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及物的诗意和虚无的恍惚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李 霞 点击数:
  从微雨含烟2007年至2013年这五年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诗歌嬗变的轨迹:一种情绪主导的基调语境;单纯的意象捕捉;向古典和叙述转向的突围;虚实结合的成熟。她的写作密度是惊人的,而这种变化的周期也在缩短,仿佛是紧凑的几步,就完成了一个从青涩到金黄的跨越。
  一种情绪主导的基调语境
  与许多青年诗人起步时期的创作一样,微雨含烟一开始也是把自己交付到一种虚拟的爱的情绪的包围当中,让这种氛围裹挟着自己,一路漂行。她发表于《人民文学》2008年2期副刊上的组诗《奔跑的思恋》,设置了一个抒情的对象,这是一个和电影《简爱》中的主人公“简”有着一样动听的发音的角色,只不过诗中“简”的性别是男是女已不重要。诗人向这个贴心的“简”不断地倾诉着心中翻涌的美好愿望。和“简”在一起的日子,一切都改变了,生活缺了一角的墙壁,也“露出沧桑的红”来了。没有谁会把“沧桑”当成一种可爱之物,唯有在相爱而疯狂的恋人或者是情如知己的发小儿眼里,“沧桑”转化成一种特殊体验,显现出娇贵的嫣红的颜色,是主观世界里发生的改变。“它们刻着我的笨拙/像一只小蚂蚁趔趄着/在绿叶上啃下一个小齿痕。”猜得到吗?这句子比喻的竟是诗人笨拙吹奏出的短笛的声音,如此不相干的事物,通过通感连接得恰到好处的美妙,渴望爱情、忠于爱情却拙于表达的少女心理样貌跃然纸上。
  在这种童话的氛围中,万物都活跃了起来,那些泥塑的和隐藏的事物,都具有和人一样生动四射的情态——
          “ 我们捏的泥人儿都活了,脖子上挂着你的项链
          我的耳环
          没心没肺的他们啊
          不知道这个季节,有金澄澄的果子
          沉甸甸的粮食
              ——《无味的真》
          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累积的幸福,会让一些深夜不眠的精灵
          跷着脚来的,她们说
          为什么,甜蜜的不是她们
          而是越来越低的尘埃”
             ——《已经是深夜了》

  这是一个沉浸在记忆里的夜晚,有着黛玉葬花般的年少的感伤与幸福。我和“简”一起走过的路,累积的幸福,让隐藏的精灵们发出嫉妒——“为什么,甜蜜的不是她们”,她们要参与这个午夜的分享,陶醉于此时,忘记一切。诗人引进这些异类的表现,用以传达和强化自我世界的强烈感受。
  这种倾诉的热度,堪比纪德在《地粮》中对倾诉对象的情感投放。这种沉醉于自我的单向度的兴奋,通常是青年诗人们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调动,它是一种抒情的写作策略。只要进入到这种调式当中,诗人就会自然地发声。有必要提醒的是,这种写作方式需要防止的是它的滥情倾向,无节制的释放所导致的情绪的平滑流动。而这一负面的抒情陷阱,被微雨含烟用节制的手段有效地规避掉了。
  单纯的意象捕捉
  微雨含烟2008年创作的短诗,大多围绕单纯的意象所展开。透过伐木工、月亮、树、叶子、一面窗等这些原始状态的物象,我们不难分辨出诗人内心的安静和有序,她对单纯事物的一种执迷。这是诗歌构成的原点,就像画家的速写训练,是一种基本功的延展。这些诗歌的小露珠,晶莹剔透,是我们手中不断玩味的珍品。诗人发表在《诗刊》2013年2期下半月号上的《伐木工与月亮》(收入《新世纪十年中国诗歌蓝本》》)是一首被诗意的强光照得本体透亮的短诗。作品的第一句显得非常大气,把诗歌的格局完全打开——
         “这一回我不说爱情
         我来说说月亮” 
        “这是中秋前的月光
         是被许多人看见的月光
         是在电锯的轰鸣里
         像木屑那样飞溅的月光”

  中秋前后的月光是最明亮的月光,这是一幅画面背景,关键的一笔是诗的结尾:“像木屑那样飞溅的月光”,当“木屑”与“月光”搅拌在一起时,我们看见的是月光的“飞溅”效果。这就像鲁迅先生在散文《雪》中的描写一样,它让整个画面因为“雪”都飞动起来,所有的事物都卷入到一个事物中,变成同一个中心意象。
