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两岸文学互评》编者序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高海涛 点击数:
  二一四年八月间,我应邀到北京参加"两岸文学评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主办,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会上,我有幸见到了约二十几位来自台湾地区和京沪等地的学者和评论家,其中大部分是年轻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阎晶明书记到会讲话,阐明了加强海峡两岸文学交流、特别是文学评论界交流的意义,然后主持人就让大家发言,并点名让我先讲,接着请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吕正惠先生讲,这样的对话格局,有些出人意外。
  我从年初随辽宁作家团到台湾考察谈起,说到了在台北纪州庵与台湾作家交流的情景,故国深南,人文宝岛,特别是台湾文学人物之众多,文学杂志之坚韧,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我不太了解台湾的文学评论和研究状况,但相信两岸之间在这一领域会有很大的交流空间。我还谈了对《当代作家评论》一个栏目的设想,该栏目原来叫“文学批评论坛”,现在想改称“中国批评论坛”,目的就是想适度回归文学批评的中国传统,在整合西方批评资源和方法的基础上,能更好地贴近和传达中国经验,包括当代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叙事经验。
  吕正惠教授的发言非常沉稳而有见地,他提出“中国式批评”来适当修正我的“中国批评”,但他显然也赞同文学批评应该有中国经验的维度,而这需要两岸批评家的共同努力。关于两岸文学的异同,他的见解让大家非常认同,即就文学创作而言,大陆作家的书写多数比较质实,台湾作家则相对放得开一些,多有诉诸幻想之作;而文学批评则恰好相反,大陆评论家往往能出乎其外,台湾评论家则善于入乎其内。这样的观察既有实证也有感悟,应该说不失为比较两岸文学的重要视角。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江南》主编袁敏、《港台文学选刊》主编宋瑜,以及两岸评论家张莉、李丹梦、邵燕君、李云雷、杨佳娴、郝誉翔、彭明伟、黄琪椿、苏敏逸等人的发言也都各有风格和见地,令人受益颇多。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两位年轻的台湾评论家,一位是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的徐秀慧女士,她说台湾的文学研究界也知道东北辽宁有一本《当代作家评论》杂志,她读博士时导师就曾有推荐,说此刊称得上大陆当代文学研究的编年史。这个说法让我深感骄傲,也对办刊的立足点有了更加明确的体认。另一位让我记住的年轻人是台湾成功大学的蔡明谚博士,因为我在评析他的论文时提到了一个知识点或联想阈的不足,他在临别时就非常谦恭地向我请教,其彬彬有礼的态度,令人想到台湾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承继与亲和关系,而其中或许也包括了清代“乾嘉学派”的严谨求实之风。
  两岸评论家的论文,都由活动主办者提前收集并寄发给了我们,但作者是匿名的,让我们当场评析并选取,我选了五篇,分别是大陆评论家李云雷、陈艳、欧阳月姣(与邵燕君合作)对台湾作家王聪威、许正平、骆以军作品的评论,和台湾评论家黄文倩、蔡明谚对大陆作家张楚、诗人江非作品的评论,现在辑成“两岸文学互评”一组,在本期推出。我相信,这种“互评”无论是对两岸创作界还是评论界,都会产生相对陌生化的启示力量,对两岸的文学交流乃至文化交流也都是一种有学术深度的促进。
  现在已经是二一五年,新年伊始,编发这一组稿件,我们非常钦佩活动主办者的创意,也感谢参与其事的各位评论家,尤其值得提及的是,根据那次会上大家的评析,作者们重新寄来的稿件都作了十分用心的修改。以蔡明谚的文章为例,作者不仅认真考虑了我当时的建议,即引入美国女诗人毕晓普《三月末》诗中关于“太阳狮”的意象,对大陆诗人江非诗中将落日比作“一头熊”的修辞作了很好的对比发挥,而且还在注释中特别作了说明,向我致谢。这本来是没有必要的,我在读稿时打算删去,但又想,保留这条注释,可能更会凸显这位年轻学者谦逊真诚的品格,而这对于我们周围存在的某种矫饰虚夸的学术风气或许不无反省和参照意义吧。正如布鲁姆在评价毕晓普的诗歌时指出的,诗人设想“太阳狮”把纸鸢抛上天空,以便自己玩耍,是说明太阳有比孤零零地站着更好的事情要做,我想同样,保留这条关于“太阳狮”注释,也是为了它有更好的事情要做。
  最后要说明的是,“两岸文学互评”是个不定期的栏目,但这项旨在推进两岸文学交流的工作,无疑还会继续做下去,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以推出两岸更多的年轻评论家和他们深具中国文化自觉的文论佳作。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