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用母语接近世界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李 霞 点击数:
  辽宁的文学翻译最早可追溯到享誉中外的东北作家群,萧军、端木蕻良等前辈作家均在此领域有所建树。新中国成立后,我省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颇有影响的文学翻译家。上世纪80年代,我省翻译领域更是精英辈出,迄至今天,已形成以英美文学、俄苏文学、日本文学的译介为主体的、具有辽宁和东北特色的文学翻译新格局。同时也储备了一支由姚念庚、范岳、陈殿兴、黄玉光、汪榕培、孙玉华、宋光庆、于雷、曲维、廉运杰、张继云等老、中、青翻译家组成的辽宁文学翻译队伍。辽宁不仅早在80年代就成立了翻译学会,文学翻译奖的设立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前不久,以辽宁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评审为契机,又一次集中阅读了近两年来的文学翻译作品,整体上的译作水准与前几年相比,又有了令人惊喜的飞跃。
  此次阅读的作品种类较为丰富,既有规模宏大的英译汉长篇小说《斯通,与另一个斯通》(南海出版公司出版2013年4月出版)、《血誓约盟》(现代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盲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等,又有字字珠玑、短小精悍的“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之一的俄译汉作品集《痛说从前》(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既有个人审美视角的英译汉诗歌选本《北方船》(沈阳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和俄译汉诗选《一扇打开的窗》(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又有英译汉对话录《对话潘基文》(现代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获第八届辽宁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长篇小说《斯通,与另一个斯通》是埃塞俄比亚裔医学专家和作家亚伯拉罕·维基斯历经十年淬炼写就的长篇小说。2009年一上市便获好评,当选《出版家周刊》年度好书,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译者杨俊峰,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译协专家会员,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黄洁芳,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副教授。
  《斯通,与另一个斯通》以摇曳多姿的笔触和精湛的艺术构思,展现了一对连体双胞胎彼此命运的纠缠与变幻。主人公马里恩和湿婆是一对连体双胞胎,出生时接受了分离手术。他们的出生带来的是一场命运的扭转,身为修女的母亲因难产而死去,医术精湛的父亲眼见无力挽救亲爱者的生命而远走天涯。一对双胞胎兄弟各自承袭了父亲身上不同的秉性:平凡与天资、单纯与世故、热情与冷漠,他们拥有了世界性情的两半,相互排斥又彼此连接。一个青梅竹马女孩的介入,犹如一块石头,搅乱了这对双胞胎的内心世界,情感的失落、青春的莽撞,导致两兄弟之间的隔阂与伤害,但是时间弥合了纷扰,血液在身体里发出歌吟,两兄弟在最后的篇章中得以完成了彼此生命的拯救,分离的性情在复苏的生命中重新变为完整。
  整部作品充满了命运的传奇性。连体双胞胎的人物设计在起点上就引发了阅读的欲望,一个身体被分成两半,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将有怎样的变化,他们之间是一个重复着另一个,还是彼此走向相反的轨迹?这一悬念将我们带入到对两兄弟成长历程的关注中。
  作品对人体医学的细节探究,显现出专业的品格。作者是一名内科医生,他在行医的同时从事文学写作,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医生和医生的后代,而且故事展现的具体场景又具有医院的背景,因此,作者的笔触在涉及这些专业场景时游刃有余,毫无隔膜,使本来虚构的传奇故事获得了专业上的细节支持。整部作品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写实的魅力。
  作品具备了长篇小说应有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长达四十几年的生命成长历程,跨越亚洲、非洲、美洲三块大陆的空间转换,使这部作品拥有了毋庸置疑的长河般的力量。
  作品罕见地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亚、非、美洲大陆风俗画。作者集中笔墨为我们描述了埃塞俄比亚首都后殖民时代城市的繁华、王朝的专制、民主的呼求以及国家内部的争端。