  这幅画面,像宋词小令一样清纯,诗人分布在这些短诗中的各种小感觉,成为了这些意象之核中的诗意部分。诗人发表在《诗刊》2009年第3期上半月刊的作品《相爱的树》(收入《新世纪十年中国诗歌蓝本》以独立的两棵树喻指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相互的关系。与舒婷的《致橡树》“作为树的形象”所表达的根与根在地下相握不同,作者“不认为根连着根的两棵树是相爱的”,那种“舌头碰着牙”的密集是诗人所厌弃的,她崇尚那种“分开一定距离”的距离美。这同样是年轻单纯的情爱观,在一起愉悦是爱情,而不像是饱经沧桑之后的男女,在一起不舒服也要在一起,是一家人就不能分开的那种真正的爱。这种爱情观是否可取我们暂且不论,我们所欣赏的是诗中所传达的感觉的部分:“偶尔疼了/就把疼痛从我左肩/移到你的右肩”。这种小感觉充斥在诗中,使整首诗摆脱了象征主义可能导致的呆板。她说“叶子”是“驮着絮语的它们”(《叶子》发表于《鸭绿江》2009年3期);说“更多的事物已经约好在冬天”(《就此别过》发表于《诗刊》2013年2期下半月刊)——这些微妙的词语感受,来自诗人独有的感知系统,打上了诗人非她莫属的印记。
  《我触摸一面窗就仿佛触到了你》(发于《诗刊》2013年2期下半月刊)也是一首精致的小诗,诗人和情侣约好再见面,可是诗人忘记了门牌号,找不到回去的路。于是“我在旋转楼梯上来回地绕”,这一定是个还算高级的会面场所,可是诗人面对陌生的会面地点发出慨叹“始终触不到记忆的暖”。接下来诗人开始怀念以往见面的场所——“小镇多简单呵,敞开的窗子/注满阳光/连服务员的微笑都那样熟悉”。接下来怎么办呢?“那么,我随意地触摸一面窗吧/触到它就仿佛触到你的目光”。那些出色的单纯意象往往直接取自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真实感受。我们会把随手触及到的一扇窗子,当成爱人滚烫的目光。这句核心的意象把急欲见到情人却无法见到的渴盼与悲伤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我们要相信这一点——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常常朴素无华,却诗意盎然。譬如这一句:“你把我看得很善良/你让我越来越自然”——一方面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怎么看对方,对方怎么在道德上更出色,另一方面由于他的格外欣赏,自己也越发向着完善的方向上发展。
  向古典和叙述转向的突围
  微雨含烟2009年至2012年这三年的诗歌开始借助外力,寻求诗歌本体以外的拓展,西方音乐、古典诗词、东方宗教、外国诗歌、二十世纪外国小说等,成为她诗歌意绪的广泛来源。这些更多的来自20世纪的虚无主义的情绪逐渐渗透到她的诗歌当中,使她的诗歌构成元素更趋复杂,更语焉不详,更指向多元。这复合的诗意,在形式上制造一种迷离恍惚之美。
  此时她的创作一方面指向古典,一方面指向叙述,她在两个向度上寻求突围。
  古典的词语化尝试。“短松岗与长欢亭”、“旧城墙”、“青草”与“琴弦”(《圆满》),“人间情色”与“落日余烬”(《时间的手指》),“一只白鹤”、“一个身穿白衫的女子”(《白鹤之舞》)“青苔”、“鸿雁飞过的麦田”(《风声细腻的裙角》)……这些古典的语词开始出现在她的笔下。“什么满了又缺?缺了又满?”(《圆满》)这样的故弄玄虚的绕口令是这种诗歌写作形而上的点缀。我们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弥漫辽沈大地的新古典主义诗歌写作中,见识过这种写作方式的末路。这种大而化之的新古典主义写作在寻根的路上暴露出它先天不足的空洞以及过度词语化的倾向。
