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中国人武侠观念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2-11-08 来源于:www.wellnovel.com 作者: 未知 点击数: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侠”与“游侠”之称屡见不鲜,却并无“武侠”一词。最早将“武”、“侠”二字相提并论,复加以必然之关联者,厥为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韩非子·五蠹篇》有云:“儒以文犯法,而侠以武犯禁!”所谓“五蠹”,乃特指学者、言谈者、带剑者、串御者、工商者“五类分子”而言。其中“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即是法家为“侠”所罗织的罪状,必欲去之而后快!

  虽然由于史料所限,近世学者迄今仍无人能明确指出“侠”与“游侠”的分际究竟如何──即令贤如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游侠立传,亦不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但大抵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古代侠客并非以仗剑动武为唯一要件,所重端在“仁义”而已;至于行谊、精神则是一脉相承、代代不绝的。

游侠重仁尚义“施恩拒报”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论游侠的本质是:“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明白揭橥仁、义二字。而〈游侠列传〉更进一步勾勒出游侠的精神面貌是:“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便将游侠的人生观与行为准则界定下来了。

  在〈游侠列传〉里,司马迁曾提及“侠”的四种名目,分别是: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匹夫之侠;实则彼此相类,只是活动的空间或略有差异,说法不同而已。如汉初之朱家、郭解、田仲、剧孟等等,均属于民间游侠,其人或“以躯借交报仇”;或“所藏活豪士以百数”;或“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或“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云云。

  其实,郭解“睚眦杀人”,有失仁侠之道,不足为训。而班固作《汉书·游侠传》,则又以信陵、平原、孟尝、春申四君“竞为游侠”,置于传首;即后世所谓“卿相之侠”(借钱穆语),以与民间游侠区分,但此说颇有问题。试看司马迁为“四豪”立传:论平原君赵胜,则“利令智昏”;论孟尝君田文,则“好客自喜”,一怒而灭县;论春申君黄歇,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卒以弄虚造假而贾祸杀身;凡此,皆乖离游侠精神。唯有信陵君魏无忌礼贤下士,仁义无双,与〈游侠列传〉宗旨相符。此外,“延陵挂剑”的吴公子季札,一诺千金,亦有“侠士之风”。

  综上所述,游侠或出身平民市井,或出身卿相贵族;居仁由义,重然诺,轻生死!其性质并非钱穆在〈释侠〉一文中所断:“侠乃养私剑者,而以私剑见养者非侠。”因为侠士可以不带剑,亦可不带剑;可以动武,亦可不动武;“养私剑”(培植私人武力)者固有,却未可一概而论。对此,刘若愚的《中国之侠》一书,看法就较为合理。他认为:“游侠并非属于任何特殊社群,亦不具某种阶级成分;不过是拥有若干理想的人物而已。”刘氏进而又将游侠的特征归纳为八,而以“重仁义,锄强扶弱,不求报施”列为首要。可谓探骊得珠!

  诚然,中国自古“侠”、“义”并称。唐代李德裕作《豪侠论》即剀切指出:“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然以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可见“义”对侠者之重要,二者不可须臾离。然而有关“义”的正当行为标准如何,自春秋以迄先秦各家均各执一词,并无定论。

  《墨子·尚同上》曾慨乎言之:“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这就是说,古人由于立场、看法不同,对于“义”的解释及所定标准也就不同。

  那么“侠客之义”即侠客所公认的正当行为究竟与常人有何相异之处?我们由《史记·游侠列传》描述朱家之为人行事,即可约略得知:侠客实以“利他”主义为行动原则。如朱家自奉甚俭,但“诸所尝施,唯恐见之”,“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他岂止于“不求报施”?更“羞伐其德”,避不见面!这是何等清高的志节!但侠者却认为理所当然,不值一提。此所以冯友兰在《新事论》中指出:

  所谓“行侠仗义”的人所取的行为标准,在有些地方都比其社会道德所规

  定者高。(中略)“施恩不望报”是道德的行为,“施恩拒报”即是超道

  德的行为了。

  明乎此,乃知侠义精神端从无私、利他的主观意识出发。所谓“救人于厄,振人不赡”正是一种伟大同情心的表现;至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犹其余事了。然则后世常以“侠”、“刺”并举,这是什么道理呢?其间又有何区别呢?

刺客“报恩以武”不顾死生

  纵观《史记·刺客列传》,我们可以发现:刺客的思想行为实与游侠精神相通,其别一在于“报”,二在于“武”。而刺客之所谓“报”,又特别着重报恩,具有被动性质;为了达到目的,迅求事功,便不得不动武矣。

  ──如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是因率军与齐国交战,三度败北;而鲁庄公不加问罪,“犹复以为将”!可谓有恩有德,岂可不报?

  ──如专诸以鱼藏剑刺吴王僚,是因公子光以“善客待之”,且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如此看重,乃奋身以报。

  ──如豫让变容易貌,狙击赵襄子,是因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遂不惜“为知己者死”!