  人物独白式的跳跃叙述与全知视角的现实主义描写兼而有之,使这部作品亲切、扎实而又充满温暖。
  本书译者对原作主题和内涵领会深刻,体现了译者深厚的文化积淀,译作忠实于原著的主旨及精神,译文自然而流畅,信实而雅致,与原作的品格相得益彰。同时译作又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原著的拘束,遣词造句娴熟自如,读来酣畅流利,清晰准确,是一部难得的翻译佳作。
  
  
  另一部获此奖项的对话录《对话潘基文》是由美国资深的新闻记者、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洛杉矶洛约拉·玛丽蒙特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的学者汤姆·普雷特撰写。译者史国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潘佳宁,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文学翻译教学和研究。
  这是一本特殊的谈话录,作者从西方媒体人的视角,诠释了这位来自东方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如何以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谦卑谨慎的处世之道去影响当下复杂多变的世界,并通过与潘基文面对面地交谈,首次为读者解开了这位“深谙外交妥协艺术,但在原则面前,绝不让步”的联合国秘书长的真实面貌。我们对于这个金字塔塔尖上的人物,他的内心奥秘,所知甚少。他构成我们的迷题。作者不仅具有一名优秀记者的敏锐,而且还拥有学者般宽阔深厚的视角。潘基文既是他的采访对象,又是他的人物研究课题。作者引用《乌托邦》作为每个章节的题记,预示着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角色所包含的理想主义悲剧色彩。
  作者一开始就把话题引向采访对象对待他工作的态度上,“除非你对服务大众怀着强烈的使命,否则这项工作将变得极为困难,按照一些西方人的标准,我工作像个奴隶”,这句话把东方人的勤恳特质一下子勾勒出来,就像雕塑家把石料中多余的部分凿掉,露出人物形象化的本色。
  作者从潘基文的工作作风中找出了哈佛大学的影响力,他要求自己和部下无论问题有多复杂,多棘手,一定要把内容压缩到两页纸内,这是一种新的文风。潘基文也把东方人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带到了联合国,改变了一直以来西方文化的统领。
  作者注重人物思想生成的历史来源。他抓住人物回忆上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妇女穿的橡胶鞋,来挖掘人物内心的隐秘。潘基文回忆起临产的母亲在冬天里逃亡的苦难情景,这促使他把女性提到了重要地位,他将女性健康和婴儿问题视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并在联合国65年历史上首次建立解决妇女问题的超级妇女署。
  作者塑造了一个为信念而战的斗士形象。平凡中孕育着乌托邦的理想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原著含有大量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的精彩对话,一位是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学者,一位是来自亚洲的韩国人;一位是欲求根问底的资深媒体人,一位是性格含蓄内敛的联合国秘书长。由于二人的东西方文化性格的差异,使对话出现了许多文化负载词和隐晦的比喻,特别是一些貌似平淡无奇却意味深长的词句,经过译者的反复推敲,还原了其现场的语言弹性。
  高海涛的《北方船——我喜爱的英文诗》虽未参评辽奖,但它是近几年来难得的文学品位与翻译水准俱佳的译作。是一部打上独特个人烙印的英译汉诗歌选本。这里有我们熟悉的著名英美大师朗费罗、叶芝、奥登、桑德堡、史蒂文斯、休斯、拉金、毕晓普,但更多的则是当代英美诗人的“未名之作”。译者“漫步英美诗坛,流连世纪之间,旁涉俄罗斯白银时代,博观约取,并充分考虑了不同年代、诗风流变乃至价值观念的代表性”。这些译诗的选择标准,首先是个人的感动,译者以“喜爱”为翻译创作的原动力,从大量的阅读中选取最能拨动其心弦的动人篇章。《第三奇观》是美国诗人马克海姆的一首短诗,诗人首先引用德国哲学家康德那个名句“头上的星空和我们心底的律令”作为诗的开端,译者把这两句话前面的引言,翻译成“撼动我们灵魂”的“两件事”,这与我们以前熟知的说明性的表述拉开了距离,然后,译者亮出了“第三”件重要的事,因为它广大、人数众多、浩瀚,所以,在多种词义中他选择了“奇观”,谜底揭开——这排在第三位的事,原来是“一无所有的穷人”。就是说,我们除了敬畏天地良心之外,我们还应对“穷人”保持一份敬畏的态度。这既是诗人坚定的立场,也是译者的难以释怀的心结。译者在他的散文代表作《故乡海岸桃花》和《青铜雨》中,多次以他故乡辽西山地为背景,抒发对土地一样沉默的大多数的怜悯。联想到这些,我们还会怀疑译者对“人民”一词的念念不忘是偶然的吗?
