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文学批评:致力于建立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5年文学批评:致力于建立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
王清辉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10月14日,讲话全文正式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 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提升了我们对新时期文艺工 作的规律性认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艺事业发展进步的纲领性文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发展繁荣的行动指南。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 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对落实讲话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6项25条意见,成为当前今后推动文艺工作 的基本指针和切实措施。讲话和《意见》的发表反映了国家层面对于文艺批评的高度重视,客观上也为文艺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指明了方向。就文学批评而 言,2015年取得了扎实而稳健的成绩,为建立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无论是对当下文学热点问题的思考,还是作家作品研究,本土 性问题都得到了强化。
学习讲话和《意见》,强化文学批评的使命感
2015年,文艺批评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 见》,理论和批评展现了新风貌、取得了新实绩。钱小芊 《结合文学创作展开文学批评》、吉狄马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文艺政策立足点》、李敬泽《“两个重要":文艺地位和作用的再 认识》等文结合文艺工作实践,有力地阐述了习总书记讲话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对于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的反思,一直在文学批评领域持续进行。面对当下变动不居的文学现状,怎样调整文学批评自身,重振文学批评的活力,增强 文学批评的能力,是文学批评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无疑给人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与理论动力。习近平在讲话中 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后,中国作家协会及时组织各省市区作协和行业作协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为不断把对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推向深入,把各地方作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结晶结集出版了《文学的使命与担当》一书。
继去年“文学观象”专栏后,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等报刊发表系列对话文章《中国精神是文艺之 魂》《农村题材电视剧需升级换代》《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文艺是民族精神的引擎》《文艺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文艺家何以先觉、先行、先倡》《自身修为也是 创作的源头活水》《从高原到高峰,障碍何在》《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文艺是精神的火炬》等。这些文章均就当前文学发展中的热点现象、重要问题展开探 讨、辨析,直面当下文学现状,大胆言说理论问题,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战文学作为文学在特殊时代的特定表现方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抗战并非一般的阶级、民族之间的斗争,而是人道与反人 道、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因此,抗战本身就蕴涵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作协创研部与《文艺报》合作,共同推出“抗战文学巡礼” 专栏,系统回顾、总结和评价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我国抗战题材的文学创作,深入探讨其历史、社会、美学意义与价值。霍俊明《抗战诗歌:思想的胜 利 美学的胜利》、肖惊鸿《人民,是抗战电影的灵魂》、纳杨《抗战文学的发展与开拓》、李朝全《“新抗战文学”正在崛起》等系列文章陆续发表后,受到了较大关 注,对于促进抗战作品书写不断走向深化,推出真正的传世精品,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文坛上引人注目的抗战文学作品也获得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贺绍俊《突破从“打扫战场”开始》对何顿《来生再见》和范稳《吾血吾土》的解 读,从“打扫战场”的角度比较了这两部小说的叙事视角和逻辑走向,“两位作家都没有按以往的写作模式来处理,他们不是简单地再现战争的历史场景,而是将视 线延伸,从这些老兵后来的生活轨迹倒溯到当年的战场,将战争历史与战后的经历打通了来写”,进而深入挖掘出小说在特殊的抗战历史背景下所进行的可贵的探 索。
以纪念“先锋文学”为契机,集中讨论本土性话题
如果以“85新潮”为标识的话,今年是先锋文学运动30周年,批评界对30年来先锋文学的回顾和反思成为本年度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部分,产生了 一大批有分量的文学批评成果。陈晓明在《先锋派的历史、常态化与当下的可能性》中指出:“先锋作为一个派已经无法在当代文化中存在,但作为一种精神和意 识,隐藏在我们看似常规化和常态化的文学现状中,它要起到撕裂和开辟的作用。”在先锋所代表的精神力量这个意义上,对先锋的肯定获得了高度共识。南帆在 《先锋文学的多重影像》中称:“文学史始终守护着先锋的位置,不是这一批人就是那一批人……总是有人在殚精竭虑地探索文学,痴迷于各种文学实验,默默地承 受无数的失败和庆幸偶尔的成功。他们将先锋的探索、不屈、叛逆视为一种永不衰败的精神。”洪治纲《先锋文学与形式主义的迷障》也提出:“一个时代、一个民 族的文学要有所发展,总离不开先锋作家的不断探索和尝试,也离不开理论上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先锋注定是孤独的,前无古人,后也未必有来者,成功或失败不是 它要掂量的结果。”
