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子小说《风过中原》赏析
磊子是很有才气的青年作家。早在几年前,他就发表了小说《打老日》,显示他驾驭重大社会题材的能力,我曾写过一篇评论,对其作品进行肯定。时光勿勿,几年过去了,磊子没有受外部浮躁喧嚣,纷纷扰扰的干扰,而是静下心来,一方面认真读书思考,另一方面又深入生活,收集素材,为新的创作打下丰厚而坚实的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辛勤劳动结出了丰硕之果。发表在2011年第四期《莽原》杂志上的长篇历史小说《风过中原》,再一次证明他蕴藏着巨大的创作潜能。这部小说以精炼流畅的语言,独具慧眼的视角,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和谐地统一起来,给人们描绘出了时代风云变幻,展示出一幅中原历史的画卷。作品写出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叱咤风云,生死浮沉的历史人物,波诡云谲,神鬼莫测的时势变化,这一切如电影灵动的镜头一幕幕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目不暇接。
二
“人世有代谢,往来有古今”。
发生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百年了,武昌起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正如作家写的:“武昌起义枪声紧,志士披坚浩气薪,惊破帝王千古梦,激扬百姓万民心”。辛亥革命,毫无疑义,在中国历史上自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如一阵飓风,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了古老的华夏神州。辛亥志士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全国各地人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迅速摧毁了昏庸腐朽的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年多年的专制统治。正所谓“肮脏帝制归尘土,卑鄙王权进溷缸”。从而建立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华民国。
然而,令人遗憾和失望的是,辛亥革命这个用志士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胜利果实确被封建余孽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成为沧影。从此以后,中国又陷入了军阀割剧,四分五裂,内忧外患交加的混乱局面,各族人民生活在战乱、饥寒、贫穷的水深火热之中。
从辛亥革命伊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豫西山区广袤的土地上活跃着一群鲜活的人物,随着时代风云变幻,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人生大戏。革命与保皇,进步与反动,生与死,血与火,机智与奸诈,激进与改良,朋友与敌人。还有官与民,兵与匪,勇敢与怯懦,光明正大与阴谋诡计,钢铁汉子与无耻小人,善良与残忍,忠厚仁意与心狠手辣――各种不同的人物,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生旦净末丑一一粉墨登场。《风过中原》用如椽之笔描绘了这个纷纭复杂,变幻莫测的社会现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最近几年我读过的小说中,《风过中原》是写得最成功,最富吸引力,一读就叫人爱不释手而引人入胜的优秀之作。
三
说《风过中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优秀之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语言的晓畅生动。主题的深刻鲜明。情节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一)、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作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色和思维过程。”(《高尔然与青年作家的谈话》)。《风过中原》的语言,可说是晓生动,准确鲜明,富于形象性和概括力。没有托泥带水,没有故弄玄虚地故作高深,更没有杂揉中外,拖沓冗长的欧化赘句。统观全文,如行云流水般叙来,清澈明净。例如王秀才(天仁)撰写的传单,说满清入关“心似豺狼,行同鬼域。入主中原,自皇太极,视我汉族,如同仇敌,大权在握,杀戮由已。嘉定屠城,扬州十日,任意杀戮,尸满沟渠――。”
传单文字不长,历数满清王朝的罪恶,传单最后说:“打倒满清,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欢乐无极。”作为宣传,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晓畅,四字一句,押韵合辙。读来琅琅上口。又表达了对满清王朝的痛恨。最后的号召又符合辛亥革命的宗旨,又针对民众这些宣传对象。作为传单表现出感染力和号召力。又如文中的《檄河南文》,效唐、骆宾王《讨武盟檄》的笔法。“檄文”先从河南人民的优秀革命传说说起,次写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继写满清“盗我国土,宰我人民,乱我冠裳,毁我法度”的种种罪恶,然后以反问的修辞手法曰:“种种倒行逆使,岂可坦然置之乎?试登嵩岳,俯瞰黄河,怀思故人,追念先祖,能不怆然而涕下乎?”这些悲愤而沉痛的语言发人深思,大有陈子昂登幽洲台的悲怆感慨之情怀。
《檄文》最后希望河南人民在反满驱虏,参加辛亥革命的大道上要捷足先登,“不有后至之羞”。这篇“檄文”以及后面的,如曹老秀才以师之名义写给“杆匪‘白朗’的信,王秀才(天仁)写的《告叶阳县全体同胞书》;胡大人(青云)写给吴恩荣的信,范伯仁写的悼吴恩荣的祭文――都能符合这些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性格。以上诸文亦骈亦教,骈散结合,气韵沉雄,声调铿锵。对于朔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事件起到良好的作用。正如现雪琴写《红楼梦》,贾府大观园里的男女才子们吟诗作赋,舞文弄墨借以刻画人物性格一样,充分显示曹琴溪卓越的文学才能。
