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互联网时代的乡愁延安篇:记忆中的年味
记忆中,冬天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因为临近腊月,最要紧的就是做年茶饭了。一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油糕、油馍馍、黄馍馍、豆腐等食物,还要剪窗花。我家也不例外。
1
油糕
我家的油糕和油馍馍常常在一起做。第一天下午是蒸素糕,先要在碾子上把做糕的米(一般是软硬两种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碾好,用箩子去皮,然后一层一层撒到锅里的笼布上蒸,蒸熟后用铲子铲出来,蘸着凉水揉,揉成长条状,待冷却后再切片炸油糕。有时还做枣糕,就是把煮熟去了皮和核的枣泥抹在一大块擀开的糕上,再卷起来。揉糕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为必须乘趁热揉,而热糕又烫又粘手,所以这项工作一般由身体健壮、双手粗大的父亲来做。他揉的糕劲道、耐嚼,弹性十足。刚做好的糕太软,不能直接炸,但能吃。我们一般是蘸着糖吃,用筷子夹一块,蘸点儿糖,咬一口下去,又香又甜,新米的香味和白糖的甜味混合在一起,回味无穷。有的孩子心急,不等糕凉,夹一大块塞到嘴里,烫得他又叫又跳,但决不肯把嘴里的糕吐出来,一家人哈哈大笑。
吃了素糕就要做油馍馍的面,就是把米面(一般是蒸熟的面和生面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和成面团,放在热炕上的大盆里,盖上盖子,再用被子捂住让它充分发酵。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总动员,有的抱柴烧火,有的切糕,有的做油馍馍胚子,有的炸糕和油馍馍。我最喜欢做油馍馍胚子,先拿一块面团,揉成圆的,在包在干爽的笼布里轻轻一压,揭开上面那层笼布,就看见一个带花纹的圆饼,然后用顶针在中间钻一个圆孔,一个环形的油馍馍胚子就做好了,最后小心翼翼地把油馍馍胚子从下面那层笼布上取下来,放到盖子上,等待油炸。
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非常容易出问题,因为油馍馍胚子特别软,容易沾到笼布上,往下取时一不小心就烂了或者变形了。当然我也爱看炸油馍馍,看着一个个环形的油馍馍从油下面冒上来,转着圈圈儿围成一圈,好像一群芭蕾舞女在跳圆舞曲,裙摆圆鼓鼓的,好不优雅!新炸好的油糕和油馍馍是不能随意堆放的,油糕要一片一片摆放到盖子上,油馍馍因为中间是空的,不能平放,必须用长长的高粱杆串起来,将高粱杆的两头放在笸箩或大盆子的边沿上。一串一串圆滚滚的金黄色油馍馍看着就让人眼馋,随手拿一个咬一口,酸甜可口,口齿生香,不由得连叫好吃,这时候母亲的脸上就会露出成功的喜悦。等油糕和油馍馍完全冷却后,将油糕摞起来放到瓮里,而油馍馍则要一排排轻轻摆放在盆里和笸箩里。
2
豆腐
做豆腐也需要两天的时间,第一天要把黄豆泡好,在碾子上压成几瓣,用水泡上。第二天先要在磨盘上磨豆腐。磨豆腐是最辛苦的劳动,因为磨豆腐的磨盘比较小,推磨时绕着小磨转上几圈就会头晕目眩,所以每次磨豆腐都是姊妹几个轮流磨。因为我二姐转圈不太晕,所以每次她转的圈最多。而我当时年幼,一般不转圈,只是站在旁边给磨眼里倒泡好的豆子。千万别以为我的工作就非常轻松,磨豆腐磨眼里不插高粱杆,豆子下去得特别快,每转一两圈就要倒一勺,所以需要坚守岗位。舀豆子的时候还要舀点儿水,豆子和水的比例也要恰到好处,所以这还是技术活呢!当然,记忆中更多的还是乐趣。每当豆浆从磨缝里源源不断冒出来的时候,我的心底就会涌起一股欣喜之情,想到老人们常给我们说的谜语“上石板,下石板,白胡子老汉努出来”,不觉哑然失笑,这时候的冬阳似乎也更加温暖了。
豆子磨好后还要揉,就是把磨好的豆浆装到布袋里,放在石板上使劲揉,一直揉到布袋里只剩下豆渣为止。这种活是力气活,我大姐力气大,所以这项工作一般由她来干。她不仅用手揉,还用胳膊揉,随着她手臂的一起一落,豆浆水从布口袋里流出,顺着石板缓缓流进大锅。大姐揉累了,二姐和大哥就上去接着揉,直到揉满一锅豆浆水,奶奶就登场了。这时候我一边烧火,一边看奶奶点豆腐。只见奶奶先端出一碗卤水,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大锅看,等水快烧开时,就用长长的高粱杆在锅里轻轻拨动,等到锅上漂了厚厚的一层白沫时,就将卤水均匀地洒到锅里。只见卤水所到之处,白色的泡沫很快凝结成块,我们知道豆腐点好了,赶快把铺了笼布的筛子悬空放到盆子上,奶奶就把点好的豆腐捞到筛子里,再用笼布包住,用石板压一下,豆腐就做好了。新出锅的热豆腐切成小方块,再用盐、蒜、醋和辣油调一碗酱汁,一家人围坐在炕上,边说边吃,好不热闹,先前干活的辛苦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做豆腐剩下的豆渣也是好东西,我们一般在豆渣里拌上一些泡好的黄豆和高粱米,蒸熟后再拌点儿盐和调料,就成了一年一遇的豆渣饭了。
