才能。而判断一 个作家的艺术才能,不仅要看作家想象和虚构的能力,还要看作家是否对自己所描写的生活与对象有调查、分析、研究,是否愿意做笨拙的案头工作,从而把写作变 成勘探人心的学问。因此,对形象的艺术塑造,需要有想象力,也需要有实证精神,必须有一种虚实平衡的能力,才能创造出真实、伟大的形象。形象的生命力就是 文学的生命力。好的价值要得以传播,要有好的载体,而要讲述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出有精神感召力的形象,以形象说话,以形象来诠释价值。
  张江:文学繁荣的根本是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度,最终都要以作品为表征。当前,中国文学的体量已经相当庞大,但是,数量代替不了质量。对一些作家而言,慢下来,沉下去,将对速度的追赶转化为对质量的琢磨,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