磊子的《风过中原》中的檄文,书信,传单公文之类,也显示出磊子运用语言朔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也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语言功底。
不仅如上述,《风过中原》还善于运用经典性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诗词名句,如“为虎作伥”“首鼠两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词同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诗),“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郭沫若词)――作者胸有成竹,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确为文章增辉不少。对于表达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可谓妙趣横生,收到一石三鸟之效。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曾说要学好语言“非下苦功不可。”从《风过中原》的语言运用来看,磊子是下过番苦功的。
(二)、《风过中原》的成功还表现在主题的开掘上。
高尔基把主题列为文学的第二要素。主题是作品的发为魂,是统帅。任何一部作品都是运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爱或恨,喜或悲。同情或厌恶,歌颂或鞭挞――不同的作家通过不同的人或事表达不同主题思想。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作家中最引人注目,主题思想最深刻的要算鲁迅先生了。他的《阿Q正传》《药》都写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人与事。《阿Q正传》的主题是通过阿Q这个觉悟的农民形象的朔造提出改造国民性,(如精神胜利法“革命”就是为了抢东西――)的问题。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药》则通过华老栓用革命者的鲜血蘸馒头给他儿子治痨病的故事,揭露封建社会的愚民吃人的本质,赞扬了辛亥革命志士的英勇斗争精神。同时也批判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深入发动群众的严重错误。
以上的主题是深刻而严肃的。
《风过中原》通过辛亥革命志士王天仁,吴恩荣两个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而终于被杀的悲剧,重在歌颂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富强,民族振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事迹,讴歌了革命战士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品质;也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人物镇压革命运动,抢杀革命志士的罪恶本质。作品成功塑造了留洋归来,投身教育启发发智,献身革命,视死如归而壮烈牺牲的民主主义激进派代表王秀才(天仁)。作者用较多的笔墨,生动逼真地刻画了接受西方科学与民主,而主张实行改良主义,尽瘁乡梓,忍辱负重,果断刚毅,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坚定信心,破釜沉舟,决不退缩”的老举人吴恩荣的典型形象。吴恩荣最后误中奸计,喋血故里,为实行地方自治的改良主义而遭敌人抢杀。
作者也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满清县令杨瞎子(济时),县丞范明章之流,顽固守旧,死命保皇,口是心非,两面三刀,出尔反尔,凶狠残忍的罪恶行经。革命高潮时,吴恩荣,王天仁找杨瞎子谈判,杨瞎子点头哈腰,笑脸相迎,答应“易帜”,赞成民主共和。但一转身就翻脸不认人,扣押吴恩荣,抢杀王天仁,何其狠毒也。
到了民国时期,新县长杜国亭貌似忠厚,实则阴险毒辣,诡计多端。表面上和吴恩荣的地方自治政权“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而处心积虑欲置吴恩荣于死地而后快。终于杜国亭勾结范伯仁,让胡大人(青云)给吴恩荣写信,骗吴恩荣到省城,途中抢杀了吴恩荣。
《风过中原》正是通过吴恩荣,王天仁,李兰芝(中共党员),李敬斋(中共党员),杨瞎子(济时),杜国亭(国民党员),范伯仁(国民党员),白朗(杆匪头目)等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了这样的事实:
政权斗争从来就是残酷的,你死我活的;在中国这个“长夜难明万马喑,皇权蒂固孽根深”的旧中国,争取民主共和从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封建专制代表人物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
以前我们常说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云云,其实,从辛亥革命以后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没有实行过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制度,何言“资本主义复辟”?民国以后不久,袁世凯当中华帝国皇帝,是封建专制的复辟。袁世凯死后,军阀们各霸一方,当土皇帝。也没有实行过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后来蒋介石蒋委员长实行的正如范伯仁说的:“一个领袖,一个政党”的一个主义。搞的仍是独裁专制的那一套封建主义的东西。虽然不叫“皇帝”了,但仍然称“万岁”,实则换汤不换药。
由此可见,中国复辟的是封建主义专制,孙中山先生好不容易领导中华民族推翻了满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他就不让人们喊他“万岁”),但很快就封建主义复辟了。袁世凯就公然打出了“皇帝”的旗号。后来,蒋介石欣然接受中华民国官吏呼之为“万岁”的口号,其所作所为,实乃是封建独裁专制。无怪乎,吴恩荣说:“自从民国以来,军阀当政,毁弃约法,穷兵黩武,卖国求荣,老百姓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这还不是咱们当初希望建立的那个民国吗?
