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批评的感性与学理性双重价值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李 霞 点击数:次
当下文学批评体制化的势头不减,并被纳入知识生产的系统,伴随着当代文学学科化的诉求,学院派批评成为文学界强势的声音和文学的权威。固然,学院派批评的强化,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文学批评的学理性,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难能可贵的是在我省批评界仍有一些文学批评家保持着与文学实践中间的亲密互动,他们的感性批评价值被重新确认,并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声援,从第七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的入围作品中,我们便可收获这样的欣喜。
刘恩波的评论集《为了我们丰盈地生存》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他的评论注重评论文字的感性特征和鲜活的情感介入,有意识地在学理和诗意之间寻找到一种充满生命意识与人文情怀的文本特质。在当今批评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显示出别样的实力与坚守,能引发我们对学院派批评和作协派批评的生态关系进行思考。他始终秉持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立场和视角,并总是站在生存体验的维度,深情打量他所欣赏的作品,他的许多批评文字其实是一篇篇真情流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文化诗意和情趣,写出了理论文字自身的温度和质地。字里行间跳动着生命的感觉,流淌着感性批评的汁液,是可以触摸的活体生命,而不是僵化的标本,我们完全可以从欣赏美文的角度,阅读他的批评文字。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拓展了理论批评的文本空间。
梁海《小说的建筑》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苏童、阿来、迟子建等几个具有唯美倾向的重要作家的创作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典型作家”统领“典型文坛”的独特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格局。作者凭借较为深厚的古代文学功底,发现了苏童《红粉》、《妻妾成群》两部作品中蕴含的古典情韵,对苏童作品作了“古典性”与“抒情性”合谋的独特判断,指出苏童意象化叙事源自对中国古代文学意象手法的采纳,又将后现代的叙事策略融于其中,在古典性的叙述姿态中彰显了现代感,可以说拓展了苏童创作研究的视域。作者凭借艺术的敏锐力,对作家创作的缺失之处捕捉到位,特别是关于女性作家在题材上的单一性、格局上的偏狭性都作了客观而适当的指认,并与人为善地提出改进的路径。本书文字富于感性色彩,流畅而温暖,婉约中投射出理论关怀的坚实感。
韩春燕的《文字里的村庄——当代中国小说的村庄叙事》在以“村庄”确立发散性的研究中心,选择了一个难度较大的界面。既有宏观视界,又有微观探究;横坐标为文学史研究,纵坐标为作品文本的细读。评论文字既追求感性的诗意,又注重学理的深度。农村题材创作一向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举足轻重的宏大叙事,乡村叙事也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韩春燕的这部论著具有特殊的价值和贡献。
胡玉伟的论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1940年代的文学转型》。翔实地论证了《讲话》在扭转旧的文学风尚、开创新的文学风尚中的决定性作用。文章反复强调“实践性”这一概念,较为深刻地把握了《讲话》与1940年代文学转型之间的精神线索。文章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例证饱满,说明力强,是一篇严谨扎实的文艺理论与文学史关系的研究力作,特别对于《讲话》精神思想的学理性阐释,既不空泛,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分量,是难能可贵、意义重要的好文章。
杨利景的评论集《文学的演练》对当代文学理论现状的关注,具有正面强攻的属性。本书从匡正常识的立场出发,质问当下,产生了意外的醒世的效果。他对“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的问题展开的论述,触及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症结所在。针对重写文学史的时髦风潮,作者尖锐地指出其重构的危险性。像杨利景这样全面而公允的评价“十七年”文学,确实证明了他具有稳定的价值立场、不为强势所左右的理论勇气和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只此一论,就足以撑起整本书的重量。
王向峰的论著《西方美学论稿》行文着力于学理阐发,并立足于对今天的美学建构和艺术实践有所启示。本书遵循历史的线性视角,从古希腊早期美学萌芽延续到现代和后现代美学的兴起,面对时空跨度之大,思想资源之巨,驾轻就熟,脉络清晰,显示出游刃有余的写作功力。中西贯通,旁征博引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其具体表现在,论述的对象是西方美学观点,而支撑它的例证常常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作者阐释西方美学过程不拘泥于西方美学体系框架,打破东西方美学研究的壁垒。作者坚守以史带论,知识性、学术性二者兼顾,使读者获得了双重的满足。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1949—2009)》的序言,王尧、林建法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发展与转型》一文,突出表达了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文章概括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60年的历史走向,具有清晰的学理性和高度的凝练。在总结批评范式转型的轨迹时,文章试图得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结论,但也表达了在走向这一结论的过程中,中国化批评理论匮乏的困惑以及批评与现实的疏离问题。
牟心海的论著《王向峰的美学世界》是一个诗人对一位美学家及其作品的感悟式的阐释。它是一部关于美学研究的诗性的书写,是对前辈学人美学贡献的一次负责任的总结。作者条分缕析,系统归纳了王向峰不同时期的美学成果,使其原著中的美学观点更具清晰性。在结构上调动不同的视角,不仅有对王向峰美学研究的再研究,而且还有从王向峰分散发表的文章中提炼出的美学集萃,更有作者从王向峰的诗文创作中捕捉的美学情思与理趣,这些交叉的切入,丰富了一个学者美学研究的内涵。
