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古典诗歌中的月亮情结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李轻松 点击数:
  我觉得可能不仅仅是我,我同一时代的很多诗人,起步的阶段大概都是从古典诗歌开始的。记得我是在七八岁刚把字认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欣赏、摹写古典诗歌了。所以从十三四岁起,古典诗歌已经浸入了我的血液之中。
  古典诗歌把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浸润到文化的血脉里。在世界文学史上,可能我们中国的文学能够登入殿堂的、大雅之堂的,第一位的就是诗歌。因为它从《诗经》开始,一直到现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虽然我们现在写的是现代诗,但是我觉得,它的血脉依然源于古典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描写月亮的非常多,多到令人惊讶的地步。所以,我认为月亮情结可能不仅是诗人的普遍情怀,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炎黄子孙的一种典型情怀。月亮是一个天体,但在古人的视野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天体。因为他们那个时代科学不发达,不像我们现在可以登月,可以看火星,人们可以知道宇宙有多少行星和天体。那个时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尤其我们中国人,是不知道这些的。他们不是把月亮当成天体看待的,而是当成了神的象征,是一个主宰者。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比较中庸、幽闭、内敛,所以我们不像西方人那样,他们把太阳神作为民族心灵的寄托。太阳发射出刺眼的光芒,照耀万物,使万物生长,所以在西方人心目中,太阳是他们主宰的神。但在我们东方人的思维中,我们的性格特征是不喜欢特别张扬、开放的象征,我们喜欢回到自己的心灵,所有的物体和万物都要归结到心灵当中,通过我们的心灵再赋予它个体的体验和象征,然后成为我们心灵的寄托。而月亮恰恰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想象空间的习惯,所以月亮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主宰者和天神。在悠悠万物当中,月亮带着它自身的圆缺,带着它无限的隐蔽性和神秘性,变化无常,有圆有缺,有上弦下弦,也见证了我们中国人对神秘事物的天生的想象力。所以,月亮无可替代,成为中国人内心无限想象的载体。在古人的想法里,万物生与死、衰败与繁茂,都是由神来主宰的,这个神就是月亮。月亮属阴,古人讲究阴阳相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无论天体、万物、人,都讲究阴阳和谐。月亮和太阳相对应,是阴的形象,也符合中国人阴柔、内敛、神秘的性格特征,所以它又是无可替代的。
  月亮又有母性形象。古人认为女娲造人造万物,所以在人们的想象中,月亮里没有男性,而只有女性形象——嫦娥。母性力量和男性力量不同,女性阴柔、柔软、宽容、善良,润泽万物,所以我们把月亮、月亮里的女神嫦娥,作为心灵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在吟诵、歌唱、赞美。这也是诗歌中无数次出现月亮的原因之一。李商隐写《霜月》,诗中对月亮的吟诵非常符合东方人对月亮的想象。“霜月”,“霜”,冰冷、阴柔,诗中说“青女素娥俱耐冷”,寂寞比冷还要难受,把自己的情感用月亮的冷、难耐、冰凉、无奈、绝望写出来。李商隐对嫦娥也有过描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三李之中,李白是我首选喜欢的诗人,其次是李商隐。我对李商隐做了很多研究,我希望下部剧就写李商隐,当然这都是后话。
  月亮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那么大的分量,我想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它寄托着很多的情思。
  首先,它寄托着离情、离别之苦。古人有种种寂寞怀乡的忧思、浪迹天涯的离愁,对于恋人、情人不能相见的相思之苦,都可以在月亮中找到对应的部分。那个年代,交通通信不便,人在天涯,唯有明月时时陪在身边,不论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思念的时候,第一个进入头脑的,可能就是月亮。月亮有时候迷茫而飘逸,非常切合相思的痛苦、怀乡的忧思。唐代张九龄有一首诗——《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怀念情人不能相见,但海上明月升起来了,非常广阔、浩渺,这一时刻,“我”和恋人是能够通过月亮彼此心思相连;后面又说“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一首诗,写的是人间的情,恋情,相思之情。
