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孝”言“道”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许 宁 点击数:次
刘文艳的《爱的诉说》——27万字,一个上午读完,“泪”和“累”让眼睛模糊了一阵儿,心绪被文情打湿良久,心灵也得到审美欣赏的净化。读后静思,发现这一表达深情母爱的文本,同时也是孝行的范本。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可能更值得吸鉴的是它社会伦理方面的意义。
书中略显肆意的情感表达,让我想到了作家张洁同样题材的散文——《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文中的一段话至今还记忆犹新。“等到自己渐渐地将很多事情淡漠,懂得只有妈的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最可贵的以后,便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平实的想法,那就是让妈妈快快活活地多活几年,她能活着,就是我的幸福。”《爱的诉说》中作者由始至终贯穿着同样的思绪,她说:“人生的一大痛苦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人生的最大幸福之一便是‘子欲爱而亲犹在’了”。
同样是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同样是女儿面对即将离世的母亲,同样的情重难别与弥天漫地的哀伤,同样尽心尽力尽情的拯救,但却没能留住母亲走向天堂的脚步。两位作者的救母之情真,爱母之意切,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张洁的作品文学艺术性显强,刘文艳的《爱的诉说》则更具社会伦理的教化意义。作者在朴实的侍疾日记中,浓情泣血般记写了母爱的伟大,母亲的不平凡,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受众提供了很好的行孝范本。刘家子女对母亲的行孝之道,母亲刘金花对长辈的孝顺之举,以及孙辈的孝敬之心,都彰显出典型意义。尤其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道缺失、重幼轻老、老无所养愈发严重,城市孝行重物轻神、不能“常回家看看”的情况下,这一文本会给读者警醒,会令我们反躬自问——自己孝行如何,会启动我们的脚步,常回家看看。
关于孝道,《尔雅》中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此可见,“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相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古人把行孝称为“百善之先”、“百行之首”,也就是说任何的德行都以孝为本,人能够行孝他的善心就会打开,孝心一开,他的善心善行就会继踵而来。孔子也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是做人的第一美德,为人子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更是责无旁贷的天职;孝是知恩和感恩,是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虽然在“五四”时期有矫枉过正的问题,在十年浩劫有全盘否定的断层,但它强大的生命力还是我们今天稳定社会伦理秩序不能阙如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评价一个家庭是否幸福,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一个官员是否具有私德的核心标准。从个体来看,孝道表现为一种人性的责任,一种对人格的整饬,一种在对自身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持续回报爱的公民意识。当下农村孝道缺失,重幼轻老、人伦失衡的现象愈发严重,如果我们仅从道德上进行评判,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积极的建设和正向的引导,刘文艳《爱的诉说》显然有这方面的正向参照意义。
《爱的诉说》中,作者刘文艳可以说是行孝的典范,这个大家庭也是一个敬老、养老、爱老的幸福之家。孝道在这个家庭中有一种自觉的传承。虽然作者常常自责,没有多陪母亲,常常在忠孝难以两全中纠结,作者在《对不起,妈妈》中尤其宣泄了这种情绪。但我们看到她在关键时刻的抉择,都彰显尽孝之心,行孝之意。她在母亲罹患癌症时,果断中止在国外的考察,急返回国,陪母亲赴上海,去北京,找专家,求秘方,问病友,访朋友,查资料,连医生都感动地说:“很少经历像你这样竭尽全力为妈妈治病的女儿,有一分希望就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而刘文艳则讲:“妈妈的养育之恩我就是拼尽全力也难报万分之一,无论如何我也要做最大的努力。”
