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在群山之间》:无尽苍生无尽愿  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是在旅途中断断续地品读了陈涛的新作《在群山之间》的。我感觉这是一部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智者之书,是一部开卷有益、事关当代扶贫开发历史的重要记录,是一部在字里行间透着现实主义的非虚构写作佳作。《在群山之间》从语言、文本、技巧上来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语言美。好作品是靠语言取胜的。贾平凹说:“语言是第一位的。”一部好作品灵动飘逸的语言是打动读者心灵并与读者产生共鸣的首要因素,而非虚构作品尤其如此。在平素的工作与写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或写到一些用散文笔法写岀来的带有浓厚自传性、经验总结式的散文作品。这样的作品不是写得枯燥乏味,就是流于说教不够深刻,似乎这种经验图解式的文字,很难写出深度,写出美感来,尤其是要写出令读者感到愉悦并一气呵成的文字,难上加难。可是,我们在读《在群山之间》时却没有这样的感觉,读了一篇,沉思片刻,又不由自主地选择读下一篇。一种欲与写作者对话、欲了解书中传主的故事命运的好奇心,不断激发着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该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浓耀刻意的煽情,作者从头到尾,始终以平视的身份,讲述自己作为基层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其中不乏谦卑,不乏自责,也有人力不能改变的无奈。但是作者不放弃、不抛弃命运和工作予以的每一个机会,也可以说是挑战,始终以真诚之心,与读者、与主人公促膝而谈。其白描式的讲述艺术、灵动飘逸的语言和娓娓道来的写作风格,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涵养、“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人生体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处事原则、凡而不凡的独特思考,都给读者以启迪。我想这是与作者来自胶东半岛的基层,在大学中从事过教育、尓后又考上公务员的人生体验息息相关。在《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中,作者以闪回的方式写道:“离开甘南后,我多次在梦中重回那个群山环绕的小镇。”作者像是与一个老朋友聊天,以直白无瑕的语言,任由思绪流淌,深情地为我们讲述小镇、讲述居住小屋窗外的那棵核桃树和送作者六颗核桃的小女孩,讲述办公桌上摆放的死而复活的绿植……当然,作者也写到了自己的忧思、寂寞,写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疾病的创痛,也写到了作者对女儿、对家庭无法两全的抱歉与愧疚。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讲述既有一个孤独者的遐想,也透露出一个思想者的哲思,同时,也不乏对来自俗世肉体红尘的形而上的思考。作者以温柔刚健的笔触,讲述扶贫期间的乡居生活,将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小镇民俗、民情,处事方式、个人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写出来的文字自心而发,自然接地气,没有匠气、说教气,知行合一,令人信服。在《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中,作者也多次提到了“核桃”和“绿植”这两种东西,作为一种文学和精神意象,在文章起始和未尾多次出现,丰富了文章的表征作用,增强了作品艺术感染力,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驾驭能力。
二是结构美。首先表现在布局谋篇上,《在群山之间》分为回望、当时、世风、青年四部分。按照写作编辑常理,一般是当时、世风、青年、回望的顺序,依次排列,因在前,果在后。但是《在群山之间》的书写者,一反传统写作中的线性思维设计模式,将“回望”部分放在全书的首要章节,不仅对全书的阅读具有提纲挈领之功,而且达到了作品悬疑的设计效果,吸引了读者不停地去探知和思考,激起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具有一波三折的功效。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写作传统深得个中三味。其次,《在群山之间》在表现写作技法上,丰富多彩,点面结合,点线结合,条块结合,既有一般的叙事,也有意识流的充分运用。除了线性、非线性的语言叙事,白描、插叙、悬疑、意识流等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又有点面融为一体的场语言表达的探索,呈现出明显的自然主义观念。如《芒拉乡死亡事件》就是尽显作者高超写作技巧的一文。《芒拉乡死亡事件》写的是芒拉乡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一位八十多岁农村老妇人的自然死亡。这样的一个题材,把握不好,很容易颠覆成写作上的热点和难点。在文章中,作者陈涛怀着足够的耐心,采取散点透视的写作技巧,从主观、客观、政策、法规、人性、合理性、突发情况等多个方面,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地分析乡工作人员扶贫方法的优点和缺失,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通过作者不带私人情绪和观点的讲述,不讳饰、不拨高,道人之所未道,言人之所未言,尽可能地为读者还原事件的真实原貌,探究最好的基层扶贫解决方案,为共和国的扶贫攻坚行动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和吸收经验的优秀文本。
三是情怀美。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历史典章的记录里比比皆是。这样的情怀在《在群山之间》的作者身上似乎亦可以感受到。但在当下人民当家做主的这个伟大时代,毕竟与封建社会的“忠君愚民”的思想不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新时代扶贫攻坚行动的参与者,作为中国年轻作家队伍中的一员,陈涛没有隔岸观火,也没有陷于反思与抽离,而是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积极投身于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构想。作者怀着为苍生服务无尽的念想,以对苍生的无尽之愿,身体力行,去实践并展现了新时代一名共产党员内心丰盈且虚怀若谷的胸怀,以及对底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最诚挚的思考。《在群山之间》的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写到了自己的这种责任和担当,也写到了自己对工作的思考和忧心。作者写道:“当我孤身一人在那个名为冶力关的小镇时,当我不得不面对起初因思维、环境、语言、饮食带来的诸种不适时,我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促使自己最终选择到这个小山村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在固化的生活轨道中太久,难以忍受循规蹈矩、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从而选择的跳脱吗?是认为作为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如果不积极融入社会,不去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汲取营养,所以无法做好文学工作吗?还是觉得如果不懂乡村就难以了解中国,所以才会将自己放置于乡野之间,试图在这个群山连绵的角落中,通过乡村来读懂中国。”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作者没有丝毫地隐讳自己已对熟悉的城市生活的适应,当真的“断舍离”的远离单位家庭、相隔两地的下乡工作如期而来的时候,作者将自己的思考坦诚并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自己和读者的面前,“舍小家顾大家”“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个青年作家的责任和担当便成了自己无畏的选择,于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为人民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情怀之美,尽显无遗。正像作者在《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中写道的那样:“不管怎样,从此以后的那个远方,以及那个远方的人,都与我有关了。”这也正是一个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写照。
无尽苍生无尽愿,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涛将书名定名为《在群山之间》。在读完了全书之后,深感作者将本书起名为“在群山之间”的深刻用意,不仅点明了作者在群山之间的行走,寻找知行合一的答案的主旨,而且作者也在群山之中的行走里,不负使命,很好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自己的任务。这种人生的浴火淬炼,让作家陈涛的整个人生愈发丰盈和辽阔,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作者焦红军,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当代散文》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