  其次,还寄托着另一种情感——故乡情、怀乡情。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浪迹天涯的浪子,用什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呢?那就是圆圆的明月。我们为什么要有中秋节?中秋节,农历的八月十五,这个季节,万物都处于静谧的状态,庄稼果实接近成熟的状态、圆熟的状态。万物在圆熟时,都有类似于母性安逸圆满的气息。万里澄空,此时,月亮和万物的周期是相一致的,也处于静谧、慢慢接近圆熟的状态。这时,我们中国人又期待着团圆、和谐。一年四季当中,到了这个时节,无论世上的万物还是人间的情感,都接近了和谐圆满安逸的状态,所以我们中国人要过中秋节,要吃月饼,月饼就是模仿圆圆的月亮。吃饭时要围着圆桌,团团围坐,喝酒用圆圆的杯,也是寄托了对月亮向往和感恩之情。可能在这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国人,对圆的东西怀着持久不变的情感和情怀,那就是源于对月亮的崇拜。我们对月亮的崇拜,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见过。古代是要拜月的,月是人类的天神,无论男女老幼都要拜月。古典诗词、戏曲中有很多这样的情节,例如《西厢记》崔莺莺拜月,祈求人间情感像月亮一样圆满完美。拜月的习俗,一直到现在才慢慢地消失。但在古代,月亮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心怀着情感的人,所必拜的神之一。
  再次,月亮还是一种精神寄托。古人写了那么多关于月亮的诗歌,是因为有一大部分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被贬官,怀才不遇。月亮是超凡脱俗的,独立在天空中,遗世独立,飘逸空灵,所以当现实中理想不能实现时,很多文人墨客转而将理想、情思寄托在天地中幽幽地放着光芒的月亮身上。所以很多人,包括苏东坡,受到不如意生活打击,颓废消沉,便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物体像月亮这样,傲视世界,远远站在高空,视世间一切无谓,有着凛然空灵的姿态。文人墨客希望自己能够像月亮一样,独立,遗世的孤绝,所以清风明月成为士大夫心灵上的寄托,也是超凡脱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到最后,诗歌里的月亮已经从自然天体变为人格化的寄托。李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也是把他那种失去家国的悲愤、无奈及绝望寄托在月亮这种天体上。
  下面,大致说说几个人的月亮。第一,李白的月亮。第二,苏东坡的月亮。第三,张若虚的月亮。
  先谈一下李白。李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我曾经说过,我人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第一位是李白,第二位是美国诗人史蒂文森,第三位是塞尔维亚·普拉斯。我觉得他们三个人构成了我三十年来写诗的一个流程。李白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在月亮里蕴藏了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一个客观天体转换成人格意识。为什么这样说呢,李白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主观意识。所谓主观意识,就是说,我用我的眼光看什么,它就是什么,它原来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它进入到我的心灵,又通过我心灵的处理,重新出现的东西可能就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一种人格艺术的转化。李白教会了我这一点。比如说,举个最普通的例子,如果让我描绘风是什么,可能非常难以描述,可能在座的所有人都没法描述,它是什么形状的,怎么吹的,不像是这里有个茶杯,很好描述,它是圆柱形、圆锥形、长方形。风是什么样,没法描述,只能通过主观处理之后,我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比如说,风吹过来了,它从树上走过,所有树枝都弯下了腰,发出了声音,那么,我们就知道,风从树上走过,树的形象就是它的形象;比如说风从湖面上吹过,泛起了层层涟漪,风又变成了一种涟漪层层的泛去的形象;风把一些旗子吹得飘飘荡荡,这也是风。这个就是主观意识,是李白教给我的。