  ──如聂政刺杀韩相侠累,是因严仲子倾心结纳,恩遇至厚;借躯为报其仇即是报恩,故粉身碎骨,在所不顾。

  至于荆轲刺秦王一事,则不无可议之处。因其虽屡言“报”字(报燕太子丹),但一再迟迟其行,推三阻四;以致连累多人白白送命,有负恩主重托,终究身死事败为天下笑!症结正出在他学艺未精,武功低微,又“不讲于刺剑之术”。惟荆轲在秦廷浴血奋战,从容就义,亦足称勇士。可惜匹夫徒逞血气之勇,令人慨叹!

  由此观之,刺客“报恩”以武,游侠“施恩”以仁;虽然两者皆重然诺、轻生死,但毕竟在立身行事的动机与做法上,有所不同。是故司马迁为游侠、刺客立传,泾渭分明,实寓有深意在内。

墨者“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复次,侠者又有“别墨”之称。据《吕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原始墨家集团,以墨翟为首任“巨子”,其徒遍天下;弟子三百人,皆可使其赴汤蹈火,急人之难。如禽滑厘率众救宋,即为显例。

  《墨子·兼爱下》主张:“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并且为求“兴天下之大利”,便不得不“用天之罚”以“除天下之大害”;甚至必要时“不惮以身为牺牲”!而《墨子·非攻下》更特别指出,武王伐纣“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因为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不得不“代天行诛”!

  如此看来,墨家实无殊于一侠士集团,初不计较个人恩怨,而以救国救民、替天行道为人生理想目标。再就其组织观之,墨家纪律严明,有如江湖帮会;“巨子”即帮主,对于犯“墨者之法”者,可操生杀大权。据《吕氏春秋》引述“墨者之法”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值得注意的是,墨者视此一家法为“天下之大义”,尤高于一般国法;即使“巨子”杀人违犯,亦罪在不赦,何况其余!

  由是“戒妄杀”乃悬为后世侠者共遵共守之信条;相较之下,刺客为“报私怨”而率性杀人,所见之“义”又特其小也!

  以上笔者已大略将清史所载有关侠、刺、墨三者思想行为之异同,作了初步分析。姑不论其见识大小、是非功过如何,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具有独行侠或豪侠性质的侠、刺之流与具有帮会性质的墨者之徒,对于两千年来中国人侠义观念之形成与深化,影响至钜。我们常说某人“有侠气”、“讲义气”,都是一种美称,多持肯定态度;而“见义勇为”更属难能可贵的英雄行径,令人由衷钦佩──所谓“虽不能之,然心向往之”,即足以说明这个道理。

  是故,在此一历史背景及社会心理的交相激荡下,人们普遍欢迎这类以侠义英雄事迹为题材内容的传奇小说,毋宁是理所当然的了。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女主向”武侠小说创作形势观察

    传统武侠小说中“女侠”形象的基本框架为“先义后情”,即前期一身江湖豪侠气,独来独往锄强扶弱,后期为爱情而变得温柔贤淑,侠义叙事逐渐转变为爱情叙事,成为男主人公坐...[详细]

  • 李歆:在武侠小说里实现儿时的梦想

    李歆的书要比她自己更出名。2016年,一部古装历史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在江苏卫视首播,许多观众都感动于阴丽华和刘秀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格局中,历尽艰辛、共同完成东...[详细]

  • 类型的交界点:谈谈武侠小说中的侦探推理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类型小说,其在中国之风靡万众是可以和侦探小说在西方世界中受欢迎的程度相提并论的。一般看来,武侠小说有旧派、新派之分,旧派武侠小...[详细]

  •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儿童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比较注重对儿童的塑造,而且许多精彩段落对整个小说的进程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在这些儿童中,有智商高者,有比较愚笨的,虽各有不同,但就人物形象上,这种...[详细]

  • 金庸武侠小说背景年代考

    推断原则:1、凡小说中明确提出了年代背景的,即以小说为准(即使出现了与历史的不符)。2、各小说之间的年代联系——这是个较难处理的问题。原则上来讲,将各...[详细]

  •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十种历史人物排行

    帝王金庸写过很多帝王,而且往往不惜笔墨,与对其他历史人物不同。而且,金庸笔下的皇帝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天雄成吉思汗,枭雄朱元璋,奸雄乾隆,甚至好高务远志大才疏的宋哲宗...[详细]

  • 武侠小说十大暗器排行

    排名第一生死符出处:金庸《天龙八部》使用者:天山童姥虚竹子暗器形制:童姥道:"我这生死符,乃是一片圆圆的薄冰。"西夏皇宫里,天山童佬曾以冰水制成生死符迫使虚竹学会天...[详细]

  • 影响我们的10部武侠小说

    20世纪中叶以来,以港台为创作基地的新武侠小说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大多数作者和作品都如昙花一现,没能留下任何的影响。以下列出的十部作品,则是武林中功力臻于上乘的...[详细]

  • 如何杀死武侠小说中的主角

    ...[详细]

  • 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

    "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社会反讽派"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悲剧侠情派"王度庐"奇情推理派"朱贞木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