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转型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批评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赵慧平 点击数:

  关于文学,我们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的种种理解和阐述。当我们论及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批评这个问题时,显然是把文学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看文学的。在我看来,文学是人的精神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存在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审美的存在,呈现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身存在的反思、评价,并由此形成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虚构等,用语言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实现交流与共享。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才智、修养、理想、趣味、人格等,都以审美的方式得到体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是人的心灵表现,在文学世界中人们以特殊的方式营造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读者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的不仅是语言、故事,更能够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读到人、人性、自然、社会,能够进入到人的最深层的心灵世界。以这种文学观思考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问题,就要上升到国家、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度,把文学创作与批评如何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中国人的精神存在,营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它是国家、民族、个人存在的灵魂,而文学又是承载、创造、展现文化精神的最全面、最生动、最持久的方式。在谈论文学创作与批评时必须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
  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来说,最难的是学会阅读现实生活,在身处其中的看似庸常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敏感地发现生存的意蕴、人性的丰富、社会的变迁、精神的向度,并生动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处于当下的中国现实生活中,各种文化思潮流行碰撞、各种精神现象千姿百态、各色人等引领风骚、各种新事层出不穷……这一切都需要作家、批评家深入思考与辨别,真正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社会。那么,究竟如何判断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国文学处在什么样的文化语境中,中国文学与批评该怎样呈现中国社会,这是文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概括地说,中国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型时期,经历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全面的深刻变革。文学要写出社会的历史变革,写出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存在,写出人的心灵世界,就要读懂中国的现实生活。我们必须清楚,中国正经历的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由公有制的一元化向多元经济共存转化并不只是经济领域里的问题,更是一个思想、文化领域问题。大家知道,不同的生产方式都会有自身的文化诉求,以保障生产的组织和流通,配置社会资源。经济生活的市场化机制,意味着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市场经济所必然带来的文化诉求与既有的文化体系将会发生矛盾、冲突和融合,给转型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当下的中国社会,具备了转型期的所有特征: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利益重大调整,人们以不同权利重新参与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时,必然发生人与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公共秩序经历着重新建立,制度、体制、机制等层面都在改革中调整;社会思想文化相应地处于调整和重构之中。正是这种历史的巨大变革,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给作家和批评家的是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让人在体制内外徘徊、选择;多种社会发展形态如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及乡村社会、城市社会等共存,让人感受不同社会形态的差异;新历史条件下的各个社会阶层共存,农民、工人、市民、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私有企业员工、合资企业员工、外资企业员工、政府官员、企业老板、白领等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让人体验到社会生产、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利益冲突……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与重建要比经济领域困难得多。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文化观念体系,无法如物质建设那样推倒重来,而是需要一点点地判断、鉴别、选择、吸收与接受,这是一个痛苦的精神世界的重建过程。当整个社会既有的思想文化体系和由此建立起来的秩序遭到冲击和破坏,新的共识还没有重新建立时,信仰危机、信任危机就已成为转型时期重要的精神现象。如果概括地描述中国当下的思想文化矛盾,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内在冲突。如何在社会发展中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建构起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不仅是政治家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文学创作和批评要思考的问题。如果文学创作与批评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中国的现实生活,不能超越个人经验、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的局限,就无法发现在各种生活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历史的动因,也就无法艺术地展现中国的现实生活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当意识到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型时期,意识到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特征,应该怎样评价当下的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呢?答案显然不会是共性的,这本身也是转型期的表现。我主张以开放的态度看待中国文学,首先应该看到,多元共生、多元共在是这一时期合乎逻辑的现实。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都鲜明地显示出文化的多元性:理想、责任、进取、奉献、和谐、向善与迷惘、怀疑、彷徨、失落、苦闷、激愤等社会心理现象普遍存在,这应该看作正常的社会现象。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多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给了人们精神的阵痛与巨大的选择空间,这正是文学创作与批评发挥其特殊作用的空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文学繁荣的表现,正是多元共在,才能够在相互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中实现选择和优化,不断地向理想的境地发展。对于文化多元共在应持开放性态度,但并不等于不需要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从文化选择的意义上说,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困难重重,任务艰巨,中国文学思想、理论的建设非常需要有新的理论与新的阐释和表述,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如何达到理想的境地,也需要我们有自觉的思考和选择,以新的审美精神给予社会重要影响。
  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的选择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必须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这个现实包含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事实,二是全球化的事实。这个现实是我们判断文学创作与批评价值的基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伦理、道德、信仰、审美,等等,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出这个现实给予的影响和品质。因此,如何读懂这个现实是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当务之急。具体到文学创作与批评内部,当前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学如何以先进的文化观念,在国家的思想文化体系建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多元共生、多元共在的文化现场中发挥积极的传播与引领作用。如果文学创作与批评也被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操纵,消费主义、实用主义成为社会文化主流,将是真正的文化危机。其次,努力根据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实际,建立新的文学理论,形成对文学新的阐释和表述,以达到理论的自觉,引领新的文学实践。文学理论在对新的文学现象阐释与批评中,已经显现出明显的理论准备不足,滞后于创作与接受。理论研究与探索是文学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学界所缺乏的。第三,提出明确的新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建设的目标。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包含着不同文化和文学思想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既要排除过去极“左”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又要排除当下的实用主义、金钱权力的影响;既要排除西方中心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又要排除民族主义的影响,使中国的新世纪文学建立在中华文化传统、文学经验和中国文学现实基础上,真正表现出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生活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第四,联系到地方文学创作与批评,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创造优质的文学生态环境,改变创作与批评自然生长状态,形成区域创作与批评团队,同时也形成区域创作与批评特色。这里提出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学创作与批评能否出现领军人物、标志性人物和代表性作品?能否出现创作与批评团队?如何形成地区风格?能否艺术地表现出区域文化精神与文化品质?文学生活会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启示人们的生活智慧,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的是创作和传播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文艺批评,促进和提高文艺创作水平。


  (编者按: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沈阳市文联借助“沈阳文艺名家大讲堂”的平台,开展了以“践行文艺的人民性,争做优秀文联人”为主题的系列文艺惠民活动,此文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赵慧平的讲座实录。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