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火红年代,为改革立言,为小人物立传
时间起点于1978年12月,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那一年那一月,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元年,小说的主人公丁满红出生了。她所处的杭州思鑫坊,自然也被裹挟进改革的洪流,而她的父母,又是思鑫坊的表率人物。父亲作为富裕人员被杭氧厂辞退后,母亲俞雪晴放弃在国企发展的大好前程,毅然辞职和丈夫一起经营“雪晴早餐店”,又在河坊街开了分店,经营的有声有色,夫妻成为坊间第一个万元户,装上了坊间第一部住宅电话。丁满红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自信、聪颖、乐观,自小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担当。但生活定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餐店赚得的一万多元现金被小偷窃取挥霍殆尽,只追回八百八十元,万元户归零;十二岁那年,一场脑膜炎让丁满红的智力永远停留在了这一阶段,并且记忆力严重衰退;十八岁生日那天,妈妈告诉她可以成为弟弟丁满青的监护人了,随之一语成谶,几个星期后正值壮年的父母因车祸双双遇难,她真成了四岁弟弟的监护人,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年老体衰的奶奶和刚刚成年的丁满红身上。好在丁满红乐观、豁达,面对挫折和磨难,永不言败,将弟弟丁满青培养成才,也收获了爱情,组织了小家庭,未来的美好,在她面前徐徐展开。
如何讲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故事?作者是借助小人物的命运来“准宏大叙事”,以点及面,通过一个街坊的人与事来描绘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展示“思鑫坊”物质与精神面貌循序渐进的提升。“思鑫坊”不过是一个大城市的毛细血管,但正是这样亿万毛细血管内血液的涌动、澎湃,让我们的国家突飞猛进,创造了改革开放的奇迹。这无疑也是杭州市、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从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大省,来自民间的创新与推动不可或缺。
小说中,主人公最后没成长为著名企业家、高官、英雄、明星……即现在社会所认同的那种标准成功人士。这样的设置是非常接地气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精英人物毕竟是少数,如果沿着丁满红幼时理想去构思,她成为航天英雄,巾帼不让须眉,那么更多的笔墨则必然铺垫在个人奋斗史上,而轻描淡写于社会与时代的进步,而后者,恰恰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同时,作者也传达着一种健康的、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的价值观,普通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样拥有成功的人生。
小说的结构完整,语言朴实,生活气息浓郁,细节也比较丰富,如丁家装上思鑫坊第一部住宅电话,想来想去没有号码可打,竟拨了110;又譬如烧开水把冰冻路面浇开,“街坊邻居大都起来,都拿着开水化冰,一时间整个弄堂里热气腾腾……”这些描写无疑是深动、深情,能够打动读者的。
写现实主义小说需要生活阅历,作者周飞出生于一九八四年,虽然和丁满红是同时代的人,但毕竟比她小了六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所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岁月,作者是下了功夫的或者说已超越了他自己的认知经验。如对喝汽水的描述,文中着墨颇多,甚至让空汽水瓶成了一种象征物,横跨父女两代,贯穿整个小说文本。像我这样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或许多多少少有些汽水情结,那时喝汽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商店里的汽水记得按瓶子大小和品牌有九分到两角五分几种价格,那时一斤猪肉才七、八角钱,没几户人家舍得买这玩意,一些企事业单位自制汽水是让人羡慕的职工福利,我和刚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的表哥也在家里尝试制作过汽水,当然,自制汽水是没法加压二氧化碳的,就放了点苏打粉。改革开放了,家家户户直奔小康,喝下二氧化碳汽水后打出的嗝早已不值得在小伙伴面前嘚瑟了,白糖柠檬汽水也迅速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替代,到了今天,类似的碳酸饮料又被白领弃之如弊履 ,改喝无糖饮料与白开水,这便是时代的进步与变迁。又比如,丁满红出生时,我国还实行着粮票制度,在医院食堂打饭,需要提供粮票,这着实为难过农村病人。关于这个细节,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过自己的童年记忆,我国是1993后陆续放开粮食市场、取消粮票的。在此之前农村人住院,在食堂打饭所需的饭票,如果拿不出粮票,需从家来拿来大米换购,这也是医院方便患者的变通办法。住院卖米,这幕城乡二元化状态下农村人的心酸史,在我的小说中也曾涉及这个场景,小说需要疼痛感,故汽水、粮票这两件时代标记物的挖掘,为小说增色不少。
《我们的火红年代》人物关系清晰、时间轴明确,阅读的感受是顺畅和轻松的。但一路读下来,总感觉文字显得略为平淡,似乎波澜不惊,一些本应高潮迭起的章节或者说人物命运即将转折、改变的当口,一段话就平铺直叙过去了,如丁家民、俞雪晴夫妇遇车祸去世、丁满红去杭氧厂做清卫工被无故辞退、丁满红投身废品收购行业,几乎都只是流水账似的简单交待了一下。联想到作者曾参与多部影视剧的编剧,这种笔法可能是剧本创作所产生的惯性,因剧本借助场景布置与表演艺术能使情节鲜活起来,不需小说那样需在文字上做足功夫。人言:人这一生值得言说的加到一起也不过那几个瞬间,所以,小说在“瞬间”的处理上是有些遗憾的。
小说中,作为一系列配角的街坊邻居、叔叔姑姑等,人物刻画得较为成功,大多性格复杂,没有完美的人设,也没有坏得透顶的恶人,众生百态,一个个真实的百姓脸谱。或许是聚焦、放大的缘故,反所得觉得主角的塑造稍有些瑕疵,丁满红十二岁前智力超常,此后智力停止发育,但在小说中,其后的行为模式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人,最多有些大大咧咧,记忆力差。十二岁,在我国正是上小学四、五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的年龄段,肯定还有幼稚的一面,包括没有发育完整的认知理解力、审美力、价值观、两性情感等,没有很好地予以诠释。我在想,如果一个演员扮演成年丁满红,她该如何去体现这个角色?这也是需要作者思考的。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如果丁满红患脑膜炎前智力发育超常,已远远超过同年龄的孩子,那倒也是能自圆其说的,当然需要作更多的铺垫,但这样一来,作品的立意无疑降维了,一个正常人的励志相对于一个残疾人的奋斗,高度不一样。
另外,我也较少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绪,譬如愤怒、喜悦……最多的感觉还是惋惜,为主人公十二岁智力停上发育惋惜,为她十八岁就失去双亲的呵护惋惜,而不太容易产生其它的情感。觉得作者始终是一个站在上帝视角的旁观者,冷静、客观,故小说的共情度或者说感染力稍有欠缺。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这部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创作上是成功的,回首火红年代,为改革立言,为小人物立传,值得阅读与推荐。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