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因不安而追寻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丹 增 点击数:
  香格里拉秋天的云,是天上流动的诗歌。在那大朵大朵的祥云之下,红色的狼毒蔓延在香格里拉草甸上,像火一般点燃整个高原的秋天。蓝天映衬着雪山让高原更加辽阔、高远、空旷。在高原耀眼的阳光下,农民在忙着收割青稞。秋天是热情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正是在这样一个美好吉祥的秋天早晨,我读到了《白银河》。晨光出版社的潘燕女士介绍说,这是一本有关藏族的少年小说,是他们社里专门请一位叫薛涛的东北作家数次到香格里拉采风而创作的新作品。
我一直觉得,现在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大都把创作的视野集中在那些高速流动的现代社会的“热闹中心”,却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放眼望一望远方的雪山、草甸和牧场。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西藏,涌向香格里拉,但往往只是把那种现代社会特有的“热闹中心”搬到了雪山,搬到了草甸,很少有人会驻足静下心来,为藏地的孩子写点什么,留下点什么。看着这部《白银河》,我感到一种欣慰,终于有一位叫薛涛的东北作家,要为藏地的孩子写点什么了。藏族历史悠久绵长,藏族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敬佩他的勇敢。这毕竟是关于高原,关于大山,关于香格里拉这个神秘、神奇、神圣之地的一种精神收获。
  正好是收获的秋天,金黄灿烂的阳光照进了我心里,我的内心不禁泛起微笑。
  作品里有唯美与浪漫,作品里有诗意与忧伤,但我还看到作品里有强烈的“不安”和“自省”。佛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两个十岁的男童,一个出家修行,一个当了屠夫。68岁时,两人都到了大限,都必须要死。出家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修行了一辈子,一定能上天堂;屠夫却十分不安,我杀生了一辈子,罪孽深重,一定上不了天堂。于是屠夫深深地忏悔,将自己并不富裕的所有家产馈赠给孤寡残疾,以此赎罪。临终之时到了,两人一起来到雪山顶上,屠夫痛哭流涕,怀这不安和自责的心情纵身一跳……出家人却心安理得、得意洋洋地向下一跳……结果奇迹发生了,心怀不安的屠夫脚踏祥云上了天堂,心安理得的出家人去再次轮回人间重新修行。是什么使屠夫得到了救赎呢?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安”和“自省”。《白银河》中天葬的老兽医给做屠夫的段老倌带来了“不安”,奔跑的白青给年少气盛的龙雀带来了“不安”,不能再为主人效力给忠诚的老马花背带来了“不安”,正是这些“不安”萌发出渴望的种子,成长为追寻的力量,最终促使他们去追寻。
  其实,每个人走过的路程,都是他自己的修行。《白银河》里的父子俩和马,一路走过很多个甸子,绕过很多个海子,越过几座雪山,从夏天到秋天到冬天,他们永远在路上,这是一种永无止境地追寻。整篇作品中都充满着追寻的意味。段老倌对救赎生命的执着,那是一种对天堂与永恒的追寻;龙雀对奔跑的骏马的狂热,那是一种对青春与力量的追寻;花背对主人的依依不舍,那是一种对忠诚与执着的追寻……就是这些追寻构成了流动的生命。生命的力量,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意义也正于此。
  于是,生命的意识也就弥漫了整部作品。或许正是这生命的意识让作者感到不安,促使他去提笔追寻,追寻甸子上奔跑的小白马,追寻那消失的地平线。
  老兽医活着的时候给动物治病,尽力地挽回生命,去世后天葬上了天堂,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他的生命融入了大自然。段老倌到大宝寺放生了生病的老马花背,最终在雨壶用自己的生命为所有的生命赎罪。生命会以一种形式终结,但却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下去,这就是生命的轮回。
  老马花背和白青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花背死了,白青也受了伤,它们留下一匹灰白色的小马——白银河,最终它会成长为一匹强壮的骏马,追逐着太阳的光辉在大地上奔跑,展现生命的美与力。白银河,就是生命轮回的象征。死亡与新生,生命就是在这轮回中获得永恒的存在。世界也在这样的轮回中转动下去。五彩的祥云在西方的天空中映照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转经筒,每一个轮回都是一场修行。
  对于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而言,“天堂的路程只有一天,却要用一辈子去修行。”在这短暂的一辈子,每一个获得都是一场修行。
  段老倌赶着马车带着蜂箱,翻山越岭地追着花期,与其说是一种生活,不如说是一种修行。为了生活他完全可以选择继续在屠宰场干下去,但是为了灵魂,他必须去进行这样一场修行;少年龙雀也在进行这样一场成长的修行,他经历了失去的伤痛,获得的欣喜,求之不得的渴望,无可奈何的失落,他对抗、他任性、他思考、他转变……最终学会坚强与勇敢,学会克制与担当。于是这场成长的修行让他得到了成熟与力量。
  修行的尽头才能看见天堂,雪山的金顶是来自天堂的光。
  这部作品是充满象征味道的,立足于现实却有很多超越于现实的地方,我想我们应该怀着一种浪漫主义的审美情怀去阅读和欣赏它。比如那些内心丰富、情感真挚的马儿,它们充满个性:白青的骄傲,花背的隐忍;比如故事高潮上天堂的段老倌和花背,他们终于开口对话了,蜜蜂簇拥着他们飞向雪山的金顶……
  这是作者有意把我们带入的一种诗意境界,是作者的一种诗意的追寻,同样,也是他用诗意去构建出的那个香格里拉。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香格里拉,不管这个人他是不是生活在真正的香格里拉。
这样说的话,《白银河》中的香格里拉已不再是地图上那个香格里拉,而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意义,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我想,这或许就是来自东北的作者薛涛写下这样一部作品的原因吧!是这样的一种内在的  精神动力让他去追寻,去构建心中的香格里拉;去追寻,去构建一种诗意的存在。
  香格里拉,它永远在那里,然而诗意的叙述和重构有一千种可能。每一种可能都可以收获一粒精神的果实,每一粒果实里包含着世间万物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因此在一朵莲花中包含着一个无限的世界。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包容着每一个人。
  我祝福《白银河》。
  祝福读《白银河》的每一位孩子。
 
  《白银河》薛涛著, 云南晨光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作者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