张学昕的《文学:我们内心的精神结构》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访谈录。作者在谈话对象的选择上占据了一个制高点,谈话对象几乎都是当今活跃在文坛前沿的重量级人物。作者对著名作家苏童、阎连科的访谈不仅具有篇幅上的容量优势,而且在系统性和深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通常从个人的艺术感觉和审美的角度,确立自己的写作维度。
透过上述评论作品,我们看到文学批评的感性价值和学理性价值正在找到相互的平衡,这是我省文学批评走向健康的生态环境的一种良好表现。
(编辑:moyuzhai)
刘恩波的评论集《为了我们丰盈地生存》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他的评论注重评论文字的感性特征和鲜活的情感介入,有意识地在学理和诗意之间寻找到一种充满生命意识与人文情怀的文本特质。在当今批评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显示出别样的实力与坚守,能引发我们对学院派批评和作协派批评的生态关系进行思考。他始终秉持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的立场和视角,并总是站在生存体验的维度,深情打量他所欣赏的作品,他的许多批评文字其实是一篇篇真情流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文化诗意和情趣,写出了理论文字自身的温度和质地。字里行间跳动着生命的感觉,流淌着感性批评的汁液,是可以触摸的活体生命,而不是僵化的标本,我们完全可以从欣赏美文的角度,阅读他的批评文字。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拓展了理论批评的文本空间。
梁海《小说的建筑》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苏童、阿来、迟子建等几个具有唯美倾向的重要作家的创作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典型作家”统领“典型文坛”的独特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格局。作者凭借较为深厚的古代文学功底,发现了苏童《红粉》、《妻妾成群》两部作品中蕴含的古典情韵,对苏童作品作了“古典性”与“抒情性”合谋的独特判断,指出苏童意象化叙事源自对中国古代文学意象手法的采纳,又将后现代的叙事策略融于其中,在古典性的叙述姿态中彰显了现代感,可以说拓展了苏童创作研究的视域。作者凭借艺术的敏锐力,对作家创作的缺失之处捕捉到位,特别是关于女性作家在题材上的单一性、格局上的偏狭性都作了客观而适当的指认,并与人为善地提出改进的路径。本书文字富于感性色彩,流畅而温暖,婉约中投射出理论关怀的坚实感。
韩春燕的《文字里的村庄——当代中国小说的村庄叙事》在以“村庄”确立发散性的研究中心,选择了一个难度较大的界面。既有宏观视界,又有微观探究;横坐标为文学史研究,纵坐标为作品文本的细读。评论文字既追求感性的诗意,又注重学理的深度。农村题材创作一向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举足轻重的宏大叙事,乡村叙事也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韩春燕的这部论著具有特殊的价值和贡献。
胡玉伟的论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1940年代的文学转型》。翔实地论证了《讲话》在扭转旧的文学风尚、开创新的文学风尚中的决定性作用。文章反复强调“实践性”这一概念,较为深刻地把握了《讲话》与1940年代文学转型之间的精神线索。文章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例证饱满,说明力强,是一篇严谨扎实的文艺理论与文学史关系的研究力作,特别对于《讲话》精神思想的学理性阐释,既不空泛,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分量,是难能可贵、意义重要的好文章。
杨利景的评论集《文学的演练》对当代文学理论现状的关注,具有正面强攻的属性。本书从匡正常识的立场出发,质问当下,产生了意外的醒世的效果。他对“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的问题展开的论述,触及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症结所在。针对重写文学史的时髦风潮,作者尖锐地指出其重构的危险性。像杨利景这样全面而公允的评价“十七年”文学,确实证明了他具有稳定的价值立场、不为强势所左右的理论勇气和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只此一论,就足以撑起整本书的重量。
王向峰的论著《西方美学论稿》行文着力于学理阐发,并立足于对今天的美学建构和艺术实践有所启示。本书遵循历史的线性视角,从古希腊早期美学萌芽延续到现代和后现代美学的兴起,面对时空跨度之大,思想资源之巨,驾轻就熟,脉络清晰,显示出游刃有余的写作功力。中西贯通,旁征博引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其具体表现在,论述的对象是西方美学观点,而支撑它的例证常常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作者阐释西方美学过程不拘泥于西方美学体系框架,打破东西方美学研究的壁垒。作者坚守以史带论,知识性、学术性二者兼顾,使读者获得了双重的满足。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1949—2009)》的序言,王尧、林建法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发展与转型》一文,突出表达了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文章概括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60年的历史走向,具有清晰的学理性和高度的凝练。在总结批评范式转型的轨迹时,文章试图得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结论,但也表达了在走向这一结论的过程中,中国化批评理论匮乏的困惑以及批评与现实的疏离问题。
牟心海的论著《王向峰的美学世界》是一个诗人对一位美学家及其作品的感悟式的阐释。它是一部关于美学研究的诗性的书写,是对前辈学人美学贡献的一次负责任的总结。作者条分缕析,系统归纳了王向峰不同时期的美学成果,使其原著中的美学观点更具清晰性。在结构上调动不同的视角,不仅有对王向峰美学研究的再研究,而且还有从王向峰分散发表的文章中提炼出的美学集萃,更有作者从王向峰的诗文创作中捕捉的美学情思与理趣,这些交叉的切入,丰富了一个学者美学研究的内涵。
张学昕的《文学:我们内心的精神结构》是作者的一部文学访谈录。作者在谈话对象的选择上占据了一个制高点,谈话对象几乎都是当今活跃在文坛前沿的重量级人物。作者对著名作家苏童、阎连科的访谈不仅具有篇幅上的容量优势,而且在系统性和深度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通常从个人的艺术感觉和审美的角度,确立自己的写作维度。
透过上述评论作品,我们看到文学批评的感性价值和学理性价值正在找到相互的平衡,这是我省文学批评走向健康的生态环境的一种良好表现。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