  其次,追求新的经验和想象。译者从审美体验出发,“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世界的相互审视中,保持一种超然的文化身份和修辞张力,母语的淡淡乡愁与诗本身的异域风情如秋水长天,澄然一色”,实现了译诗的再生效果。整部诗集散发着个人版本的原创魅力。
  诗集《一扇打开的窗》参评辽奖并入围,它是当代俄罗斯著名后现代主义诗人巴斯别洛夫的诗选集。译者顾宏哲,辽宁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俄语专业教学及研究。
  当代俄罗斯透过这部诗集展示着它自己的忧伤。巴斯别洛夫对于我们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这陌生源于我们对当代俄罗斯文化的漠视。仿佛是对20世纪前半叶俄罗斯文化过热倾向的一种反弹,我们对今天俄罗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反而变得稀少。我们的心里始终回想着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勃洛克、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斯塔姆这些不朽的名字,但是我们对当代俄罗斯诗歌的面貌却所知甚少。《一扇打开的窗》填充着当代俄罗斯诗歌译介的空旷地带。
  这部诗集由《越洋电话》和《东来之风》两部诗集组成。在前一部诗集里,我们看见的是时间、爱情、记忆的主题,在枕头、大海、咖啡馆这些飘忽的意象中,我们领略了现代诗在当代俄罗斯本土上的样貌,那种欧式的想象力对这块土地的侵蚀。《时钟》是一首完整的意象诗,它代表了巴斯别洛夫对时间逝去的恍惚感受,它让我们惊觉时间与生命的迅速消逝。“妈妈叫醒我这个孩子,领着睡意朦胧的我去洗脸”,可是“当我在水里忙碌”时,“脸颊”开始变成“粗糙”,“我走进前室吃饭”,“妈妈这么快就变老了,就在我洗脸的时候”,“我坐在桌边发抖——对面的女人,给我盛满冒着热气的土豆……孩子们走过来:爸爸你好”,“我看着他们——仿佛初次见面,我想起身,怎奈双腿枯瘦!我想要一点水,在水罐里,一个老头飞向我的唇边”,“我不是在喝水——而是在吞咽,来自他双唇的震颤”。时间就这样,转换之间,生命由盛而衰,走到了尽头,而“我”的感受却是“惊异”和困惑,记忆衰退得已经记不起,这时,时钟正在塔楼上鸣响。在诗人看来,“那个分享你世界或枕头的人”虽然老去,但爱情就像“一夜的拥抱,手指仿佛长在了一起”,循环往复地与时间进行着苦斗。而时间逝去的无奈,就像“从东到西”的一天过去,“不等我对你说出最主要的”,一生就被它“一笔勾销”。爱情与时间抗衡,赢得胜利的是时间。前半部诗集充满了对时间的伤感。
  相对之下,后半部诗集《东来之风》就像它的题目一样,写满了东方的智慧,这里的诗歌大多是短诗,像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绝句,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小的意象单元,其中穿插的《圣人及古籍整理者沈阳的故事》模仿中国的《论语》形式,一问一答,充满了东方式的宁静智慧。
  译诗精确而完整地传达出原作中的细腻、柔情、冷峻、睿智的诗风。译者以她真诚的努力为我们打开了透视当代俄罗斯人内心世界的一扇视窗。
  
  长篇小说《血誓约盟》之血恋·宿命参评辽奖并入围。作者阿曼达·霍金,被《纽约时报》称为继《暮光之城》和《哈利波特》作者之后最令人激动的作家,她的小说最早风行于网络。译者由元,沈阳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文学硕士学位。
  《血誓约盟》之血恋·宿命是一部青春奇幻爱情小说。年轻人的幻想寄托于吸血鬼的故事,从而获得了超时空的释放自由。作品以青春情感为主线,融合了吸血鬼的传说,在超自然的框架下,将当代美国青年急于摆脱学业与家庭的压力、渴望独立与生死爱情的心理,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一方是惊险而甜蜜的浪漫爱情,一方是人生面临的诸种两难选择,作者在安全与欢乐、理智与本能、现实与超越之间,极力探寻生命与真爱的堂奥。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都市女孩爱丽丝·伯汉姆与一个吸血家族成员之间难以离舍的情感交往故事。年轻的作者不断把她的主人公抛到选择性的困境中,逼迫她进行各式各样的反应,从而展现青春时期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面。她被彼得的肉身所吸引过去,感受着宿命的召唤;同时又迫切地在杰克身上寻找理智的安全感;她渴望加入长寿的吸血家族,同时又不忍面对与弟弟之间的生死离别,在做人还是做鬼之间,在短暂与永生之间,主人公徘徊不定。
  作者打破了传统吸血鬼故事的恐怖模式,将美丽、奢华、体贴、爱情、永生——这些为人性所倾倒的魅力加在吸血家族身上,颠覆了吸血鬼的传统形象,给吸血鬼形象赋予了耳目一新的色彩。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异常鲜活。相对于吸血鬼靓丽的形象,书里现实处境中的人物,却是那么地低迷、猥琐和丑陋,他们被平凡的生活挤压得如同机械生存的动物。
  作品表现了青春真实的情感,它的忧伤,它的寻找,它的叹息,它的焦虑,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在青春玄幻的故事中探讨人性的真谛,让我们从中看到了萨冈小说的力量。
  简洁明快的叙述具有电影画面般的质感。作品没有多余的描述和冗长的叙述,节奏明快,富于青春推进的节拍。
  译文契合原作气质,富于青春韵律,遣词造句精确,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城市青春小说的浓厚气息。
  文学翻译对译者的要求是双重的,仅有高水平的翻译能力是不够的,它还要求译者具有深厚的文学储备。很多人在购买外国文学名著的时候因对名著的原作者有信任感,不大关注译者,结果让出版社和平庸译者钻了空子。辽宁的文学翻译作品资源主要来自辽宁各高校。文学翻译作品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所占比重甚微,这从某种角度抑制了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但在这种状况下,历届获奖者仍为辽宁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真正热爱文学的人。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