  小说化的叙述片断。这类诗流露出叙述的倾向,微雨含烟似乎脱离了新古典主义模本的组诗《秋天启示录》(发表于《红豆》2011年第3期)又向现代小说叙述化的方向微微倾斜。“那张洗过三次的旧桌布被再次铺展/刀叉和盘子摆放秋天的多面性。/‘既然已经交出身体,便放弃那些小矛盾和小悲哀/因为这些是属于。一个人。’”(《既定方向》)这里有对“旧桌布”洗过三次的数量交代,有“刀叉和盘子”的摆放动作,还有关于以身相许的人物话语。“开始一个下午的旅行/他从现实主义的火车上跳下来,又踏上虚无之城的高处/他有憔悴的衣袖,但是血液暗红。”(同上)尽管有“现实主义”和”虚无”这类的形而上的词语镶嵌,但整个句式仍是一个关于旅行场景的呈现,包括人物衣袖和血液颜色的细节。这种语言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罗布格里耶的小说语言样态。
  尽管这期间,微雨含烟整体创作在向这两个方向突围,但她诗人的本质还是决定着她在有真实的感动时,首先遵从并转回到诗歌本体的位置上来。这表现在当她有非常迫切的及物的感受时,就抛开了这些形式上的设计。
  微雨含烟在这种及物的诗意写作中,注重场景的营造,为她后来的诗意腾飞奠定了一个有力的起点。《冷风、节日和初春的夜晚》(发表于《诗选刊》2011年第1 期)一开始描画出一个三口之家的归途场景,“零下十二度的夜晚”,行走的人们纷纷“拉紧围巾”,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暴风雪肆虐的夜晚,然而有亮着的“路灯”,被我们看作是“童年的那盏”,还有礼花“在前面炸开”——有了这些温暖的回忆和远处引领着的浪漫,作者心情大变,开始揣摩驮在爱人背上的孩子的心情:“她会把这一夜写进日后的回忆/如果她能,她还会将此刻背着她的你/作为一个生动的停留。”父爱的滋味也许会长久地刻画在一个小孩子的内心深处,成为她永久的纪念,改变她一生的态度。诗意的想象,激活了生活的平面,使它变得立体而生动,诗人由此感受“这个夜晚”真的“不同于寻常”,甚至连狭窄黑暗的小巷也变得开阔,使人产生了一种翩翩欲飞的感觉。
  及物的诗意往往从日常生活中诞生。比如用眼睛寻找人群中的爱人这种体验。“走廊人头攒动,淹没是瞬时的”(《眼睛》发表于《诗刊》2013年2期下半月刊),爱人消失在人群当中,这时,当事人的真实想法是:“羡慕那些高个子的,这样/在众多人之外我能一眼认出/属于我的青铜身体”,必须承认,“而淹没是常态”,众多的“身体”,喧哗的“声音”,还有“大量的工作倾覆”。“淹没”在这里就有了形而上的意味,它不单是眼前的物质的消失,而且还包含了未来日子的消耗。
  虚实结合的成熟
  2013年微雨含烟的诗歌渐近一种较为成熟的境界。这表现在她暂且摆脱了对音乐和外国诗歌的拆解所带来虚无的恍惚,而在及物的诗意写作中找到了一种踏实之感。
  发表于《诗刊》2013年12期第29届青春诗会专号的作品《卡》渗透着及物的写作诗意,它从现代通讯器材突然发生故障,手机“卡”住了这一时刻切入,产生诗意的联想。“没人能找到你//静静的,仿佛消逝/你在马路上跳跃,假装/这个世界与你无关/没人能在你的时间里插进一腿/你也不能去别人那里横放一截木头”。 好像现代人从现代通讯的束缚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后一副欢呼雀跃的状态,似乎人可以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安放自己,也不必给他人带来不适。——这只是表面的现象,一个“假装”便出卖了诗人的内心,她实际上故作镇静,内心却是焦灼不安的,是对深爱的对方一种情绪上的赌气式的表达,卡是指两个人的关系卡在了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境,诗人的真实愿望是希望这种情感“通向某个难以企及,而不仅仅是停止”。整首诗以小见大,由形而下到形而上,虚实结合,游刃有余,可见写作者的功力。实际上,哪怕诗人对我们真实的生活有一点点勘破,都会把诗歌带离诗人个体的小圈子,而走向广大的受众。这是当代诗歌最稀缺的一种取向。
  我们注意到,微雨含烟发表在《诗刊》2013年12期第29届青春诗会专号的作品,除了少数几首外,大多是从这几年的创作中提纯出来的作品,它们普遍具备鲜明的及物的诗意写作指向,从中可以看出《诗刊》作为诗歌主流大刊所坚守的价值标准和端正的写作态度。我们不应当形成这样一种错误的偏见,认为国家主流媒体一无是处,起码,它那种气度和格局就是一些小报小刊学不来的样板。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