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僵化的文论脱下紧身衣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刘恩波 点击数:次
我在新买到的《艺海拾贝》扉页上留言:“30年后才与你促膝谈心,生命何其奇妙。 ”实话实说,自己写了20多年文艺评论,却越来越厌烦这种枯燥无味的精神生活。再具体点说,是被当今越来越程式化八股化的评论习气和口味,倒了胃口,麻木了神经。故而,一旦发现秦牧先生的陈年旧作,仿佛来在山阴路上,呼吸到甘冽清爽的空气,就像面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般,从心底里道声:嘿,你好,久违的文论!
是的,这是好看又好玩儿的文学批评,读了它,我这下下人,一时间也好像有了上上智。谁不喜欢吃鲜荔枝,而对干荔枝感到乏味,不过瘾!至于封存在铁盒子里的罐头荔枝,就更是让人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吞咽几枚而已,其实,招摇过市的套路化文学批评,不就是乏善可陈的干荔枝和荔枝罐头吗?
说文学批评可以好看兼好玩儿,首要的一条就是它们不一定非得板着面孔,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有时候也不妨放下身段,做嬉戏玩耍状。鲁迅不是从魏晋风度谈到药和酒的关系,又推论孔夫子有胃病吗?行文若此,谁不爱看。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情致翩然,在说到花果山水帘洞那一段,有如下评语:“人人俱有此洞天福地,惜不曾看见耳。 ”这是解意会心,懂得生活和艺术的真正法门的人才会有如是判决。
其次,从文体上看,现在的批评主要是遵循亚里士多德等人开辟的西方文论传统,多长枪大戟的论证思辨风格,少短剑寸铁的中国古典式评点脉络,因此注释体例的文章越写越长,越长越烂,好像是汗牛充栋学富五车,实际上是在那贩卖陈芝麻烂谷子,考据的繁冗代替了思想的鲜活。实际上,我们老祖先的东西并非不好用,我固执地以为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远比海德格尔数十万字的《存在与时间》更能触及到人类精神的根脉。而像古人运用诗话、读书笔记等简明文体写出的优秀评论,可以说构成了中国文明和智慧的一部分。从钟嵘的《诗品》一直延续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无不气韵生动,点石成金,往往三言两语就道出了作品的风骨神韵,那是四两拨千斤的思维魅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戛戛独造,曲径通幽。此等文字当然值得玩赏,更耐细细品鉴。相比之下,当今的文论批评读起来往往平铺直叙,文章没有起伏和波澜,更鲜见情感的折光、智慧的洞察,千人一面,味同嚼蜡。
当然例外总是有的。数年前,彭定安先生送过我一本他的《安园读书笔记》,至今还喜欢读,捧在手里阅览,不忍释卷。也许“凌乱分散,不成体统”信手拈来形神饱满的行文风格,反而让我发现了作者不苟言笑正襟危坐之外的精神放松心灵幽情。这里也有材料考据,也有辩证逻辑,甚至诉诸时代、历史和文化的大话题,但只是因为彭先生行文笔法脱离了正规的文论体制,以可读性很强的语言姿态让玲珑可喜的表达获得了生命自身的气场和活力,从而成就了好看的富于人情味的文本。我尤其喜欢看附录的“扉页漫笔”,那在藏书扉页上涂鸦的文字以“原始面貌”出现,有原汁原味的魅力。也许因为在正统论文里不可能出现生活化的细节和心灵化的解读,因此娓娓道来闲话家常的气息,就格外引人留恋稀罕。譬如,题写在《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扉页上有如下语:“呜呼,从化之聚,秦牧、严秀、戴文葆、牛汉、蓝翎,同吃,同住,同工作,餐饮笑谈,山间漫步,湖边行散,犹堪追忆也。 ”
也许,文论的写法注定连累到读者的阅读。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编刊物、校稿、评审之类非办的事不可,我想现今不会有太多人乐于阅读文论了。像《艺海拾贝》这样的书当年印刷了数十万册,除了时代原因之外,也跟作者的行文风格脱不了干系。“把心交给读者”,是秦牧先生一代人的精神追求。那么,现在文论作者们的“心”都到哪里去了?或者说,他们还有“心”吗?
而失去心灵跳动和感应的文字,让读者硬着头皮翻阅,确实是大煞风景的事。
换而言之,如果文学批评不好看,不好玩儿,充满十足的学究气道学气,匮乏人的真性情,摒弃诗意、风趣和幽默,那沦落到无人问津门庭冷落的局面根本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正因如此,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倾心浏览《艺海拾贝》,权当一次对自己身心的洗礼、补养和修行。
欣赏秦牧的文论,其实是沉浸于他的大家风度。通常我们都误读了大家风度,以为高高在上者就是。其实,用如话家常如数家珍的口吻说出一些被生活和艺术表象所掩盖遮蔽的真话,令人忍不住洗耳恭听甚至带着微笑默许首肯,这才是大家,也是风度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定位所在。譬如秦牧先生在谈到毒物偶尔也能变成妙药的复杂关系时,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入手的,听起来觉得妙趣横生,仿佛看到老人家手里正拿着一块说书的醒木。
我实在太喜欢那段,摘抄如下:“说有个诗人给一个富贵人家的老太婆题诗贺寿。他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失色;但是他接着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那人家的儿孙们看见,就转怒为喜了。诗人又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成贼’,大家看了不禁又勃然震怒;但是诗人把笔锋轻轻一转,写出了结句:‘偷得蟠桃奉至亲。 ’大家又只好改颜赞许了。 ”
像这样的文论脱下了僵化模式的紧身衣,读起来绘声绘色,表情达意,就跟听刘宝瑞的单口相声一般,那叫受用。
真希望未来做文论者,多向秦牧先生这样有真趣的文化老人看齐,笔下尽量生动些、活泼些、风趣些! (编辑:moyuzhai)
是的,这是好看又好玩儿的文学批评,读了它,我这下下人,一时间也好像有了上上智。谁不喜欢吃鲜荔枝,而对干荔枝感到乏味,不过瘾!至于封存在铁盒子里的罐头荔枝,就更是让人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吞咽几枚而已,其实,招摇过市的套路化文学批评,不就是乏善可陈的干荔枝和荔枝罐头吗?
