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一个分裂的村庄于微暗中的光亮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李 厘 点击数:
  一条穿村而过的高速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从此一边发达,一边衰败。周建新的中篇小说《分裂的村庄》(《中华文学选刊》2013年2期)讲述的霍林村的故事,犹如中国乡村近30年发展的文学解读。
  辽西走廊上的霍林村由霍姓和林姓两大家族组成,世代不和的霍林两姓之间的恩恩怨怨,在20世纪末期演变成一条高速公路的故事。名为霍林村,却是霍姓人家这边,各家的塑料大棚、养猪场、养鸡场,一派红红火火;林姓人家那边,三面环山,通向村外的路被高速公路封死。年轻人都到外面找活路去了,剩下老弱病残,几乎成了荒村。
  霍林两大家族如此不平衡的发展,起始于村里的外姓人张大能。见多识广,以办事能力强著称的张大能打开了霍林村封闭的大门。当能人张邦昌成为高速公路施工方的老总以后,一条封闭的高速公路把霍林村拦腰劈开,此后,霍林两姓人家从无形的不睦状态被分裂成事实上的两个村落,形成霍姓发达,林姓衰败的状况。
  然而,发达与衰败只是这个被分裂的村庄的表面现象。霍姓人学会用化肥农药催生蔬菜家畜,一心盼望用最快的速度捞钱。利益至上的欲望蒙蔽了他们的良知,人心变得麻木、冷漠。他们无视城市百姓的健康,漠视他人的生命,恶意增产增效。然而,霍姓人家富裕的代价却是惨重的:当初为了筑建路基,张大能买下霍家荣耀的象征——千年点将台,挖出一个深渊般的大坑。路修好后,转手租给县环卫局,用来填埋每天从县城运来的垃圾。霍家人赖以为生的水源被污染了,过上富裕日子的霍家人接连得绝症死去。而林姓人,虽然只有贫弱的老人留守,但他们既拥有健康,也拥有山清水秀的家园。
  霍林村,这个被分裂的村庄,似乎走进一个怪圈之中:发达的迅速毁灭,衰败的却潜藏着蓬勃的生命力。逆天之道而发达则速朽,顺天之道而衰败则长生。
  作品写到镇里的中学老师二光,哥哥大光的早逝让他关注起家乡的生态问题。与大饱得知水质问题后只想自家不再喝受污染的井水不同的是,他把水拿到相关部门化验,得知结果后开始给县、市、省里写信并上访,要求清走填埋的垃圾。与此同时,他也弄清楚一件事:张大能拆掉的点将台其实是一座汉代王侯墓,里面的文物统统被盗走。这个最后被软禁在学校、总是在思考乡村发展的教师最后以自善其身的方式逃离他无以为力的现实。
  霍林村的种种变化,村长老霍是台前幕后的操手。从最初与张大能沆瀣一气,到强横地粉碎了林小蛮的夺权计划,并把林家山头卖给城里人做墓地,把霍林村牢牢控制在掌心,都显示了他的老谋深算、善施诡计。当女儿不堪的婚事击垮了他的精神,绝症将夺走他的生命之时,他最担心的还是林小蛮。
  村长老霍,以及靠一张嘴、靠伎俩、靠攫取文物和资源发达起来的张大能,就能让一个村庄、让人心分裂败落到如此地步吗?是什么改变了一个村庄,分裂了一个村庄?当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把未来的发展、把良知和道德抛掷一边,不择手段、一心追求快速和最大化的利益,其后患无可估量。
  为了收买人心,让林小蛮当不上村长,村长老霍离世前写下遗嘱,用所有存款修一道栈桥,让霍姓人去林家背水。这个隐含狭隘之心的善举不过是亡羊补牢而已。不根治生态环境、不改变惟利是图的思维方式,污染的还将污染,受害的还将受害。
  生命和金钱、发展与环境、利益与道德在作品里呈现出失衡的状态。作品没有给出答案和评价,而是用村长老霍、大饱、二光和林小蛮的故事,以相互交叉的结构,把各种问题——生命的精神的、外在的内在的、表层的深层的、历史的未来的,统统呈现出来,由人评说思考。每个故事之间有交叉点,但都在人物自己的时间轨道上。有的走得很远,有的很近。作品以村长老霍的故事贯穿始终,写出这个土皇上的多面性,写出他惜别人世之前凄凉的心境。当大饱、二光包括村长老霍看到泡沫一样富起来的霍家人,即将被恶劣的生态环境所毁灭;当一道栈桥即将把霍林两家又连通起来,我们终于看到了霍林村人的醒悟、自我拯救的力量,看到微暗中闪现出的光亮。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