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关怀与文学想象
小说创作难度较大的题材,应该说是现实题材。特别是在当下的环境中,社会变化之快几乎前所未有。因此,如何反映、呈现或表达当下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对作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杜卫东、周新京的长篇小说《江河水》,就是一部敢于挑战的、表达作家现实关怀的重要作品。
为完成这部小说,作家做过精心的准备,他们在采访中获得了重要的写作资源。因此,小说所书写的主要人物及其作为和情怀,绝非空穴来风。这是一部结构精心、气势宏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别开生面的长篇小说。小说既有传奇性,也有写实性,通过对主人公江河的塑造,表达了作家对时下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的价值、意义的追寻和探究,在充满文学想象的同时,也有相当深刻的思想深度。
小说的主角江河履新到东江港港务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他几乎是勉为其难,碍于老首长的情面不得不走马上任的。当时的副省长程志对他的期待是:“我只想告诉你,让你这个门外汉去港务局当局长,省委、省政府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大丈夫当有鸿鹄之志,顶天立地,岂能与燕雀为伍,苟活于世?我希望三年、最多五年吧,你还给我一个风清气正、效益可观的现代物流中心”。但是,江河刚一到任,就发生了裕泰号沉船的大事故。沉船事件暴露了港口管理混乱和规章制度的形同虚设。小说一开始就将江河置于漩涡之中。这样的写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文学”的基本路数,比如《乔厂长上任记》《新星》等大体如此。但是,江河面对的现实比乔光朴、李向南要复杂得多。沉船事件之后,港口面临的是企业改革、抗洪、上市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江河一直处在这些问题的风口浪尖之中。作家将江河置于同秦池、秦海涛、孟建荣以及徐小惠、卢茜、刘希娅、丁薇薇等人的关系中,在处理重大事件的态度立场上,充分展示了江河的过人之处和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操守。多年的文学实践表明,正面人物非常难以塑造,或者是虚假、不真实,或者是不食人间烟火,不近情理。但在《江河水》中,两位作家在生活中汲取了丰富的资源和细节。因此,江河这个人物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无论是他执政为官还是处理个人情感问题,都少有造作或虚假之嫌。
事实上,作家无论写任何题材,最终书写的都是作家自己。通过小说我们总会发现作家个人的经历、情怀、立场和价值观。杜卫东、周新京能够选取这个题材,背后隐含的恰恰是他们对当下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深切关怀。另一方面,江河这个正面人物的塑造,与作家的文学观有很大的关系。杜卫东说:“在小说创作中,叙事主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叙什么’和‘怎么叙’都会受到叙事主体的叙事观念和个性的制约,反映出叙事主体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格。萨特在《为什么写作》一文中指出,文学的写作活动就是文学主体对社会的一种介入。因此,作者在写作中不能伪装中立,而必须‘在审美命令的深处觉察道德命令’。”在杜卫东看来,归根结底,“文学的使命是让人离野兽更远而不是更近”(张黎娇)。
值得称道的是杜卫东的历史观。比如秦池,他是港务局的主要领导之一,是我们在各种资讯中常见的干部:他冠冕堂皇假公济私,遇到问题搪塞推诿,比如沉船事件;为了个人平稳退休,不惜制造矛盾为个人腾挪机会等。他是一个常见的贪官,但同时也是一个孝子,对待亲人和朋友诚恳有爱。作家在处理这类人物时,尽可能历史地、客观地书写,使这个反面人物也真实可信。这是值得称道的。还有丁薇薇,虽然是个走私的不法商人,但她对江河的感情也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她是真心地爱着江河而没有商场上的奸诈或算计。刘黑子是一个刑满释放的江湖人物,江河初来乍到时,刘黑子曾将刀架在江河脖子上,要求为他恢复公职。他的“浑不吝”和江湖气非常生动,最后他死于知恩图报很是惨烈。这些众多有个性的人物,使《江河水》如奔腾咆哮的层层巨浪,在我们心中激起巨大的浪花。
杜卫东、周新京是深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的一代人。小说有他们这代人鲜明的思想印记。他们相信,像副省长程志、市长韩正、港务局长江河以及老卢头这样的干部和人物还大有人在。不然,这个时代的蓬勃发展是不可能的。也正是有这样人物的存在,“民族复兴才不会成为神话”。无可避讳的是,《江河水》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小说。一个作家有现实关怀理应得到支持,特别是他们将这一关怀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这也诚如作者所说:“其实,在黑暗中发现光或许是最难的。”但是,在美学的意义上,难的,才是美的。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