除了对先锋精神的肯定之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本土性话题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本土性本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命题,无论是在 30年前还是在当下,文学如何立足本土、如何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文学自觉等问题,一直是文学批评中常被关注的问题。只是当回顾先锋文学的艺术遗产时,评论 家们除了讨论现代主义命题,还更自觉地关注本土性问题,包括先锋派和世界文学、先锋派所处的历史、先锋文学对乡土文学的影响等,这说明,纪念先锋文学30 周年不仅是为了重新确认先锋文学的历史地位,更是为了当下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贾平凹的新作《老生》在对传统资源的借用上受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谢有顺 《乡土的哀歌——关于〈老生〉及贾平凹的乡土文学精神》、陈思《“新方志”书写——贾平凹长篇新作〈老生〉论》等论文均致力于挖掘和褒扬其中的本土性资源 及其特殊内涵。
不仅如此,在网络文学、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文学等批评热点问题上,本土性话题也是一个共同的思考和研究方向。黄发有《网络空间的本土文学传统》称,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突破,要重视从本土文学资源中吸取营养,并以创造性的化用将其转换为源头活水。
立足本土表达中国,为介入文学现场搭建新平台
11月,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铁凝谈到,越是面向世界,就越要自觉地扎根中 国。一个作家为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写作,就是为人类写作。文学创作与理论创作是一个相互砥砺、相生相长的过程。作家和评论家在对话的过程中,一定会对如何生 动有力地向世界表达中国人的经验、阐明中国人的梦想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更辽阔的想象,推动中国文学在纷繁复杂的世界视野中,不断绽放中国精神的璀璨光 芒。钱小芊指出,博鳌论坛这一形式是为了构建文学批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集聚文学评论力量,发挥文学评论对创作和阅读的引导作用,改善文学生态,推动文学 繁荣发展。此外,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主办“青年批评家论坛”。论坛以文学批评的中国视野、“一带一路”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内在性与精神叙事等为主 题,为青年批评家介入文学现场搭建新平台。
2015年青年批评家踊跃发声,迅速成长。在他们取得的批评成绩中,《寻找文学的新可能——联合文学课堂》一书是有代表性的一种。书中所收文字 由“80后”学者杨庆祥、多位作家、编辑及学生的专题讨论整理而成。他们讨论了蒋一谈《透明》、徐则臣《耶路撒冷》、老村《骚土》、文珍《我们夜里在美术 馆谈恋爱》、李敬泽《致理想读者》、李少君《自然集》、房伟《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等文本,视野涉及文学写作与社会现状、文学批评等多个方面。最大的特点 是把文学作品和作家拉进批评现场,直率交流,让批评者和被批评的对象一起“寻找文学的新可能”。
伴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批评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打开
文学译介研究,包括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近年已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随着批评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打开,相关的论著也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的方向 发展,特别是有关译介和传播效果的问题受到较多关注。这一方面呼应着“中国文学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一方面也是文学发展实际所要求的 理论总结。比如王宁《诺贝尔文学奖、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孙立盎《陕西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研究》、过婧、刘云虹《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中的异质性问 题》、褚云侠《在重构与创设中走向世界——格非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接受》、冯强《现代性、传统与全球化:欧美语境中的于坚诗歌海外传播》等研究,不再仅仅满 足于对海外出版和学界的一般情况梳理,或是对译本的简单比对,而是从中国学者的立场出发,对文学译介的历史和现状展开一定的反思和批判。只有进入这样深层 次的对话和交流,才是我们所期待的充满对话和思辨的批评佳作。
走进大学校园 助力全民阅读
“中国作家北大论坛”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和大学联合主办,邀请作家、批评家和学生进行交流。2015年邀请了刘慈欣、东西等作家。让大学生直接接 触到作家和评论家相互砥砺、交流的现场,能让他们直接看到中国文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交流对话的形式让作家、评论家和年轻的读者一起来到 中国思想的前沿,共同推进文学观念的更新。
如果说中国文学必须展现中国经验,创造富于汉语文字特征的文本,那么中国文学批评必须摆脱西方文论的话语模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批评。具体 地说,文学批评必须显示出独特的问题范式、思想传统和分析路径,这是深入考察中国文学的必要前提。这当然不是简单的从西方理论回归的问题,然而至少这已不 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理论问题,因为已经有学者在扎实有效地进行着这个巨大的工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总之,文学批评不是随随便便的文字活动,而是一项充满挑战、也充满着诗性光辉和思想正义的事业。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它最大的功能仍然是对这个 时代文学价值的发现和阐释。批评应行使的使命,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现出来、阐释出来。发现文学价值、感受文学价值、呈 现文学价值,这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也是文学批评的使命。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