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读杨义堂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千古家训》
九死一生留家训 矢志不渝盼复兴
——读杨义堂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千古家训》
何建明
在当代中国作家当中,山东作家杨义堂应该是善写历史题材而且写得比较好的一个。我读过他的《大运河》《抗战救护队》和《北游记:苏禄王传》等作品,不仅题材选得准,而且写得很精到。能把一些历史人物写活,并非易事,杨义堂做到这一点,我想这与他根生于孔孟之乡,又长期担任当地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和文物局负责人的工作有关。如今,他的又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纪实作品《千古家训》要出版,邀我为其写序,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也是个学习机会。
这部长篇叙事,讲述的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后代、现在颜姓的共同祖先、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颜之推的精彩故事,此人历经梁朝、西魏、北齐、北周和隋朝,从江南到北国,三次亡国、九死一生,回首岁月,感悟人生,留下了一部流传千古的《颜氏家训》。我颇有趣味地阅读这部作品,一次次为颜之推这位生逢乱世、长于戎马、一生流离失所的文学家担心和感慨,也为作者从中国历史深处挖掘出这么好的故事而感到由衷的振奋。归纳起来,这部《千古家训》对于今天的我们,应该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启示。
首先,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好故事。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家训流传下来,不仅成为家族内部的治家格言,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重视家风家训,他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习总书记提到的三种家训,那两种都是片言只语,而《颜氏家训》却涉及到读书、做人、治家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有二十章、一万五千多字,和《论语》的结构、字数相当。其中的很多句子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教子婴孩,教妇初来。”“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等等已经成为千古名句。《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在家训的引导下,颜氏子孙代代才俊。颜之推的孙子颜师古是唐朝训诂学家,他的五代孙中,就有著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和忠贞报国的颜杲卿兄弟,足以证明其家训的重要影响。《颜氏家训》问世之后,反复刊印,广为引用,历经千年而不辍,是古代家庭教育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当中,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
但是,《颜氏家训》是古文,引经据典,桀骜曲折,于今天的人们很难读懂了。杨义堂将颜之推的生平故事用文学的形式演绎出来,把家训中的要义都融入进去,把千古经典进行形象化、艺术化的再现,写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真是功德无量!看完这部书,再去翻看《颜氏家训》原著,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也很易懂不少。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颜氏家训》的节选,或许杨义堂的这部书就是一本很好的教学辅导材料,因为看了它,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古人曾经说,《颜氏家训》不仅为颜氏一家所独有,那么今天应该说,这部《千古家训》更应该成为千家万户教育子女的好教材。不仅如此,这部演绎《颜氏家训》的作品,也应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教育的好教材,党员干部们读完之后,应该有更深的思考,会更加自觉地推动家风和社会风气建设。
其次,这是一个中国历史的好故事。南北朝时期的那段历史很乱,战争横起,王朝更替,民族纷争,许多人都记不住那一段历史,文学家很少敢于涉足其间。作者这次走进南北朝,并不是写王侯将相的故事,而是把目光瞄向一个当时的读书人,而这个人还不是王褒、庾信那种能够写进文学史的大人物,只是一个有着家族文化传统的读书人。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许多人死于战争、饥寒、疾病,无端地填于沟壑,能不能活下来,命运能走到哪一步,真是无法选择。颜之推却凭借自己的才学被少数民族的政权所用,凭借家庭的教养化解各种复杂的矛盾,让他不仅一次次化险为夷,还赢得了异族朝廷的尊重,能够有所作为,在北国传播中华文化,最后迎来了隋朝的统一,为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部书传承了作者《抗战救护队》中的那种风格,故事惊险刺激,人物性格鲜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中一些章节写得尤为突出,比如颜之推夜渡黄河那一章写得堪称精致。作者在写颜之推一路遇到的无数惊险,展示了他为了回到南国视死如归的决绝性格。这样的章节很多,足见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
而且,作者以颜之推的生平经历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南北朝时期后半段的政治风云和战争场面,那时候,南方是梁朝,北方是东魏、西魏,后来,南方变成了陈朝,北方变成了北齐和北周。颜之推在南北方都做过官,几次在皇帝身边担任近臣,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书中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有反映,也刻画了后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如年老昏庸的梁武帝萧衍、自负奸诈的梁元帝萧绎、才华横溢却胆小如鼠的士族文人王褒、荒淫又懦弱的北齐后主高纬、美貌专横的妃子冯小怜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后《三国演义》”,它让我们对南北朝后期的历史有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这是一个探讨中华文化复兴的好故事。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杨义堂之所以能写这样一部《千古家训》,从中国历史的褶皱中挖掘出这样一个家风家训的故事,这是一份独特的文学创新之作。过去的历史文学作品,写的大都是帝王将相的故事,不会关注像颜之推这样一个读书人的生活,应该说,是今天这个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赐予了作者独特的眼光和思想。颜之推出生在一个读书世家,青年时代在梁朝江陵编校过书籍,后来他来到北齐那样一个鲜卑化的国家,积极推动成立文林馆,编校文化经典,保存了中华文脉;在北周,庾信写下了名篇《哀江南赋》,为梁朝和江南的沉沦叹息,但是,颜之推想得更远,他想到了五胡乱华以来三百多年间中华文化遭受的一次次毁灭,在《观我生赋》中痛心疾首地呐喊:“这一次又一次的厄运,仅仅是个人的不幸吗?仅仅是国家的不幸吗?是,又不全是,归根结底,是我华夏文化的厄运!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华夏文化犹且一再被蹂躏,作为你我,又怎么可以免祸啊!”我们在一千四百多年之后,听到先贤对中华文化悲怆的呼唤,怎能不动容,怎能不接过圣贤的薪火,把它举起来,传下去!
作者在书中写了很多南北文人和他们的生活,展示了南北朝时期各国的风土民情、服饰饮食、官制俸禄、地理区划等等,考据严格,功力扎实,如同一部信史,也是一部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史、文学史。我们看到,南朝那些写宫廷诗的文人们,随着生活变迁,经历了家国沦陷的悲痛和北国大漠的苍凉,写出了古朴大气的七言长诗,为唐诗时代的到来做了铺垫。这部书的目录就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可见作者的文采和匠心!
在历史的长河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生了文化断裂,我们也曾多次被异族入侵,但是又凭借着自身的文化传统,一次次绝地逢生,复古创新,开出了新篇!在这部书中,我们就看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颜之推等一批文化人的坚守!我在想,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把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罪于孔孟之道和传统文化,取消科举,废除读经,“打倒孔家店”,“破四旧”,“批林批孔”等等,一路走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今天,故国文明再一次迎来了复兴的春天,我们回味从南北朝的至暗时刻到隋唐再度光复的一段历史,看看先贤在风雨中的坚守,听听他们痛彻心扉的呼唤,怦然心动。
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这部《千古家训》,您肯定有所收获,有所启迪。也希望都能够总结和传承好自己家族的家训,让您的家庭和子孙后代多多受益。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