说文学批评可以好看兼好玩儿,首要的一条就是它们不一定非得板着面孔,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有时候也不妨放下身段,做嬉戏玩耍状。鲁迅不是从魏晋风度谈到药和酒的关系,又推论孔夫子有胃病吗?行文若此,谁不爱看。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情致翩然,在说到花果山水帘洞那一段,有如下评语:“人人俱有此洞天福地,惜不曾看见耳。 ”这是解意会心,懂得生活和艺术的真正法门的人才会有如是判决。
其次,从文体上看,现在的批评主要是遵循亚里士多德等人开辟的西方文论传统,多长枪大戟的论证思辨风格,少短剑寸铁的中国古典式评点脉络,因此注释体例的文章越写越长,越长越烂,好像是汗牛充栋学富五车,实际上是在那贩卖陈芝麻烂谷子,考据的繁冗代替了思想的鲜活。实际上,我们老祖先的东西并非不好用,我固执地以为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远比海德格尔数十万字的《存在与时间》更能触及到人类精神的根脉。而像古人运用诗话、读书笔记等简明文体写出的优秀评论,可以说构成了中国文明和智慧的一部分。从钟嵘的《诗品》一直延续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无不气韵生动,点石成金,往往三言两语就道出了作品的风骨神韵,那是四两拨千斤的思维魅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戛戛独造,曲径通幽。此等文字当然值得玩赏,更耐细细品鉴。相比之下,当今的文论批评读起来往往平铺直叙,文章没有起伏和波澜,更鲜见情感的折光、智慧的洞察,千人一面,味同嚼蜡。
当然例外总是有的。数年前,彭定安先生送过我一本他的《安园读书笔记》,至今还喜欢读,捧在手里阅览,不忍释卷。也许“凌乱分散,不成体统”信手拈来形神饱满的行文风格,反而让我发现了作者不苟言笑正襟危坐之外的精神放松心灵幽情。这里也有材料考据,也有辩证逻辑,甚至诉诸时代、历史和文化的大话题,但只是因为彭先生行文笔法脱离了正规的文论体制,以可读性很强的语言姿态让玲珑可喜的表达获得了生命自身的气场和活力,从而成就了好看的富于人情味的文本。我尤其喜欢看附录的“扉页漫笔”,那在藏书扉页上涂鸦的文字以“原始面貌”出现,有原汁原味的魅力。也许因为在正统论文里不可能出现生活化的细节和心灵化的解读,因此娓娓道来闲话家常的气息,就格外引人留恋稀罕。譬如,题写在《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扉页上有如下语:“呜呼,从化之聚,秦牧、严秀、戴文葆、牛汉、蓝翎,同吃,同住,同工作,餐饮笑谈,山间漫步,湖边行散,犹堪追忆也。 ”
也许,文论的写法注定连累到读者的阅读。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编刊物、校稿、评审之类非办的事不可,我想现今不会有太多人乐于阅读文论了。像《艺海拾贝》这样的书当年印刷了数十万册,除了时代原因之外,也跟作者的行文风格脱不了干系。“把心交给读者”,是秦牧先生一代人的精神追求。那么,现在文论作者们的“心”都到哪里去了?或者说,他们还有“心”吗?
而失去心灵跳动和感应的文字,让读者硬着头皮翻阅,确实是大煞风景的事。
换而言之,如果文学批评不好看,不好玩儿,充满十足的学究气道学气,匮乏人的真性情,摒弃诗意、风趣和幽默,那沦落到无人问津门庭冷落的局面根本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正因如此,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倾心浏览《艺海拾贝》,权当一次对自己身心的洗礼、补养和修行。
欣赏秦牧的文论,其实是沉浸于他的大家风度。通常我们都误读了大家风度,以为高高在上者就是。其实,用如话家常如数家珍的口吻说出一些被生活和艺术表象所掩盖遮蔽的真话,令人忍不住洗耳恭听甚至带着微笑默许首肯,这才是大家,也是风度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定位所在。譬如秦牧先生在谈到毒物偶尔也能变成妙药的复杂关系时,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入手的,听起来觉得妙趣横生,仿佛看到老人家手里正拿着一块说书的醒木。
我实在太喜欢那段,摘抄如下:“说有个诗人给一个富贵人家的老太婆题诗贺寿。他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失色;但是他接着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那人家的儿孙们看见,就转怒为喜了。诗人又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成贼’,大家看了不禁又勃然震怒;但是诗人把笔锋轻轻一转,写出了结句:‘偷得蟠桃奉至亲。 ’大家又只好改颜赞许了。 ”
像这样的文论脱下了僵化模式的紧身衣,读起来绘声绘色,表情达意,就跟听刘宝瑞的单口相声一般,那叫受用。
真希望未来做文论者,多向秦牧先生这样有真趣的文化老人看齐,笔下尽量生动些、活泼些、风趣些!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