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沟》:追求一种鼓舞人心的大美
胡希久的长篇小说《吉祥沟》是以辽西农村为背景,生动反映农村农民现实生活的作品,其思想艺术独树一帜,对当代农村题材作品创作有新的突破。
当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应该紧贴农村现实,关注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不回避、不粉饰、不做假,勇敢地揭示农村固有的矛盾冲突,诚实地展现农民生活“原生态”。《吉祥沟》忠于这个创作理念,围绕当代农村土地、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人民群众反腐败等问题,大手笔陈列当代农村真实大小事。
《吉祥沟》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当代农民真实生活、当代农村真实的矛盾冲突,并在这种生活这种矛盾冲突中凸显了农民群众主动创造历史的大仁大义、大勇大智。本书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比如“书胆”杨发以及舅姥爷王洪岐、村民组长孙国柱、村支书张喜旺等生动形象。
当代农村题材作品,应该牢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传统,从那里汲取灵感、旨趣、元素和营养。《吉祥沟》虽然直面人生和现实,但始终追求优美、壮美、凄美和鼓舞人心的大美。作者铺叙故事情节,写矛盾冲突、悲欢离合、感情纠葛,着力彰扬其心灵高尚、坚毅淳朴、达观幽默,使全书洋溢着先民礼赞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传统。
《吉祥沟》用不足24万字的篇幅写出主人公、家庭成员和乡邻亲友鲜活性格和上世纪末历时10年的遭遇变迁,是个不小的难题。作者的巧妙结构在于,以主人公故事直线发展为轴,在其进展的各个阶段与横向存在的人物、事件、场面互动互补。这种由叙述线性故事向描绘千姿百态的“生活流”的转变,实际是当代农村题材作品叙事结构的一种发展。它的优长在于,可以使所讲的故事血肉丰满、富有立体感,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氛围、细节,它们常常比故事本身更光亮耀眼。《吉祥沟》的每个章节都有这种给人打下烙印、堪称经典的描写。此外,这样的叙事方式特别有利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本书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多依赖于此。
在艺术手法上,《吉祥沟》引进象征、隐喻、意识流、时空倒置等手法,强化人物心理分析等,贴切恰当又不露痕迹,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本书的10个章节中都有书中人物做梦和做什么梦的描述,这一系列绚烂瑰丽、情趣独特的“农民之梦”,不仅深化了主题,还使全书飘逸超脱,充满梦幻般的浪漫色彩。
在小说语言上,作者长期生活在辽西农村,用毕生精力搜集、记录和整理当地农民语言,在写作中大量采用辽西农民口头语言,使得小说充满“辽西山根子味”,尽显其俏皮、稚拙、尖锐、泼辣的地域风情和特点。书中人物个个能说会道、喋喋不休,用喜剧调子讲述自己的内心和外部世界,常常令人会心一笑。此外,小说中作者常常旁征博引,巧解儒家经典、古典诗词、民谚俗语和当时的政治词汇,巧用戏剧相声和新闻影视语言,通篇给人洗练、明快、机智和“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感。《吉祥沟》的语言富于个人特色,有一定的新鲜感、穿透力和“抓人”的粘合力。
《吉祥沟》的写作与作家的生活积累和理论素养密不可分。胡希久一直工作、生活在农民中间,怀抱“生就”的“悯农情结”,长期与农民心心相印,用毕生精力观察、体验、研究、详细记录他们的“日子”。胡希久说自己与农民相处一天,夜里必在灯下追记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这种“原生态”记录多达200多本,上百万字。因此,他写作品不须冥思苦想,人物故事联翩而至。据胡希久介绍,《吉祥沟》的人物、情节乃至场面、细节都有原型。
此外,作者有较深理论功底,对马列文论和中外哲学经典都有一定的学习与研究,正是这样的生活积累和思想理论准备,才能写出为时代所需要的文学作品。《吉祥沟》再一次证明了生活是艺术惟一源泉的真理。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