吴恩荣这个反问引人深思。
辛亥志士当初希望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但现实确是封建专制独裁的“中华民国”。
《风过中原》的主题深刻性还表现在它说明了“民主共和”似一阵风吹过中原以后,并没有实行什么“民主共和”,而是封建专制独裁。招牌虽然是“中华民国”,人民是没有什么民主权利的。这正和后来新中国时期的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一样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而对人民群众实行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一样,乃挂羊头卖狗肉而已。而林江反革命集团与蒋介石相比,可说是后来居上,实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三)、小说的“第三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其中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一般说来,小说的动人之处除语言的优美,主题的鲜明深刻外,就是作品的故事情节了。人物间的相互联系,矛盾冲突则构成作品的故事情节。《风过中原》的情节可谓复杂错综,曲折生动。从其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起初,杨瞎子是县令,范明章是县丞,吴恩荣是维新学堂总监,王天仁是堂的教务长,他们在一起共事,可说是同事。辛亥革命这股风吹到豫西山区后,他们成为你死我活的两大派。王天仁想借助于“杆匪”的力量,恰巧其弟王天民跟“杆匪首”白朗一块贩过私盐,入过匪伙,和白朗关系不错。王天仁口若悬河,劝白朗干一番伟烈丰功,说服白朗成功,并成了白朗的“大汉革命军”的总军师。计划攻打县城。杨瞎子县令听到情况后当然做了各方面的准备,一方面表面上承诺“易帜”,挂起了五色旗,另一方面也做了针锋相对的战斗准备。当王秀才,吴恩荣到城里与杨瞎子谈判时,杨瞎子已翻脸不认人,扣押了吴恩荣,而抢杀了王天仁。吴恩荣后来侥幸逃脱了。杨瞎子的军事布署杀得白朗的杆子队伍血流殷地,死伤无数。后来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叶阳县派来了第一任县知事王亭如,杨瞎子才被迫交出印信。
十年之后,吴恩荣回到家乡搞地方自治,王天义这时成了国民政府的军人,又是吴恩荣的女婿,王天义帮助吴恩荣剿灭了杆匪高登云,抢毙了惯匪孙二娃,叶阳县安稳了一阵子。又来了新县长杜国亭,任命吴恩荣为叶阳县民政科长兼巡防团长。表面上看,县政府和吴恩荣的自治委员会密切合作,共存共荣。实际上并不然。省里又派来了特派员,范伯仁回来了,他原是吴恩荣的学生,是原县丞范明章的儿子。范伯仁为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搞党员重新登记,搞党训班,又勾结县长杜国亭及亦匪亦霸的赵连登,和吴恩荣展开了党争,亦即权利之争。并终于杀死了吴恩荣。范伯仁后来又假惺惺地痛悼“恩师”。就在范伯仁搞他的国民党务时,中共党员李兰芝回来了,她是豫西特委派来的,她是王天仁的妻子,王天义的嫂子。和叶阳县的中共党员李敬斋、乔文轩等人接上了头。他们抓住了吴恩荣被杀民怨沸腾之机,领导举行了一场暴动,杀死了国民党的县长杜国亭,这一次也算是给吴恩荣报了仇。但暴动最终失败了,范伯仁带领省保安团的几百人进了叶阳县城。成了代理县长,王天义保护着嫂子李兰芝逃进了大山深处。李敬斋,乔文轩中共党员的身份暴露而被范伯仁枪决。
小说最后以范伯仁祭吴恩荣作结。一场轰轰烈烈的地方自治活动也宣告结束。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可知,《风过中原》的情节主要矛盾是辛亥志士吴恩荣,王天仁,李敬斋,李兰芝等人为一方,以满清县令杨瞎子,县丞范明章,巡警局长黄明五等人以及杜国,省特派员范伯仁为一方,展开尖锐的斗争。中间穿插了王天仁利用“杆匪”白朗,吴恩荣搞地方自治时剿杆匪高登云等。豫西山区辛亥革命中两个中坚人物王天义死于满清县令杨瞎子之手,吴恩荣死于中华民国县长杜国亭之手。两个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革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死于反动政府官僚政客之手呢?
