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传统主流

《天行者》民办教师心灵史

发布时间:2010-05-21 来源于:《人民日报》 作者: 吴义勤 点击数: 217次

  民办教师是20世纪中国最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底层,收入微薄,却顽强支撑起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大厦。他们是默默的奉献者,以生命的执着、顽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建构了一幕幕动人的精神风景。刘醒龙的《天行者》就是一部展现中国民办教师艰辛历史与现实的小说,是对中国民办教师心灵与命运有着独特发现与阐释的“史诗性”作品,其对民办教师形象的塑造、心灵史和精神史的挖掘,有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

  小说呈现了众多底层民办教师的形象。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神圣感与尊严感,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着在山路上奔走的学生,每天一丝不苟地举行着升旗仪式,那山风中飘扬的国旗,无疑是他们心中美好理想的寄托。他们是一批精神的殉道者,把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全部投入到了乡村教育事业中,他们生活艰辛,饱经沧桑,但却活得高尚而充实。作者没有简单化地对人物进行人为拔高,而是在平凡中折射伟大,在对这群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状态的描摹中揭示他们的爱与恨、善与恶、情与仇。刘醒龙是一位批判现实,但又随时对现实保持温暖关怀的作家,他不是悲观主义者,在表现现实严酷和命运悲剧时,并没有忘记对自然的神秘、生活的诗意和人性之美丽的发掘与展示。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徐衎小说的蝶变:“郊寒岛瘦”绘成的个人心灵史

    读徐衎2019年以来的小说创作,我大吃一惊。不知不觉间,徐衎的小说有了如此大的变化与进境,我姑且比喻其为“蝶变”。徐衎近五年的作品,不仅个人特质...[详细]

  • 《听漏》:刘醒龙的小说精神

    刘醒龙的小说精神,就在他决不重复自己,不断开阔新题材,不断创新,不断地与读者和自己较劲的小说创作方向。此次,我读完刘醒龙的长篇新作《听漏》不觉...[详细]

  • 刘醒龙的小说精神——以《听漏》为例

    刘醒龙的小说精神,就在他决不重复自己,不断开阔新题材,不断创新,不断地与读者和自己较劲的小说创作方向。此次,我读完刘醒龙的长篇新作《听漏》不觉...[详细]

  • “小说考古”与“考古小说”——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些作家以“劳模”著称,他们把文学视为庄严的劳动,而他们自身也成了庄严的劳动者。他们不仅创作时间长、历史...[详细]

  • 回归传统的先锋路径——《刘醒龙自选集》读札

    当代文坛中,刘醒龙的关键词总是与小说密切相关。在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斐然的小说成就面前,刘醒龙倾注心血创作的散文常常被视为作家论或者...[详细]

  • 繁复之眼透视下的女性心灵史

    当我们还沉浸在“花诗”带来的芬芳与幽微、“空白之地”带来的荒野与旷远时,张映姝正跳出自我,不断强化诗写能力,打破原有写作轨道,用她广博的...[详细]

  • “刘醒龙地理笔记”系列:脚下的大地,心中的故园

    “刘醒龙地理笔记”系列包括《上上长江》《天天南海》和《脉脉乡邦》三部作品,收入其中的均是与地理行旅有关的散文随笔文章。刘醒龙虽然以小说...[详细]

  • 《刘醒龙地理笔记》:在行走中发现和抒怀

    笔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实文体,篇章一般比较短小,选材多样,形式自由,像《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都是流传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代表性笔记...[详细]

  • 军营心灵史,青春励志书

    曾剑的长篇新作《山河望》,首先故事性和可读性很强,作为军旅题材作品,这是不容易的。写一个南方的军校,几个战士学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世和经历,...[详细]

  • 生活史与心灵史的交织——读李一鸣散文

    关键词:李一鸣 作为作家的李一鸣,主要有两副面孔:一手写散文,一手抓传记文学。他的最新散文集《在路上》(百花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是可以当作某种生...[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