刘家子女的行孝之道,是和母亲的教育熏陶分不开的,母亲刘金花就是一个深知孝理、深懂孝道的人。“妈妈是村里贤淑孝顺的楷模”,母亲对婆婆极为孝顺,把婆婆的一切针线活全都包下。“家里细粮少,奶奶不愿吃玉米面饼子,妈妈就把小米稀里的米饭捞给奶奶吃,然后带领我们姊妹喝点米汤就玉米饼子。奶奶是腊月初四的生日,从我记事起,每年这一天,妈妈都张罗给奶奶祝寿,亲戚、朋友、邻居全都到场。亲友带来的细粮、糕点悉数都归奶奶所有,不许任何人动。”她说:“孝顺孝顺,什么是孝顺,顺着就是孝,顺着老人的心思就是孝”,“对老人的不孝是最大的不道德,一个对自己的老人都没感情,都不尽义务的人他还怎么算是有道德呢!”如此朴素的认识,正暗合《礼记·祭统》中所讲:“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这里的"畜"是养,即赡养。这里的"道",是道义、天道、正道。这里的"伦",是理,是道理。有此孝亲思想,母亲刘金花才会在自己的生日宴上把女儿精心准备的礼物——玉雕寿桃,送给九十多岁的老婶子,“她都九十多岁了,今天还来了,送给她祝她长寿吧!”因为有孝道之心,她才会在劳累了一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外祖父灯下拨挑“鸡眼”,“妈妈一针针一下下地精心拨挑,外祖父在微微的刺痛中尽享女儿清风暖阳般的温情与孝心。”母亲对奶奶百依百顺、无微不至,对奶奶的女儿,她的大姑子,也是照顾百般,从无怨言。
这种身教与言传令她的儿女们一样传承着这种美德,孙辈们同样是孝心切切。刘文艳的女儿徐柳在英国留学,在姥姥病重的时候,她从异国他乡,千里迢迢急赶回来。尽管学习任务很重,昼夜兼程很辛苦,尽管要花很多钱,但无论是女儿还是刘文艳都认为,回来是非常应该的。因为“姥姥如果离开了这个世界,就没有机会再见到了,那样会留下终生的遗憾”。这个家庭孝道的传承,让人真切地感到母亲刘金花的不平凡,也让我们看到这个家庭的行孝之道已由物质之养,提升到精神之敬。
孔子对“敬亲”尤为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行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只有上升到敬亲,才是孝行的精神本质,也是《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所传达的精神主旨。刘家子女的孝道不仅是物质之养,更是精神之敬养。他们陪母亲游走名胜古迹,给母亲举办了隆重的生日庆典,刘文艳每逢周末就会奔向兴城去看母亲,她陪妈妈去洗浴中心洗澡,和妈妈住在一个床上,照顾着妈妈,给母亲拍了很多照片,也为母亲写下情深意切的文字。《论语·为政》中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说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从《侍疾日记》、《妈妈的葬礼》中看出,刘家子女这两方面都做到了,实际上《爱的诉说》就是作者“祭之以礼”的方式。
《爱的诉说》中,我们见识刘家子女的孝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持久的行为。母亲刘金花这样做了一辈子,她收获了儿女的事业有成,得享儿女们拳拳孝心,刘文艳更是传承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女儿徐柳也接过了之一棒。当然,孝亲要趁早。古人曾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游走四方,为功成名就打拼时,想想家中母亲倚窗期盼的眼神,也许我们的脚步会慢下来,暂停下来,走向回家的路,看母亲……
(编辑:moyuzhai)
书中略显肆意的情感表达,让我想到了作家张洁同样题材的散文——《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文中的一段话至今还记忆犹新。“等到自己渐渐地将很多事情淡漠,懂得只有妈的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最可贵的以后,便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平实的想法,那就是让妈妈快快活活地多活几年,她能活着,就是我的幸福。”《爱的诉说》中作者由始至终贯穿着同样的思绪,她说:“人生的一大痛苦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人生的最大幸福之一便是‘子欲爱而亲犹在’了”。
同样是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同样是女儿面对即将离世的母亲,同样的情重难别与弥天漫地的哀伤,同样尽心尽力尽情的拯救,但却没能留住母亲走向天堂的脚步。两位作者的救母之情真,爱母之意切,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张洁的作品文学艺术性显强,刘文艳的《爱的诉说》则更具社会伦理的教化意义。作者在朴实的侍疾日记中,浓情泣血般记写了母爱的伟大,母亲的不平凡,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受众提供了很好的行孝范本。刘家子女对母亲的行孝之道,母亲刘金花对长辈的孝顺之举,以及孙辈的孝敬之心,都彰显出典型意义。尤其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道缺失、重幼轻老、老无所养愈发严重,城市孝行重物轻神、不能“常回家看看”的情况下,这一文本会给读者警醒,会令我们反躬自问——自己孝行如何,会启动我们的脚步,常回家看看。