俄国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说:“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总是以真实性,自然性,正确性,现实性来打动读者。使你在读它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但却深刻地相信,里面所叙述的,或者所表现的一切,正是这样发生的,并且不可能按照另外的样子发生。你把它读完之后,里面所描写的人物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你的眼前,神态逼真,须眉毕露――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脸,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步伐,他们的思想方式,他们永远不可磨灭地深印在你的记忆里,使你再也忘不掉他们。”(《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用这段话来衡量《风过中原》,也可以说它是“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
(四)、说它是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难道真的白壁无瑕,完美无缺,没有一点瑕疵吗?就我个人的认识,我提出以下几点,供作者参考:
一、王天仁和王天义兄弟二人一块去找白朗的路上,王天义劝哥哥回家看看已怀孕的洋嫂子,王天仁没回去。后来,王天仁被杨瞎子杀了,十年之后,李兰芝回叶阳县见到吴恩荣时吴恩荣说:“我也是这次回来后才听说当年天仁娶回来的那个东洋媳妇前两年跟着一个种烟叶的洋人跑了,好象连那两个孩子也一块带走了。”吴恩荣此时知道李兰芝是王天仁的老婆。李兰芝是什么时候和王天仁结婚的?李兰芝的出现似乎有些突然。
二、杨瞎子(济时)县长和范明章县丞在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后,民国成立后第一任县知事王亭如到任后就销声匿迹了,他们二人的结局是什么?王亭如说了一句:“杨大人,看来你真该回乡养老喽。”杨果如此吗?那么范明章呢?作品却没有交待这两个人物的命运。
三、王天义在哥哥被枪杀,“大汉革命军”失败后,据作品后来说是吴恩荣之女吴玉秀救王天义逃走的,十年后,吴恩荣才知王天义是他的女婿,王天义与吴玉秀的逃走与结合,王天义又如何成了国民政府军人,小说都没有作交待,显得突兀而至。
四、吴恩荣在外十年后回乡搞地方自治,成立自治委员会那天,吴恩荣面对三、四千人的讲话似乎有点不大看讲话对象,对于一般民众来讲,那语言,那道理显得太文绉了,如说:“宋明以后,理学倡盛,万民归化,草泽生辉”等等,老百姓会知道什么是宋明理学呢?又如:“任劳任怨,不伐不矜,一般听众谁会听懂什么是‘不伐不矜”呢?
五、吴恩荣讲到历史上的党争时说:“自古以来,党争之祸,为害甚烈哪――尤其是自宋明以降,新旧党派之争,东林党之祸,都是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下,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党营私,胡作非为――”把东林党和历史上的赵高之乱,汉代诸吕之叛,王莽篡权,唐、牛李党之争相提并论是不恰当的。明,东林党和宦官大奸相魏忠贤作斗争,代表当时进步的一方。
六、杨瞎子残忍地杀害了一百多个“大汉革命军”,砍头示众,他宣布开始行刑时,那段景物描写:“只见二十把寒光闪闪的大刀片子同时挥起,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宛如扬起了一条条五光十色的彩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银孤线,接着就是一阵此起彼伏的咔嚓咔嚓声响,脆生生的,砍瓜切菜一般――”这一段描写可能是《风过中原》中最严重的败笔。刽子手行刑挥舞屠刀杀人,惨不忍见的场面用“五光十色的彩练”“一道道美丽的银色弧线”作比喻,仿佛充满“诗情画意”仿佛作者在欣赏这种“美丽”,这样描写是这部艺术作品最大的失误。作者看看关汉卿的《窦娥冤》“法场”一折是怎样写的,施耐庵《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杀死那三个“泼贼”时是怎样描写环境的。写景是为了烘托气氛,这种行刑场面是什么气氛?
七、建议磊子成书时,再开一次作品分析会,让大家对这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好更到位的理解,在畅谈,认识与学习的机会中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的一孔之见,提出来供磊子参考!
(编辑:moyu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