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传统主流

《谁在敲门》

发布时间:2021-08-1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1622094116722960.jpg

《谁在敲门》,罗伟章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



  编辑推荐  

《谁在敲门》具有史诗般的气魄——全景式构图,结构清晰,布局完整,情感细腻,析理入微,回肠荡气。从许家兄弟姐妹为父亲庆生的事情切入,牵扯出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幽微。


《谁在敲门》人物众多,以许家为核心,描写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之下,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已走向瓦解,依附在土地之上的乡村伦理道德也走向瓦解与重构,三代农民子女的命运变迁,让人切实触摸到当下现实的温度,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也激发读者对生命、生活、亲情的反思。小说呈现了广阔丰饶的民族性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长河小说。

生而为人,不可避免的是,在人生的某个关卡,会遭遇父母亲的离世。至亲的离世往往带来不可跨越的悲伤。

小说以“父亲的病”为导火索,采用定向爆破的叙事方式,将子女们的内心世界逐一炸裂,从得知父亲住院时的张皇失措,到病房陪护时的手忙脚乱,从选择放弃治疗时的迫不得已,到直面父亲去世时的追悔莫及,各种复杂微妙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兄弟姐妹间相同的悲痛和不同的难处,凝练成对生死、道德、人性的感慨与叩问。

继《饥饿百年》写尽“父亲”身为农民卑微坎坷、坚韧不屈的前半生后,《谁在敲门》以“父亲”的退场为切入点,“父亲”的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子孙辈悉数登场成为新时代的主角。大时代的洗礼悄然改变着每一个农民子弟,在道德与欲望之间如何坚守与自持?每个人在时代下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将指证他们不一样的命运。



  作者简介  

罗伟章,四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饥饿百年》《大河之舞》《声音史》《世事如常》等,中篇小说集《我们的成长》《奸细》《寂静史》,中短篇小说集《白云青草间的痛》,散文随笔集《把时光揭开》《路边书》。曾获人民文学奖、蒲松龄文学奖、华文最佳散文奖等,系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精彩书评  

罗伟章对于社会下层的日常生活非常熟悉,一支笔枝枝蔓蔓地蔓延着各种社会传说,人际关系,枝节上套枝节,总是把小说场景呈现得非常广阔。——陈思和


罗伟章顽强地证明自己是一个“小说家”,而不是一个看客式的“道德家”。他充分地体验着历史与个人、社会与个人的张力,人的炽热欲望与他的道德体验的张力,人的社会规定性、人的身份与他的选择和行动之间的张力,人的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张力。——李敬泽


罗伟章不仅彻底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乡村的想象性建构,还触摸到“人”的问题本身,探问到精神生活的内部。——周晓风


作家以看似平淡如水、波澜不惊的叙事笔触,将一场世俗的相遇凝练到对生死、道德、人性的感慨与叩问,沉郁顿挫又让人欷歔,到结尾时只感觉尚有万语千言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赵振杰


罗伟章的语言叙事朴实,情节没有传奇性,人物场景都本色自然,在平淡和普通的底层视角中, 却能发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感。——石世明


阅读罗伟章的小说,也许你不会那么愉悦,但文学的价值与力道就在这种不愉悦中实现。从萨特到卡夫卡等大师之作,都向我们证明了:有思想力的文学,注定不是软媚的精神按摩。——李美皆


苦难并不是作家表达的终极目标,而只是他们审度人性本质和检视存在境域的一个载体……我们在正视这些苦难的同时,更注重苦难背后所包裹的丰富复杂的人性,更珍视创作主体对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及其精神困境的思考。——洪治纲


对于罗伟章来说,写下那些无法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生活,是一种使命,他对痛苦特别敏感,生活没有删除键,近距离观察每一个深陷困境里的人,特别逼真,甚至有扭曲变形的感受。——张艳梅


也许只有个体的精神史、心灵史才足以显示精神建构的差异与特色。——雷 达


“我”对乡村的深厚情感,因而被作者安排在作品里以一种感伤的和悲悯的眼光去观察乡村,诉说乡村,同时仍然对乡村的美好有所期待。——唐樱芝


“现实人生的困境”是个相当宏阔的题目,罗伟章却每每能找到恰当的故事、恰当的形式来表现,不浮泛,不散漫,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扎实内敛之作。——袁 远


罗伟章是公认的底层文学代表作家,他的多数作品都涉及了现代社会底层日常生活的伦理困境。——刘云春


写大地的苦难和苦难的人们为尊严的苦斗,写冷漠背后的人性的温暖。罗伟章是一个坚持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他永远自觉地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去思考生活,评价生活,表现生活,去设立自己作品的主题。——张 陵



  目    录  

第一章

有时候,敲门声是人的脸,也是人的心,哪种人敲出哪种声音,就跟哪种人会说出哪种梦话一样。当这个声音响起时,已去胸腔里荡过一下,夹带着气恼、自大和经过掩饰的逆来顺受,传到指骨,传到门,然后才传进屋子,大姐就知道,是兄弟来了。

(第一章.第1页)


第二章

都不是小时候了,不是在贫穷中一起长大的日子了。对有些回忆,与其将它唤醒,不如让它熟睡,熟睡之后,就不会受到真实世界的摧残。这么多年过来,彼此都有了沉重的心事,也像有了心结。我们各自孤立,又相互孤立。我们关心了许许多多,却往往淡漠了最重要的。

(第二章.第110页)


第三章

痛苦是肮脏的。病和老,是痛苦的原因,却不是根源。根源是人生。

(第三章.第198页)


第四章

人是一个一个地活着,但人活的,不是个体,而是时代,自己的时代过去了,即便你的身体还活着,心却跟时代一起埋葬了。

(第四章.第306页)


第五章

如果说父母生活的地方就是故乡,我母亲早死了,现在父亲也死了。大姐说女人没有故乡,我不是女人,同样也没有故乡了。故乡在我心里,就像一列奔跑的火车,车身已远去,只余下苍茫的汽笛和铁轨的震颤。

(第五章.第383页)


第六章

我们都无力承担一种生活的失去,哪怕那种生活已经腐烂。

(第六章.第552页)


第七章

我父亲除了叫许成祥,还有一个名字叫 00033428。

我大姐夫除了叫李光文,还有一个名字叫 7295。

(第七章.第641页)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