这也是李白对中国文学最初的贡献,他把月亮的主题提升了一个境界。从《诗经》开始,写月亮的诗很多,能提升到一个境界,李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这里我要强调一个词——“我境”。李白对月亮的描述是一种“我境”,月亮进入到我的主观世界里,那么我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月亮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李白受道家影响很深,天人合一——我就是月亮,月亮就是我。他在很多诗里表达的都是这样,月亮在飞,我也在飞。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是灵魂飘逸的物境,更有饱含了作者人格意识的我境,物我之境的交融,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这就是李白的诗中月亮提升的境界。所以,李白对月亮的描述,想象得非常丰富浩瀚,白玉盘、飞天镜、瑶台等,真的是一种包孕日月的想象力。我们中国人许许多多的后来者、写诗的人,在想象力上,真的无法超越李白的想象。一个写作者如果没有想象力,当然现在大家可能会强调现实主义,但现实主义也是需要想象力的,如果没有想象力,现实主义也是干涸的河流,慢慢会成为干裂的河床,而不是流动的水,所以想象太重要了。李白有一首写月亮的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对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非常有名,李白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他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他,他说“对影成三人”,把月亮也当作了另一个我。我、自我、另一个无我,这三人,包括月亮、我、我的影子。李白的月亮诗中,往往把月亮人格化了,饱含着作者内心的诉求和情感。他和月亮说话,向月亮倾诉,与月亮对饮,真的不是把月亮仅仅当作一个天体,而是一个我境的一个化身。李白的月亮,就是他的追求,即遗世独立,超然世外的独立,绝对的自由,他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像月亮一样,在天空中,可以随着自己的韵律、自己的规律来运行,完全不必在意世间的权贵、道德的种种约束,是率真、直爽、本性的追求。还有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之态,在西方来说是酒神文化的延伸。东方和西方在那个时代虽然无法像现代这样互相了解,但那个时代的李白已经表达了西方酒神文化的特征,所以他的月亮是人格化的。
  苏东坡的月亮,应该是心灵化之月。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苏东坡把人间世态,通过月亮来达到了另外一种境界,旷世之情,超越人间的冷暖,人间的丑恶、善良和功名利禄,所有的这一切,全部超越了。他的月亮诗和李白有所不同,世间一切通过心灵处理之后,他悄然站在了自然之上,李白可以说是在自然之中。大家知道,魏晋之士,也是在自然之外的,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外,和自然之间是永远无法相容的姿态。李白,月就是我,我就是月,自然之中,融为一体;苏东坡是在自然之上,他的境界很高,攀上了新的月亮时代。李白是霜华之月,苏东坡是冷峻之月,他后来的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人类共同的追求通过月亮表达得特别高超、空灵。所以他写出了中国人的普遍情感世界,这个世界也是范仲淹的那种高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苏东坡之月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是在把握自然,李白是在融合追随自然,他们俩的不同在于理性和内省。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里透露一个好消息,我写了一部京剧《春江花月夜》,写的就是张若虚,最近又改编成了话剧。张若虚的诗在全唐诗里只有两篇,被誉为“孤篇压全唐”。唐朝那么多诗人,张若虚只用一首《春江花月夜》就把全唐诗都盖过去了,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春江花月夜》,他写的月,我解读为“全月图”。别的诗人写月只找到了一点,譬如我欢乐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我痛苦忧伤的时候,思念家乡、亲人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我特别不得志、怀才不遇的时候,又截取了月亮的某一个方面来描写。