关于孝道,《尔雅》中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此可见,“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相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古人把行孝称为“百善之先”、“百行之首”,也就是说任何的德行都以孝为本,人能够行孝他的善心就会打开,孝心一开,他的善心善行就会继踵而来。孔子也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是做人的第一美德,为人子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更是责无旁贷的天职;孝是知恩和感恩,是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虽然在“五四”时期有矫枉过正的问题,在十年浩劫有全盘否定的断层,但它强大的生命力还是我们今天稳定社会伦理秩序不能阙如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评价一个家庭是否幸福,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一个官员是否具有私德的核心标准。从个体来看,孝道表现为一种人性的责任,一种对人格的整饬,一种在对自身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持续回报爱的公民意识。当下农村孝道缺失,重幼轻老、人伦失衡的现象愈发严重,如果我们仅从道德上进行评判,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积极的建设和正向的引导,刘文艳《爱的诉说》显然有这方面的正向参照意义。
《爱的诉说》中,作者刘文艳可以说是行孝的典范,这个大家庭也是一个敬老、养老、爱老的幸福之家。孝道在这个家庭中有一种自觉的传承。虽然作者常常自责,没有多陪母亲,常常在忠孝难以两全中纠结,作者在《对不起,妈妈》中尤其宣泄了这种情绪。但我们看到她在关键时刻的抉择,都彰显尽孝之心,行孝之意。她在母亲罹患癌症时,果断中止在国外的考察,急返回国,陪母亲赴上海,去北京,找专家,求秘方,问病友,访朋友,查资料,连医生都感动地说:“很少经历像你这样竭尽全力为妈妈治病的女儿,有一分希望就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而刘文艳则讲:“妈妈的养育之恩我就是拼尽全力也难报万分之一,无论如何我也要做最大的努力。”
刘家子女的行孝之道,是和母亲的教育熏陶分不开的,母亲刘金花就是一个深知孝理、深懂孝道的人。“妈妈是村里贤淑孝顺的楷模”,母亲对婆婆极为孝顺,把婆婆的一切针线活全都包下。“家里细粮少,奶奶不愿吃玉米面饼子,妈妈就把小米稀里的米饭捞给奶奶吃,然后带领我们姊妹喝点米汤就玉米饼子。奶奶是腊月初四的生日,从我记事起,每年这一天,妈妈都张罗给奶奶祝寿,亲戚、朋友、邻居全都到场。亲友带来的细粮、糕点悉数都归奶奶所有,不许任何人动。”她说:“孝顺孝顺,什么是孝顺,顺着就是孝,顺着老人的心思就是孝”,“对老人的不孝是最大的不道德,一个对自己的老人都没感情,都不尽义务的人他还怎么算是有道德呢!”如此朴素的认识,正暗合《礼记·祭统》中所讲:“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这里的"畜"是养,即赡养。这里的"道",是道义、天道、正道。这里的"伦",是理,是道理。有此孝亲思想,母亲刘金花才会在自己的生日宴上把女儿精心准备的礼物——玉雕寿桃,送给九十多岁的老婶子,“她都九十多岁了,今天还来了,送给她祝她长寿吧!”因为有孝道之心,她才会在劳累了一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外祖父灯下拨挑“鸡眼”,“妈妈一针针一下下地精心拨挑,外祖父在微微的刺痛中尽享女儿清风暖阳般的温情与孝心。”母亲对奶奶百依百顺、无微不至,对奶奶的女儿,她的大姑子,也是照顾百般,从无怨言。
这种身教与言传令她的儿女们一样传承着这种美德,孙辈们同样是孝心切切。刘文艳的女儿徐柳在英国留学,在姥姥病重的时候,她从异国他乡,千里迢迢急赶回来。尽管学习任务很重,昼夜兼程很辛苦,尽管要花很多钱,但无论是女儿还是刘文艳都认为,回来是非常应该的。因为“姥姥如果离开了这个世界,就没有机会再见到了,那样会留下终生的遗憾”。这个家庭孝道的传承,让人真切地感到母亲刘金花的不平凡,也让我们看到这个家庭的行孝之道已由物质之养,提升到精神之敬。
孔子对“敬亲”尤为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行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只有上升到敬亲,才是孝行的精神本质,也是《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所传达的精神主旨。刘家子女的孝道不仅是物质之养,更是精神之敬养。他们陪母亲游走名胜古迹,给母亲举办了隆重的生日庆典,刘文艳每逢周末就会奔向兴城去看母亲,她陪妈妈去洗浴中心洗澡,和妈妈住在一个床上,照顾着妈妈,给母亲拍了很多照片,也为母亲写下情深意切的文字。《论语·为政》中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说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从《侍疾日记》、《妈妈的葬礼》中看出,刘家子女这两方面都做到了,实际上《爱的诉说》就是作者“祭之以礼”的方式。
《爱的诉说》中,我们见识刘家子女的孝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持久的行为。母亲刘金花这样做了一辈子,她收获了儿女的事业有成,得享儿女们拳拳孝心,刘文艳更是传承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女儿徐柳也接过了之一棒。当然,孝亲要趁早。古人曾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游走四方,为功成名就打拼时,想想家中母亲倚窗期盼的眼神,也许我们的脚步会慢下来,暂停下来,走向回家的路,看母亲……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