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圆周定律》:激情,作为一根稻草
《论语》“子路篇”里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大概是我们文化里对“狂者”最高的赞誉了。生活中喜欢狂者的人应该很少,但狂者进入文学里面,形象大多是可敬甚至可爱的,外国有著名的堂·吉诃德,中国有《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贾宝玉应该也是。文学中的狂者多体现某种理念,进入“本质”领域,而世界按斯宾诺莎讲,就是存在着,谈不上本质,最多也是“存在先于本质”。理念或者说本质是人的一个幻想,但人或者说人类总要追求本质,与其说这是人的一种天性,毋宁说非本质的世界不好居,即有苦难。为摆脱苦难,要去另外一个地方,哪怕那个地方不存在。所以有雅斯贝尔斯这样的话:“世俗人只能看见世界的表象,只有伟大的精神病患者才能看见世界的本源。”这应该也算是文学表现狂人形象的纲领了,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尤其是伟大的文学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气质。肯定不能说三三的作品《圆周定律》是“伟大的文学”,但它确实在“硬件”上属于这个气质系列了。
小说的题材是律师生活。女主人公是一个知识产权方面的见习律师,文中参与了一场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官司。她是被告方面的律师,但却对原告很有兴趣。原告即是我们说的一个狂人,叫任天时,是发明狂人。他自称有几千项发明,形而下的有汽车方面的、治病方面的(偏方)和菜谱,形而上的“发明”是圆周定律,“1999年,我无意发现圆周运动的神秘性……我认为,所有关于永恒的密码都写在圆周运动里……”在这个发明狂人的眼里,他的圆周定律不仅仅是一条自然的规律,主要还是能“拯救人类于水火”的东西,虽然他就是一个油田的辞职工人。在同事眼里这样一个人妥妥的就是一个神经病,但女主人公相信他。原告的官司是打不赢的,甚至没有立案,但这没有影响她对他的兴趣,应该说还增加了她对他的同情。她开始给他写信,增加官司外的交往,主人公给出的理由是:“我个性平淡,对充满激情的人总是羡慕,很想了解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研究发明,在几乎没有经济获利的情况下。”
当然,能有这样的“羡慕”,对所谓的“世界表象”也多少是有觉悟的,用我们的话说是见不到“中行”。她的男友也是一个律师,虽然业务不一样,但是两个人出于厌倦不交流工作,而非得交流工作的同事,一个前辈律师以法务主管的心态从事律师工作,根据客户的要求争取输或者赢,但认真对待自己的律师义务的律师也不过是尽律师的义务。主人公给发明狂人的信里提到“起诉”这个词的希腊语的本意:“追赶禽兽的意思。这很好玩,借助一种更宏大、公正的力量去启蒙智性未开化的生物。”也就是说大家的工作都不是在这个层面上展开的,同时也就是暗示生活也从没有在这个层面上展开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人公是感到孤独的:“贫乏的人生中,孤独进攻过无数次……但在那些年里,我不再向人叙述孤独……因为我已然明白,很多东西说出来也无济于事,对消除孤独抱有期待是幼稚的。”这等于默认孤独就是存在的本然。小说里面有一个细节,主人公跟律师同事聊天,同事说曾经写过诗,然后“我惊叹一声,问她去哪里可以读到”。整篇小说里,主人公一直是很淡漠的,但当同事提到诗后,却用了惊叹词,一下子“热情”了,并且想以此与同事交流,但同事写诗已经是过去式了,交流的愿望随即就落空了。她跟狂人的交往——写电子邮件,更多的是谈论事物的“本质”,比如关于一个人幻想自己是天才,她是这样理解的:“那种心态很难阐释,未必完全是虚荣、或企图得到关注,在我看来,它更接近于一种交流的欲望……他们潜意识里的需求,绝不是占有资源、控制他人,而是反过来,他们愿意凭借一种热望献出自己。”只是发明狂人其实不能理解她的话,以至于用她肯定他的话来向世人证明自己,导致她交流的愿望又落了空。按小说的逻辑是发明狂人的庸俗让主人公失望了,但换个角度讲主人公的失望可能是来源于自己对“本质”的茫然。
相比现在,古代讲“中行”也是有比较清晰的界定的,那跟着的“狂”或者“狷”的定义甚至更清晰。但“本质”就非常模糊了,用存在术语叫“本真”也“不遑多让”,按海德格尔说的“本真”的另一个状态叫“沉沦”。他分析“沉沦”的性质是闲谈、好奇、两可,很像是《圆周定律》的女主人公自认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没有具体的压迫,因此也就没有明确的解放意向,只有朦胧的解放意欲,所以“平淡”对“激情”的羡慕也就是这意欲的一绽,所以当狂人用主人公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时候,主人公尤其失望了,因为她本来就是想靠着狂人来“证明”自己的:二人还都是“存在着”,还没能在“本质”里相遇,也因此激情开始作为一根救命的稻草,结局则成了一根压垮的稻草。
2017年,作家三三和何平教授有一个对谈,叫《好奇心让我不愿意轻易对事物下结论》,里面提到三三的创作有两种风格:一种敏于想像,一种敏于感受,对于作家来说这是难得的综合性天赋。《圆周定律》风格倾向于后者,但也融入了“想入非非”的风格,虽然这个风格在这篇小说里发展不充分,但这种融合暗示作家以后可以在一部作品里面更完整地表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