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吕仁杰:评王玉珏小说集《恐高》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恐高”生活

吕仁杰

  与《恐高》的相遇,对我个人来说,是一起猝不及防的文学事件。它所呈现出来的文本质地与精神意蕴,都令我惊艳且回味无尽。阅读中,我跟随作者王玉珏的文字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种生活,与小说中的人物对视、对话。

  《恐高》是这部小说集中的其中一篇,作家用它来做书名,是来阐释对生活的某种理解和洞见。

  恐高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处境和生活状态?显而易见,“恐”,是怕、恐惧;而后者“高”,则是指人在社会中努力去寻求的、属于自己的高度或位置。

  当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发生了某种化学变化。不管是从心理状态还是从社会状态来说,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从单纯到复杂,从恐惧到释然,从理想主义到现实抵达,这些之间都会有深刻关联,在此视角和基础上,作者的文学表达和人物处理,都更具张力。

  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机械。现代人躲进电子产品中,拒绝现实交流,内心往往缺少温度,这时就需要作家用深刻且独到的目光,发现和打捞那些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生活,用文学的方式做社会心理和个体精神剖析。

  小说《恐高》通过对生活中的平凡事件和小人物的抓取,反映了当下社会个体的普遍生存现状。

  一群大学生毕业后,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生活在县城里的主人公,身上残余的自尊与逼仄的现实处境在内心产生的纠结对抗;他生理意义上的恐高,同时也是心理和精神意义上“恐高”;一方面是身处底层和求人办事心境身份,另一方面是省城华丽高档的顶级餐厅,这样的对比处理,深刻道出了小说中“恐”字的内涵,也写出了小人物生存的尴尬况味和精神疲态。

  焦虑和无奈,落实到最后,不得已只能以所谓的坦然泰然和自嘲掩盖,“声音落到了酒杯里,这话是说给别人听,也是说给自己听,高处有高处的活法,低处也有低处的活法”。

  里尔克指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艺术品:一种夺人魂魄,动人心弦;另一种虽有溢美之词捧场,却不能在人的内心引发共鸣。”第一种暗示艺术品名副其实,而第二种则徒有虚名。

  显然,王玉珏的小说属于里尔克所说的第一种,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所谓的惊心动魄的情节,然而却能让读者借角色和人物对自身的境况进行发问和思考,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找到自我、回归本真。

  王玉珏离开军队多年,但他并没有真正“离开”,还是对军旅题材格外情有独钟。军队生活是他创作的土壤,那里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及取之不尽的素材。如《孤芳》写的是军改大潮中的文工团如何面对走与留,以及各色人等的复杂纠结与内心矛盾。

  这本小说集读完后让人记住的,大多不是具体的故事,而是小说里的某些人物,以及各种具体的细节。比如《异味》中黄小陆的高调和清高,《恐高》中王耀汉的“耳根一热”,《孤芳》中司马芳芳在舞台上被万丈光芒浇铸成一尊女神雕塑,以及陆华收到对方回信时心中的暗流涌动。

  作家通过对生活细节、人物心理细致精微的描摹,让小说文本成为作家与读者之间心灵交流的主场。

 

  《中国科学报》 (2021-05-06 第7版 书评)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