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的话语建构:新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概论》
发布时间:2021-09-07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次
本部学术专著直面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运用马列文论中国化、西方文论本土化、古代文论现代化的核心学理,聚焦新世纪以来人文现场的“榫卯”式结构,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主体性、前沿性、焦点性、价值性、问题性、趋向性入手,采取宏观把握与微观凸显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文学与文化的主体价值、场域格局、发展向度、名家新变、艺术审美等全局性映象进行理论思考和学术论证。著作共七章四十五节,遵循客观立场、问题意识、还原历史、正视现实、打通断裂、面向未来的思想原则,着重阐释文学与市场、文学与文化、文化与消费、欲望与审美等多维辩证关系,旨在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焦点现实性、当代文化的复杂多元性和文艺理论的与时俱进性,探求新世纪人文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而努力实现学术价值作用于时代现场的社会意义。
序言/张学昕
绪论
第一章 价值主体观
第一节 关切生命文化图腾
第二节 莫言获奖提振“核力”
第三节 转型时代的文学气场
第四节 作品海量与文学能量
第五节 马列文论语境的“中国化”
第六节 “文化强国”格局战略观
第七节 中国故事“世界性”叙事
第二章 名家建构值
第一节 贾平凹:诠释当代中国“乡土经验”
第二节 苏童:氤氲南方的人间世相
第三节 迟子建:“文化人类学”的生命牵挂
第四节 格非:学识气蕴提升人文价值
第五节 张炜:激变时代的生命悖论观
第六节 余华:消解苦难的生存负载力
第三章 审美多元化
第一节 张策的崇高之美
第二节 姜戎的生态之美
第三节 孙惠芬文蕴之美
第四节 孙书林创新之美
第五节 金红的意识之美
第六节 “误读”的启迪之美
第四章 文学批评论
第一节 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重构
第二节 学院派文学批评发展趋向
第三节 文学批评承载力
第四节 批评话语致用值
第五节 张学昕的文学批评
第六节 理论文风当“入眼入情入心”
第五章 场域新格局
第一节 网络文学洗牌文坛
第二节 微信写作如日中天
第三节 诗歌红火转型时代
第四节 儿童文学世界话语
第五节 散文天地“海飞”价值
第六节 “90后”力量悄然崛起
第七节 故乡“原点”精神永新
第六章 市场冲击波
第一节 远离民众文学危机
第二节 低俗娱乐裹挟文学
第三节 碎片阅读“断裂”名著
第四节 风景描写人文缺失
第五节 文学口味异质边际
第六节 “市场”驳杂现实主义
第七章 文化时代潮
第一节 “多元文化”共存性
第二节 文蕴传承建构时
第三节 书香社会民族魂
第四节 “网络汉语”正潮势
第五节 端木蕻良文化值
第六节 蒋勋汉字艺术论
第七节 “文化美学”时代观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附: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文化年表(2001——2016)(韩雪梅)
后记/韩雪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