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庄子研究的一座艺术高峰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刘文艳 点击数:

  由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出版工程。目前,已经首批推出十部名人传记,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好评。由散文作家王充闾先生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浩大工程中率先出版的第一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样板之作。

  一、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谨治学,耸立起庄学研究的新高峰

  作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先生幼年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文史功底十分扎实,其学养之深厚,在当代作家中是拔尖的;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历史文化散文,向来就以渊深、博雅、厚重享誉于文坛。应该说,在中国当代文坛的诸多散文家中,他是最有资格为“庄子”作传的人选。中国作协选择王充闾先生写庄子传,是对作家创作实力的认可,当然也是辽宁文学界的荣耀。王充闾先生也果然不负众望,经过十六个月的拼搏,以其骄人的盛绩,率先交出了令学术界与文学界共同认同的答卷。

  自从《史记》这一传世名著问世以来,为历史人物作传,向来被视为是对作家识见、学力、才具的严峻的挑战。而为庄子作传,更有其特殊的难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唯独有关庄子生平的记载少之又少。最具权威性的《史记》中也只记载了200多个字。加之,时代久湮,历经两千三百余年,说起这位先贤的前尘往事,无异于捕风捉影。现在,提出要为庄子作传,那将如何把一个真实可信、生动传神的庄子的文学形象呈现出来?如何让这位夹在书册中的纸上幽灵,鲜活灵动地站立起来,成为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人”?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世间万事,就怕认真二字。王充闾先生无疑具备了先决的条件,而他最可贵的,又在于能够以高度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传主负责的精神,以严谨的治学理念、创作态度,对庄子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和考证。他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是令人十分感动的。因而,我们说,《逍遥游·庄子传》是一部心血之作,生命之作。

  王充闾先生对庄子的研究和考证,可以上溯到他少年读“私塾”时期,此后数十年间,他都没有间断过读庄、解庄、爱庄、写庄的艰辛劳动。而在接受了这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之后,又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特殊劳绩:

  一是,为庄子作传,按照他的学术积累、文史修养,原可以立即动笔。但他并没有这样,而是潜下心来,夜以继日地重读《庄子》原著,记下了近二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他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围绕着不同问题,多次研读《庄子》这部七万字的哲学著作,切实做到深知深解,烂熟于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把这部书当做源头,当做富矿,当做发掘的资本,要靠它来出观点,出材料,出形象。

  二是,与此同时,他还用了几个月时间,详细阅读了一百多部前代学者和时贤有关庄子的研究著作,秉承了庄子思想“鲜明的包容性”,以其严谨的治学理念,兼收并蓄了治庄、解庄、述庄中的各个流派、各种观点,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自己认为可信、可取的丰富资源,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

  三是,早在1997年、2005年,他就曾两次对庄子的生活轨迹进行过实地考察,并创作出《寂寞濠梁》等散文名作。这次,又按照创作需要,作第三次实地考察。这次考察,一是最后判定庄子的故里、行迹、游踪;二是向各地民间的庄学研究人员请教,吸收最基层的学术滋养;三是通过讨论、辩驳,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正是这些对庄子研究考察的深厚积淀,为《庄子传》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体现了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为整个庄学界所独有。

  二、以锐意创新精神谋篇布局,引领了传记文学的新境界

  那么,《逍遥游·庄子传》又是怎么写出来的呢?一言以蔽之,它是创新的产物。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逍遥游·庄子传》是一部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有诸多新意之作,锐意创新是这部著作获得很高成就的重要因素。读《逍遥游·庄子传》最为突出的感觉,就是新颖别致、独树一帜、独辟蹊径。

  首先,立足点高,视角新颖,视野开阔。因为庄子境界高远,所以作家便站在古今中外的大的历史背景下,站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高度,来解读庄子,可以说是高瞻远瞩,融汇古今。作家的视野十分开阔,他不仅充分借鉴了前贤与时人研究《庄子》的优秀成果,而且, 充分运用当代哲学研究中大量新的思维方式、理论观点,这样,阅读起来,觉得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其次,在这部作品中,启人深思、颇见功力的独到见解,比比皆是。比如,开篇对庄子的定位,将庄子定位于“诗人哲学家”,并用西方哲人的论述来加以诠释:“只有诗人或艺术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哲人。”这是很新奇、很剀切的。再如,传记中明确提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庄子最早以个体生命精神的自由为出发点,鼓吹士人从‘殉名’、‘殉利’、‘殉天下’的自我‘异化’中解放出来,他是追求精神自由并欲穷究其真谛的第一人,全面批判‘文明’进程中人性‘异化’的第一人,关注生死和精神营卫,力图揭示生命意义以及演化规律的第一人,深入考察精神现象,揭示美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第一人”。十分警辟。

  还有,为庄子思想定位:“既不是真正的入世,也不是纯然的出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游世”的“游世思想”等等,都是新颖而独到的。

