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新颖而深入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于: 作者: 古 耜 点击数:

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样式而言,散文较之小说、诗歌和戏剧,更多衔接着“国粹”基因和民族血缘,其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貌也主要体现了传统的特质与风范。然而,现代散文既然以“现代”为标识,和现代小说、诗歌、戏剧一样,都是绽放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文学之花,那么它就无论如何避不开“现代性”,这是一个寓意繁复、歧义颇多的概念,本文尝试着将其通约为现代社会、文化和心理的一切特征的关联与纠葛。因此,透过现代性视角,考察散文的特质与新变,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现代性概念发轫于西方,鸦片战争以降开始进入中国。这决定了我们今天探讨散文的现代性,必然要涉及“西学东渐”的大背景和“拿来主义”的大关节,也必然要联系西方现代思潮和现代派文学对中国散文的影响与渗透,以及二者之间的会通与对话。正是在这一维度上,我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和此后的二三十年代,中国散文出现的崭新景观:一些散文家接受西方人本主义学说的影响,在创作中毅然摆脱相沿已久的单纯“宗经”“载道”的惯性,开始追求从个体出发的独立思考与自由言说,努力实践“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主张。正如郁达夫所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在新的散文观念的推助下,若干得风气之先的散文家,相继推出带有异域营养的新颖之作,其中鲁迅的《野草》迄今仍是现代散文难以逾越的高峰与经典,而徐志摩的《巴黎的麟爪》、何其芳的《画梦录》、梁遇春的《春醪集》《泪与笑》、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等,亦在时光的淘洗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生命力。同散文的新观念和新作品比肩而至的,还有其新技法与新样式。就前者而言,传统文章鲜见的象征、荒诞、反讽、幽默等屡屡现身;依后者而论,美文、絮语、小品、随笔以及散文诗等竞显意趣。所有这些似可说明,就整体而言,现代性潮流带给中国散文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正能量。

历史抵达新时期,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动,现代性问题不仅无远弗届,无微弗存,越发显示了强烈而充分的存在感,而且同近半个世纪崛起的后现代思潮缠结在一起,传递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正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的当代中国,也自然而然地投射于作为民族心史的现代散文。于是,在一批优秀散文家笔下,我们看到了更为新颖也越发深入的现代性言说:

现代性具有的多面性和悖论性引发高度关注。体现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代化,构成人类的美好向往与前行动力,然而派生于这一过程的现代性,却是一种多面向、多路径、极复杂的存在,其中不乏马泰·卡琳内斯库所揭示的对抗、反拨、危机、断裂(《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一些敏锐的散文家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反映到创作中,便形成了对现代性的清醒审视与辩证解读。譬如,赵鑫珊的《人类文明的功过》、鲁枢元的《心中的旷野》、王开岭的《古典之殇》、田松的《稻香园随笔》、杨文丰的《病盆景》、詹克明的《空钓寒江》等一批作品,或发掘大自然的伦理,或针砭现代人的短视,或反思工业文明的缺失,或探讨绿色发展的要义,均透过开阔的视野和丰足的事实,分析着因现代性而生的是非成败,特别是内中的歧途与盲点,可谓真知闪耀的醒人与警世之言。而在这方面更见执著坚韧也更显睿智高蹈的当属韩少功。出自其笔下的《夜行者梦语》《世界》《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生态观》《进步的回退》等篇章,抓住后现代潮流、汉语根性、生态保护、文明悖论、人工智能等重要问题,精辟解读人类现代生存的奥妙与前景,其效果常常是振聋发聩或醍醐灌顶。

现代人特有的快节奏生活和复合性体验进入作家视线。现代性是“从短暂中抽取永恒”。波特莱尔对现代性所作的预言性描述,已被当下生活所实证。如此光怪陆离、变幻不居的社会存在,让精神在场的散文家每有所感与所悟,进而从身边的复杂生态入手,展开对现代性密码的破译。这时,我们读到楼肇明的《惶惑六重奏》、冯秋子的《我跳舞,因为我悲伤》、彭程的《急管繁弦》、张立勤的《痛苦的飘落》等若干颇具浓缩性和穿透力的精彩之作。而将这类书写推向一个整体高度的则是南帆,从早期的《叩访感觉》《读数时代》到后来的《神秘的机器》《房价的豪赌》,再到晚近的《舌尖上的安慰》《出镜》,作家对现代人性与物性的剖析与描述,总是灵思迭见,神采飞扬,尽显思想者的智慧与风度。

打上现代印记的创作观念与表达方式获得积极尝试与成功实践。1963年,在台湾的余光中率先倡导“现代散文”,并提出以语言表达的“弹性”“密度”“质料”为方式和路径。这一倡导实际上衔接和呼应着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的潮流,从而成为汉语散文新一轮变革的先声。30年后,出现于大陆文坛的“新生代散文”和“新散文”群体,以开放的文体、实验的手法、陌生的修辞,以及更切近生命本体的语言意识,重新开启现代散文的实验,推出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其中祝勇、张锐锋、刘亮程、周晓枫、江子、蒋蓝、格致、李娟等人的创作,更是凭借不断总结、不断扬弃、探索前行的状态和实绩,为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这些,今天的评论界理应给予认真总结。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