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
长期以来,科幻小说作为小众读物并没有受到中国读者的大量追捧,据相关统计显示,自2012年开始,国内出版的科幻图书,包含引进在内每年也不过一百多本。然而自2015年、2016年刘慈欣和郝景芳先后获得雨果奖后,在国内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说仿佛焕发了新生,科幻小说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图书类别。科幻小说用幻想的方式,描绘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以及精神、物质生活,对人类未来技术和生活的描绘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人文关怀,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
这里收录的5本书,是经过读者检验、销量和口碑都有杰出表现的优秀科幻小说。这当中,有的是科学根基扎实的“硬科幻”,着重探讨现实世界之外的无限可能;有的大胆预演未来,为后世的科学研究定调;还有的以科幻作外衣,写尽人类社会的种种。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它们都代表了人类探索活动的极限,开拓了人类想象力的疆界,并且都跨越了科幻类别,吸引无数读者进入了真正的经典殿堂。
1.《沙丘》
《沙丘》是与阿西莫夫齐名的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的传奇代表作,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是第一部同时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品,科幻史上的必读经典,全球销量突破1200万册,《星球大战》《阿凡达》的灵感之源,即时战略游戏的开山鼻祖!
《沙丘》系列共有6部作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前三部“伟大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之子》。遥远的“沙丘”厄拉科斯行星上,围绕稀有的香料,各大势力展开了残酷的争夺战。作为“软科幻”的代表作,《沙丘》系列在这样的故事架构下,讲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作为古老的厄崔迪家族的继承人,保罗是命中注定的“救世主”。然而,强大的力量也带来了巨大的责任。在命运面前,他显得十分渺小。对于终将到来的战争,他几乎无力阻止,只能竭力参战。在克服重重困难、征服干旱的沙丘行星的过程中,保罗不断发现自己的强大,也见证着自己的渺小。作为“伟大沙丘三部曲”的开山之作,《沙丘》宏大的世界观和严密的故事设定,让它成为比肩《魔戒》的幻想巨著。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2.《银河帝国》
《银河帝国》是美国作家阿西莫夫本人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是由“基地七部曲”“机器人五部曲”“帝国三部曲”共计15部小说构成的系列小说。
在这套作品里,他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定律”,预言了生物科技、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和人类将进行的太空殖民。他也因此被美国政府授予“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在银河系无限地繁衍扩张,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银河帝国建立后的12020年,年轻的数学家哈里·谢顿开创了“心理史学”,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最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3.《三体》
刘慈欣最经典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首个获得雨果奖的中文作品,同时入围雨果奖和星云奖!《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即便你没有读过中国科幻,也一定听说过刘慈欣的名字,他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级的水平。
“三体三部曲”包括《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三部作品。故事的别出心裁之处在于,它讲述“红岸工程”探寻外星文明的故事。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而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苦难来临。
4.《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是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肩的“科幻小说三巨头”阿瑟·克拉克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本书于1964年出版,1968年由神级导演库布里克拍成电影后,全球影响力暴增,原著和电影一起登上了神坛。但即便没有电影的加持,《2001太空漫游》仍然是科幻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NASA称: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
神秘的黑色石板,启蒙了史前时代的人类文明。三百万年后,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同样的石板,而出土的瞬间,石板立即朝土星方向发射出电磁信号。于是,美国派出太空船“发现号”前往土星追查真相。太空船上的超级电脑HAL发疯,害死了三名冬眠中的太空人,并犯弗兰克·普尔变成太空漂流物,只有戴维·鲍曼逃过一劫。幸存的鲍曼独自抵达土星,又发现另一块更大的黑石板……电影版《2001太空漫游》的狂热粉丝遍布全球,库布里克黑暗而稳健的叙事风格令无数人着迷。而原著小说比电影更深沉复杂,也更加博大。它们的共性在于,整体风格都带有强烈的寓言形式,而故事越发展到后面,却越让人忘记作者/导演的意图,专注于故事本身的精巧,作者/导演想要传达的则完全开放给了读者去解读。阿瑟·克拉克本人也曾说“如果有人觉得完全弄懂了《太空漫游2001》在讲些什么,那一定是我和库布里克弄错了。”
5.《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作为威廉·吉布森的处女作,就囊括了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K·迪克奖,同时也入选《时代》周刊的“19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催生了《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的出现,发明的“网络空间”这个词将这个世界带到信息时代!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要召唤一个魔鬼,你必须知道它的名字。”《神经漫游者》的后续作品还包括《零伯爵》和《重启蒙娜丽莎》。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在于,为大量的影视作品提供了灵感,引领了一种文化潮流,成为在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圈子都广受好评的经典作品。
(编辑:moyuzhai)《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可溯至晚清,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真正吸引文化界的广泛关注。科幻作家飞氘曾用“寂寞的伏兵”来比喻科幻文学,在《三体》的巨大影响之后,这一形象仍...[详细]
董晶:元宇宙之我见——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还是潘多拉魔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叫“元宇宙”的名词打蒙了全世界的人,更打蒙了我这个多年秘密研究策划大型虚拟现实游戏型社区项目的从业者。10多年前,因星云奖的创办,我一直有一...[详细]
元宇宙与科幻文学
2021年,随着马克•扎克伯格将公司名字从Facebook改为Meta(取自英文单词Metaverse,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译法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风靡了世界,影响最深刻的领域是互联网...[详细]
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
《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主编:宝树北京燕山出版社2021年9月一这本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某一天,编者在布鲁塞尔的一家旧书店里,邂逅了一套残缺不...[详细]
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部作品秉承了凡尔纳小说的一贯特点,情节离奇曲折,语言风趣幽默,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还可以感受到...[详细]
惊奇•忧思•法自然:论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科技观
关键词:科幻小说 王晋康 科技观 科幻小说是一种“推演小说”,基于科学规律、社会规律对未来(有时是或然历史)进行假设、推演、论证,由此探索人类的...[详细]
莱姆:他被整个世界所接纳
莱姆不仅属于波兰,而且属于世界。当我们谈到他的世界性时,往往会列举出他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并行销数千万册等数据,事实上除此之外例证还有很多。早年间英语系科...[详细]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
试想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做出如下描述: 拿破仑率领六十万法军侵入俄罗斯,俄军且战且退,法军渐渐深入俄罗斯广阔的国土,最近占领了已成为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在...[详细]
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目前中国科幻缺少很多东西,其中有一样从未被人注意和提及,但极其重要。中国科幻缺少宗教感情。首先声明,本人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同时我们深知,科学和宗教水火不相容...[详细]
郭琦:科幻小说中“想象力”与“忧患意识”共存--科幻
原标题:郭琦:“What-if”——科幻小说中“想象力”与“忧患意识”共存 随着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曾经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的事物已经逐渐变成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