张若虚从月亮升起、月亏月圆,一直到月落,整个的一个过程,写的是春天的月亮,把月亮融入到春天里、江水里、花里、夜色里,简直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巨大的图景展示,把月亮写尽了写绝了。张若虚为什么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他的宇宙观。在那个年代,很多诗人受时代的限制,思维可能仅仅在目光所及的世界里,他的想象力,包括李白也是,他也有宇宙观,但他的想象力很少能够超越地球,超越目光和心灵所能接纳的这部分,到达更为辽远的世界。张若虚有哲学的高度,有宇宙的高度,所以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他在李白之先的,李白和他有一个重叠的时期,大概十几年。他开创了一个诗风,即消减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奢靡奢华、虚浮、辞藻堆砌之风,又开启了一种澄明清澈清丽之风,所以他的诗读起来纤尘不染,飘逸空灵,纯真美好。他为后来的盛唐诗开辟了道路,是先驱者。后来,我觉得选择张若虚是因为他在史料中没有记载,查了很多资料,只有那么几句话。他是吴中四士(张若虚、张旭、包融、贺知章)之一,做过兖州兵曹。兖州就在现在的山东,他在兖州做过官,是个武官,官职很小,只有这几句话。有的史料留下很多,也是一件好事,可以通过资料,整理情感脉络、人生脉络。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自己的杜撰,可以随意地去写出我心目中的张若虚,可能完全不是历史上的唐朝存在的张若虚。那么我把我心目中的张若虚创造出来了,就是我的张若虚。所以,我就写了张若虚这个故事。后来我在想,他为什么只留下两首诗,他的诗那么孤绝高妙,他绝对不会只写过两首诗。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写作的过程就像河流慢慢流入大海的过程,没有山泉小溪河流汇入大海,直接就变成大海是不可能的,所以张若虚一定是经历过多少年的苦读和研写,多年写作之后才能达到《春江花月夜》这样一个高度。所以我就给张若虚编了一个情感的故事,他把所有诗稿全部撕碎,因为他的爱人死了,带着她的生命走向另一个世界,他觉得他的生命也被带走了,就把所有诗稿都撕碎沉入江中。我给他编了这样的结尾,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那是我的理解,是我心目中对他的理解。他为什么要做兵曹,按照我们的理解,他的诗写得那么好,应该去赶考走文官之路,做官是中国世世代代所有男人的家国情怀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写诗赶考才能入世,然后监理天下。为什么要做武官,我想他一定是百般无奈。我以前看过许多戏剧,像李白、苏东坡,他们都是那样一种形象:蔑视一切权贵,我行我素,放荡不羁,心灵自由和开放。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个非常委屈、窝囊、被这个世界压迫的、在夹缝里行走的张若虚。他本来打算要走世俗的道路,但家庭的逼迫,家庭可能是一个世代习武的家庭,所以就逼他去做一个武官。但他在做武官的时候是一个最不称职的武官,心中怀着文学梦,在那样的压榨中,他的爱情又无法实现。其实这个,我想是有很多的现代意义的,虽然是一个古装戏剧,但具有现代的批判的现实主义作用,所以我选择了张若虚。
  在《春江花月夜》里,我写了很多的唱词。唱词里我也发挥了我所有的古典文学积累下来的优势,写了很多古典诗,但这些在同名话剧里看不到,话剧只保留了故事的框架和对白。但我特别希望我的《春江花月夜》能够在戏剧舞台上站立起来。因为很多诗是需要吟唱的,现在有些诗歌朗诵让我很反感。作为诗人,我参加无数次的诗歌朗诵会,我觉得现在的诗歌朗诵已经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大家站在舞台上,尤其是专业演员,我是最不愿意听他们朗诵的,用激昂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几乎用千篇一律的状态来朗诵不同风格的诗歌。古代是吟诗,而不是朗诵,诗是要唱出来的,发表也是在茶馆、艺妓馆,由艺妓来吟唱的。2009年,我在青海国际诗歌节上,有幸听过一次吟诗,当时是台湾的一位女士,大概五十多岁,吟诵《离骚》。那种感觉,现场好多人都泪流满面。