  第三,是谋篇布局方面的创新。读过《逍遥游·庄子传》,我觉得,王充闾先生严谨谋篇、艰苦构思、认真布局的写作思路,是这部书获得成功的一大秘诀。写传记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传主的生平、经历依次展开;可是,如果用这个通常的写法写庄子却难以做到,因为庄子的生平史料特别匮乏,难以循其生活轨迹依次成篇。令人惊喜的是,作家以其创新的思维独辟新径,那就是作者在《序言》说的,以“逍遥游”为主旨,以传主为轴心,像展开一把折扇一样,以其向外辐射出的20个扇骨为20章,按照20个大体上以传主生命流程为序,相互关联,彼此照应,又互不重复 ,各有侧重的专题,逐一撰写,“劳蛛缀网”、“渐次成篇”。这种结构在以往的传记作品中是不曾有过的,是作家的独创。这个创新不仅把一个生动形象的有血有肉的庄子立体呈现出来,而且这个独创也把传记文学的创作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纵观《逍遥游庄子传》的20章,我们还发现,正有一个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十层的小圆圈构成了一个个回字形,而每一个圆形结构形成了一定的意蕴巧合。第一章“诗人哲学家”对应第二十章“诗人咏庄”,对庄子的简要评价以及其文化的接受美学意义,恰恰是如此的契合;第二章“乡关何处”对应第十九章“文脉传薪有后人”,恰恰有不论乡关何处,均能薪火相传的意思;第三章“遥想战国当年”对应第十八章“身后哀荣”,正是生前与身后,有一大对比;第四章“不做牺牛”对应第十七章“哲人其萎”,不愿为名利牺牲的庄子,也难免生老病死;第五章“困踬乡园一布衣”对应第十六章“文化渊源”,将其平民知识分子身份,与孔子、墨子、老子、列子,乃至于朋友惠子的影响,相互印证;第六章“善用减法”对应第十五章“千古奇文”,一个是思想内核,一个是文苑奇葩;第七章“要将宇宙看米”对应第十四章“十大谜团”,学不到庄子的宽广视野,必然就解说不了那十大谜团;第八章“故事大王”对应第十三章“道的五张面孔”,庄子若不是故事大王,怎能描绘出老子都“不知其名强曰道”的东西;第九章“拉圣人做演员”对应第十二章“讲道授徒”,这就如同尼采大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选不对故事的主人公,就说不清大道理;第十章“出国访问”对应第十一章“失去对手的悲哀”,五次出访和八番论辩,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属于“行万里路”的实践范畴。这个回形结构也许是作者无意而为,但确实收到了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的效果,这也是作家功力的自然体现。

  三、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彰显了作家为庄子作传的优势

  综观千百年来的庄子研究,解庄、论庄、注庄者多为专家学者,而以作家身份为庄子作传者还不多见。王充闾先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开创了作家为庄子作传的先河,也彰显了作家为庄子做传的优势。与以往的研究成果不同,《逍遥游·庄子传》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以往所不曾有的高度。

  作家为庄子作传优势很多。首先,是以作家的视角、作家的构思来解读庄子、描绘庄子更有艺术高度。其次,是以散文的笔法、生动的语言,勾画出庄子生动的立体的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作者自觉借鉴了庄子“故事大王”般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用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将庄子的哲学思想刻画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甚至,作者还给庄子做了一个十分神似的画像,他用白描的手法、形象的思维,表现出了一个不同于学者笔墨的哲人形象。第三,是用作家的激情与浪漫呈现出传主的激情与浪漫。用庄子的手法来写庄子、呈现庄子、还原庄子。用十分生动的语言来阐述庄子理性的知性的概念,这些都彰显了作家写庄子的优势。因为庄子既是思想家、哲学家又是文学家,如果不是作家来写,就难以表现出文学家的庄子,而作家却更能生动地表现思想家、哲学家的庄子。当然,写好庄子也必须有思想家、哲学家的底蕴,我认为王充闾先生做到了这一点。第四,《逍遥游·庄子传》的语言极见功力,包括《庄子》的语译,活泼、通透,富有诗性,显现出散文作家的独特优势。这部文白夹杂的30余万字,典雅而不艰深难懂,晓畅而又书香四溢。作家驾驭散文语言的功力,明白晓畅而又色彩斑斓的散文语言风格,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也是他人所不能模仿的。王向峰教授就此作了专门的分析与论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作家认识世界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更是作家创造文学新世界的过程。《逍遥游·庄子传》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气场和风韵,必定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夜明珠,足以照亮许多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青年作者那“渴望光明的黑眸”。 应该说,如果不是有这样一部作品问世,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想象不出“庄子可以这样写”。

  庄子是中华道家文化奠基人之一。在道教徒看来,他必定是不死的,并且以其生命不死而逍遥天地间;王充闾先生《逍遥游·庄子传》,则是以其“文学精神”,使得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万载长新。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