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
作品以北京某大学的整风反右开篇,到一批知识者获罪落狱,几易劳改农场改造而收笔,通过对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复杂故事情节的构建以及独特环境的烘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周文祥、冯俐、李戊孟、吴启都等莘莘学子难以言状的炼狱生涯。小说不仅对大量惊心动魄且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做了充分展露与描写,更对复杂人性中诸如善恶、生存、欲望、性爱等多个层面在特殊境遇下的异常形态做了深刻揭示与剖析。是一代知识者的罹难史与心灵史。写得情景交融,催人泪下,具有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小说以深远广阔的视角,以求真尚实的笔触,以质朴别致的艺术风格和从容而具张力的文学语言,形象而又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在人们记忆中留了深重阴影的历史。正视这段历史并从中反思,于当今社会之进步不无警示与教益。
《中国一九五七》在两千年初出版时曾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年度最佳长篇,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这本书直到三年前才得以再版,而且为了再版作者和出版社编辑不得不把小说名字也改了,这次的书名是和小说内容完全无关的《沧海客》。
如果不是因为张远山先生"建国五十年最佳长篇"的评价我是万万不会知道这本好书的。这样的一本好书却遭到话语的压制,不得不说是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我不禁去猜想:要么是官方的人员根本就没有读这本书,要么就是官方的人员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实在不能泯灭最后一点良心。
我认为事实是前者,但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小规模出版是因为良心发现。
读《中国一九五七》,我感到沉重而且悲愤。如果诸君有印象的话,应该知道周树人曾因北洋政府杀害请愿学生写下《纪念刘和珍君》这一名篇。北洋政府固然是腐朽的,57年到78年之间"进步"的中国却有几十万"刘和珍"遭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他们有少部分最终走出了集中营,但也已不成人形,只剩下了苟延残喘的能力。绝大部分,要么在遭到非人折磨后被杀害,要么在遭到非人折磨后选择自杀。而这些灾难,仅仅是因为一个"伟人"的欲望。
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苏联以及57年到78年间的中国堪称人类历史最黑暗的几页。德国人的反思全世界都知道,继承苏联的俄罗斯也把《古拉格群岛》选进了教科书。《中国一九五七》大概是我们民族的反思吧,但恐怕仅仅是读书人的反思。
dangquan者有反思吗?普通民众有反思吗?《中国一九五七》里直言"太阳是黑的。"而大爷大妈却仍把红歌唱的响亮。
这究竟是谁的悲哀呢?
可以用一个比喻形容《中国一九五七》,这是一部讲述父母虐待与虐杀亲生儿女的小说。
不排除当时已经有极小部分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列宁主义的专制实质,但绝大部分读书人,在那会是真心支持执政党的。
在57年没有人会去反对领袖,领袖说你们得提意见,于是这些善良的读书人就上当了。他们怎么会想到领袖的根本目的是把任何对他不利的,一切可能对他的统治产生威胁的因素都消灭在萌芽呢?这些读书人最大的盲目在于他们把领袖当成了父母,领袖却非但不把他们当亲生儿女,反而把他们当成了血仇。
几十万读书人受到的非人折磨不是来自"罪恶的美帝国主义",也不是来自"腐朽的苏联修正主义",而是来自他们信赖与爱戴的领袖和"满怀着希望与理想的社会主义"。
领袖的目的达到了,有评论称57年之后中国知识界就丧失了元气(批判与理性精神),而中国的读书人,可能至今还没有从这一毁灭性打击中恢复。
《中国一九五七》看到最后忍不住流下了滚烫的泪珠,眼泪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伤痛,二是同情心。
五七年到七八年这之间的二十二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期,任何试图否认这一点的人要么是居心叵测良心丧尽,要么就是只看到了教科书上的伪史,被蒙蔽了却还不自知。
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总是要求别的民族和国家反思,而对于本国的污点,我们大概是不愿意正视的。然而我们又必须走出太阳神神话,只因让“伟人”在公义的火刑柱上接受审判是人类道德准则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便只能是自欺欺人。
我想向作者尤凤伟先生以及帮助此书出版的编辑表示感谢,是他们让认清历史真相和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成为了可能。此外,我要向书中女主角的原型linzhao同学表示敬意,她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