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追溯西藏文学的根,我们的目光要投向遥远的远古时期,那时的藏族文学作品,有史籍中的诗歌、故事、寓言,还有从敦煌挖掘并翻译出版的《古代东北藏民间文学》。从13世纪开始,藏族文学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态势,出现了格言诗、格言故事、诗歌、小说、藏戏剧本、传记文学等,其文学水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著名的作品有《萨迦格言》、《十万道歌》、《仓央嘉措情歌》、《勋努达美》、《颇罗鼐传》、《猴鸟故事》、《水树格言》、《米拉日巴传》等,涌现出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米拉日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拓卡夏崇次仁旺杰、更堆群佩等著名作家、诗人。他们当中,很多既是作家又是宗教人士,很多作品着力宣扬人世的苦难、皈依以及超脱,但是真正关注底层,反映人、时代、生活风貌的作品并不多。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后,在新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局面下,才孕育出了西藏当代文学。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是西藏当代新文学的开拓期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一批随军进藏的文艺工作者和到西藏开展民族工作的汉族作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当时较著名的有小说《神火》、《金桥》、《央金》,诗歌《黑痣英雄》、《波姆达娃》、《大雪纷飞》等。这些作品,在当时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昂扬斗志,也起到了提高思想觉悟的作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西藏的时代变迁和人民的觉醒;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建设新西藏的火热场面。一批藏族学者也积极参与进来,开创了社会主义藏文文学创作的先河。擦珠?阿旺洛桑创作发表了《金桥玉带》、《欢迎汽车之歌》、《爱国青年大团结》等,江金•索朗杰布创作的《欢迎文成公主进藏》等作品,使藏文文学的创作领域得到拓展,表现形式有所突破。
1977年开始,西藏文学从10年浩劫中得以恢复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这时期涌现出一批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者,他们与汉族、其他少数民族作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结合、藏汉文创作同时并进的格局。当时的文学体裁不再局限于小说和诗歌,出现了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戏剧等多种文体的表现形式。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益西单增的《幸存的人》、降边嘉措的《格桑梅朵》、秦文玉的《女活佛》等。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扎西达娃为首的青年作家,借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技巧,结合西藏奇特的自然环境和藏传佛教所造就的文化沃土,推出了《西藏,隐秘岁月》、《幻鸣》、《没上油彩的画布》、《水绿色衣袖》、《巴戈的传说》,使西藏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蜚声中国文坛,引起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关注。其中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获得了1986年至1987年度全国小说评奖一等奖。正是扎西达娃和色波、马原等人,开启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为中国文坛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同一时期,一群青年诗人以表现真实情感、用心灵的火花炼出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旨,推出了“雪野诗”。“雪野诗”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意象性和可指性,拓宽了诗歌写作的领域,在区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纪实文学也同时脱颖而出,在全国有影响的纪实文学作品有马丽华的《藏北游记》和加央西热的《西藏最后的驮队》。其中,《西藏最后的驮队》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报告文学奖和“正泰杯”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奖。另外,藏文文学创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长篇小说有班觉的《绿松石》、旺多的《斋苏府秘闻》、拉巴顿珠的《骡帮生涯》、扎西班典的《普通农家的岁月》;中篇小说有平措扎西的《斯曲和她5个孩子的父亲》。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西藏分会的会员由筹建时的30多人,发展到150多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由上世纪60年代的1人发展到了20人。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1997年《西藏文艺》正式创刊,后改名为《西藏文学》。《西藏文学》杂志似一个平台,培养和推出了许多自治区内外作家,有的甚至进入到中国一流作家的行列。没有《西藏文学》这一沃土,西藏的文学就不可能迎来如此的轰轰烈烈和热热闹闹。
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之后,很多作家陆陆续续离开了西藏,青黄不接的现象使得西藏文学逐渐走入低谷,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央珍的长篇小说《无性别的神》的出版带来了一线生机。接着涌现了白玛娜珍的《拉萨红尘》、尼玛潘多的《紫青稞》、格央的《让爱慢慢永恒》等作品。这些作品能在相对边缘的状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转机,不断地增生新的生长点。它们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号:西藏文学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相信再经过几年,抑或更短的时间,西藏文学又会繁荣,会给中国文坛带来又一个惊喜。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