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心力,厚重的成果
最近,我有幸读到辽宁作家刘国强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日本遗孤》,感受非常强烈。
首先,此书的作者视野开阔,材料翔实,但又选择精当,详略有致,使人读来所获印象全面,却又重点分明。我过去所看讲日本遗孤的文章,基本上局限于东北地区。而此书则扩及到当年日本侵略者蹄踪所至的中国大部地区,除东北和内蒙古外,还有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湖北、四川、台湾等。一般读者过去所熟悉的基本上只有那么几个故事,如晋察冀的美穗子、内蒙古地区的乌云等。而这部《日本遗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事例不下数十个,如发生在鄂伦春猎户村的高桥信子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令人喟叹。这种效果,固然与本事给供的基础充实有关,也得力于作者的精心调配、着笔得宜。这一点,给了我一个强烈的感觉:任何文学作品,作家投入的大小,用心的程度,无疑是直接影响着作品成功与否、质量高下。尤其是对纪实文学而言,更不可因为基础材料垫底,在写作时轻忽投入;而国强同志显然是清楚于此,他的大力投入与所获得的成果自然是成正比的。
再者,我读此书,觉得文字都浸润在浓浓的人性氛围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是凶残的,与此相关的情境也无疑是丑恶的。譬如“开拓团”就是它们推行政策的组成部分。至于侵略者的军人家属及其他人员的亲属子女之类,自然应有分析地看。尤其当日寇战败投降之后,或遗弃,或落荒,或死生两隔,其妻、儿之类亦属薄弱的群体和个人。在这样的境况下,好心的中国人不计宿怨,收留、养育了他们。1945年秋冬那个时间段,已成为一种战争遗留的特殊现象。经过几十年的磨合,日本遗孤与中国养父母之间,中国丈夫和日本妻子之间,已形成稳定的亲情关系。然而,时代的推进,国际关系的变化,突然另一种力量影响了众多既定的关系,在相关人们的心理上不能不引起一种不大不小的震动,甚至又造成下一次的生离死别。本书作者自始至终扣紧了这股可以想见是痛彻心扉的人性之弦,拨弹出感人至深的力量。与之同时,本书作者也以较多的笔墨写到有的日本遗孤尽管寻找到了日本的亲人,但仍坚执地留在中国,侍奉养父母以报厚恩。这种情况,非止内蒙古的乌云一例。还有更多的是回日本后有多种不适,重又回到中国继续他们本已习惯的生活格局。也还写到了不少日本遗孤回国后并非那么一顺百顺,有的还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纠结和麻烦。
其实无论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是温馨的还是不顺畅的,乃至某些负面的事例,与人性这根柔软的也是坚劲的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不能不指出:本书作者极善于提炼、精于提炼。这里所说的提炼,不仅指对素材的筛选与运用,更是对主题和思想的淬炼。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们不赞成“主题先行”,因为那样易于造成概念化说教的倾向。但这并不等于可以淡化主题,更不是废弃主题。不仅如此,成功的作品往往是所有的事与情均应集中于突出的“着弹点”,以深化作品的基本思想,使本书达到非同一般的高度。“历史就是我们的母亲。”“他们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日本人”。“他们处在历史的夹缝中,他们成为一段被人们遗弃的历史。战争和侵略令他们成为漂泊异乡的孤儿,而人道主义和大爱之心却使他们拥有一位位超越血脉、国界、仇恨的中国父母。”如此等等,决不是“主题先行”的产物,而是在许许多多感人至深、震撼力极强的真实事例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理性哲思。不仅如此,就连本书目录中的若干小标题大都充满哲理意味而耐人深思。如“认亲人不认罪犯”,“我心一热,就吐出一口血来”,“他们投降了,我们怎么办?”“吃百家奶长大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状告中国妈妈”……举不胜举。这些,也不仅仅是在文字上特意斟酌的结果,还是因为对所表现的人和事思考之深所致的哲理升华。有的从表面上读来似乎平白如话,实则具有很深的内涵,给人以很大的思考空间。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