3
黄馍
最后做的年茶饭就是馍了。黄馍馍与现在的豆沙包做法差不多,但味道却大相径庭。首先黄馍馍皮是黄米面做的,吃起来有黄米的香甜味道,其次它的馅是用自家种的豇豆和自家树上的红枣熬煮成的,不用放糖,自然香甜。我们一般是在蒸馍的前一天晚上煮馅,一煮就是大半锅,煮好后用勺子把枣和豇豆打碎,和在一起。红枣的甜蜜和豇豆的绵软相得益彰,香甜而不粘腻,所以煮馅的晚上,我们总是不肯早睡,眼巴巴地等着。馅煮好后,我们都馋得直流口水,但奶奶说刚煮好的馅不好吃,在锅里放一会儿才好,于是我们就耐心等待着。等到奶奶揭开锅盖时,闻到香喷喷的味道,我们更是迫不及待了,一边咽着口水,一边看着奶奶在锅里搅动着勺子。奶奶总会笑眯眯地给我们一人舀一勺,我们或站在地上,或趴在炕栏上,立刻就开始品味起来。
包黄馍馍的方法和包包子一样,但我家为了好看,又增加了一道工序,就是把包好的黄馍馍倒放在碗里朝一个方向转着摇,黄馍馍在碗里摇着摇着就变成了蒙古包,再摇一摇就变成了光滑的小山包,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就轻轻放到箅子上上锅蒸,蒸熟的黄馍馍一般会转圈放在盖子上,像一圈圈黄色的小山包,甚是壮观。
4
窗花
剪窗花是陕北婆姨女子们的必修课,做完年茶饭,村里的婆姨女子们就会聚在一起剪窗花。 窗花分为两类,一类是大窗花,是贴在窑洞的大窗(陕北窑洞的门窗是一体的,上面半圆形的窗户叫大窗,下面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窗户叫小窗)上的,一般的大窗上要贴三个正方形的大窗花,中间的一个是红色的,最大,要按菱形状粘贴,左右的两个是绿色的,较小,要按正方形状粘贴,这样三个大窗花左右对称,和对称的大窗格调一致,体现了和谐之美,同时左右两个大窗花和中间的一个大窗花从花纹、颜色到形状都有所不同,又体现了变化之美;另一类窗花是小窗花,小窗花一般是一对一对贴,有的贴在小窗上,有的贴在墙上。剪窗花的纸都是彩色的,最好的是油光纸,摸起来又光又滑,放在太阳下面还闪闪发光,耀人眼目,但这种纸比较贵,只有在剪大窗花时才用。
剪窗花的技术不同,剪窗花的方法也因此而有所不同。技术水平高的,左手捏着纸,右手握着剪刀,成竹在胸。边聊天,边飞舞着剪刀,剪刀在她们的手里变得异常灵活,这儿穿几个洞洞,那儿剪几道牙牙,不一会儿,一幅活灵活现的剪纸就展现在大家的眼前,那一刻,大家都沉浸在对美的欣赏和赞美之中,整个屋子都笼罩在一片温暖之中。技术水平稍差一点儿的就没有那么洒脱了,她们先要在彩纸的背面把要剪的图案画好,然后照着画好的图案来剪。其实要做到这种程度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首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还要会画画。水平最低的就是自己不会剪,要靠拓样或熏样来剪。拓样就是把别人剪好的窗花要来当样子,用麻纸捻子把样子订在要剪的窗花纸上(先剪一些小三角状的麻纸,用手搓成一头尖尖的捻子,把剪好的窗花和将要剪的窗花纸对齐放好,再用锥子在空白处钻孔,把捻子插到孔里,用这种方法来固定),再照着样子剪。窗花的花样很多,大窗花上的花样主要是以一些好看的对称图案为主。小窗花则生动得多,有形形色色的动物、神态各异的人物、风情万种的花草、栩栩如生的劳动场景……
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窑洞窗户上都会贴上花花绿绿的窗花,这时,哪怕是再破旧的窑洞也会焕然一新。这时候婆姨女子们会相互串门,一边唠嗑,一边欣赏品评彼此的窗花。如果哪家的窗花好看,大家就会称赞不已,并借此评出村里手最巧的婆姨女子,口口相传,这些婆姨女子也就出名了。因此剪窗花成为了农村婆姨女子的必修课,剪纸技能也就一代代传承下来。记忆中的年味就是五谷杂粮的香味,就是一大家人的欢聚,它们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从未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忘,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惠绿雁,现住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