  现代诗不能吟唱,是因为韵律问题,古典诗之所以能够吟唱,是因为诗有韵律。现代诗歌不追求韵律,打破了韵律的限制,非常自由。其实我觉得每一个好的现代诗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感,韵律可能不是压在每一句话的后面,但整体读起来,仍然还是有韵律的。我想好的诗人仍然要追求这些,追求这样的音乐美。2010年,我参加了一个中法诗会,两个法国人,像演双簧一样,一个朗诵,另一个根据朗诵的诗和情绪,即兴发挥,有肢体动作,类似于一种戏剧,但又没有戏剧那么复杂。因为不懂法语,我们只能根据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大概了解了他的朗诵内容。所以在国外,我不知道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那次的几个法国诗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形式。现在的诗歌我觉得要想唱出来是很难的,非常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专门写歌词的人,也要找一些韵脚,要押韵才能够唱。所以我现在没有设想。但未来,我可以用我自己的理解,诗与歌的吟诵,到现在可能就终止了,再想像古代那样,是不太可能了。因为,我们写作会越来越自由化,越来越丧失韵律的限制和束缚。所以,我想不太容易。
  古代诗歌都是要吟唱的,我也希望我的诗能通过演员唱出来,吟出来。有的时候,诗歌唱出来和读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2005年,我改编过一次评剧,是由沈阳评剧院表演的,那是一个现代戏,我写了几句唱词。那是我第一次写唱词,它和诗歌还是有点远,但比较相近。当演员把类似诗歌的唱词唱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止不住地落泪了。因为它把我内心里最柔弱的最容易触动的那根弦拨动起来。我还听了吟诵白居易《长恨歌》,吟到最后那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你会觉得心里那样一种情怀,能感觉到琵琶声是如何激越,歌女是什么样的,会感到白居易是什么样的。所以希望有一天我的诗歌也能够吟诵出来。
  20世纪80年代,我们读的是朦胧诗。那一代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欧阳江河等。但真正启发我的不是中国诗人,而是我刚刚说的史蒂文森、塞尔维亚·普拉斯。虽然我发表作品很早,从17岁到23岁,五六年的时间,每天都在写,但觉得完全是不入流的,因此我很苦恼。后来看到史蒂文森的作品,他让我一下子打开了思维,打开了感官。我接纳外面世界的时候,如同开放每一个感官。比如说,以前中国古典诗歌,让你感受的是用目光来看,用手来触摸,有形的感受。史蒂文森完全打破了这种感受,让我一下子就学会了,在混沌之中,给我的是一种混沌感,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要说什么写什么,不像古典诗词用现代的语言是可以翻译的,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有画面的。李贺那样艰深的诗,也能够用现代语言把它翻译出来,知道它在说些什么。但是,史蒂文森的东西,我就觉得看完之后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但恰恰是那种特别混沌的奇异的东西给了我启发。打个比方,你走在路上,笔直的大路往前通,但走着走着,有了一个岔路,有很多很多的岔路。大路走到底,我知道是什么样的,它是畅通无阻的,两边有什么样的风景,我大致能够想象得到。但在这个歧路上,我完全不知道两边会是什么样的风景,会有什么样突发的、奇异的东西在吸引我,史蒂文森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受,我觉得他对我启发很大。再后来,就是塞尔维亚·普拉斯。普拉斯是个女性诗人,可能写诗的人都知道,她三十多岁就开煤气自杀了。她给我的启发,是那样一种女性通道,用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可能不只是我,中国和我同时代的很多女诗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幽闭和开放,感受着外部世界。外部世界给予我的可能是那种决绝的,但是有温度的,对生死细致的触摸。还有一种缝隙感,大家可能很难理解,但却体现了生与死、欢乐与痛苦等种种悖论的东西。比如说你在春天里,应该看到的是春暖花开,万物更新,充满希望。但恰恰是这个时候,你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鲜花开放背后的阴影,是生的朝气蓬勃之后的衰落,是花开到鼎盛时期的凋零,她给了这样一个截然相反的两面的东西。到现在我还在用这种悖论。我觉得我能够在这样一种巨大的对峙反差当中,找到了一条缝隙可以通过,进入到了诗歌的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编者按: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沈阳市文联借助“沈阳文艺名家大讲堂”的平台,开展了以“践行文艺的人民性,争做优秀文联人”为主题的系列文艺惠民活动,此文为诗人、作家李轻松的讲座实录。(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