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该反思
(作者按:本人对中国网络文学业的中国式创新一直持赞赏态度,对中国网络文学为中国文学带来的活力一直持赞赏态度,对中国网络文学为中国 思想开放带来的活力一直持赞赏态度,对网络作家一直持尊敬态度从行文中本人一直称这个群体为作家而非媒体惯用的写手可知,本人亦是一个网络文学的忠实 读者与业余推广者,因此,下文中本人对中国网络文学所做的一些批评纯属善意,是为了这个产业更辉煌、更成功,为了网络作家的生存环境更好一些。)
但这种商业模式还有两个巨大的缺点,随着读者的增多和影响力的增大,正越来越明显:一是催生"垃圾";二是摧残作者......
清明小长假,中国网络文学界陷入“哀思”著名网络作家青鋆和风天啸在4月初相继英年早逝。其中浙江金华女孩青鋆1987年出生,4月2日死于癌症时年 仅25岁,在作为网络作家短短3年间,她出了几百万字作品,很受读者热捧,而风天啸名气更大,百度百科词条上介绍称,其作品曾居于百度搜索小说全国排行榜 前三名,总数超千万字。
两位知名网络作家的离世在网络文学界引起关于“过劳死”的震惊与讨论,很多人确信是熬夜码字夺走了他们的健康,有的写手甚至痛下改正工作习惯的决心,更有网络作家呼吁:“我们约定不熬夜码字好不好。”
两位作家是否真的逝于“过劳死”尚待确认(至今未证实),
但他们同行的呼吁与反思却依旧值得关注。因为在中国,网络小 说作家确实活得很辛苦,他们是典型的计件制取酬制,为了满足读者天一亮就要看到新连载的需求,作者一般必须在黎明之前完成作品更新,于是,熬夜也就成了家 常便饭。白金级写手唐家三少曾向媒体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一夜要写8000到1万字,白天睡觉做梦也在想晚上要更新的内容,春节也不 休息......高强度的连续熬夜工作,使很多写手身体严重透支,一身都是病。但他们的生活却缺少保障,他们按字取酬,网站不负责为其缴纳社保,即便一些 签约写手每月基本工资也只有800元,稿费高了,还得交税。
网络职业作家行当居然命苦如出租车司机,这其中有他们为了爱好与理想甘愿献身的成分,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中国网络文学业的那些弊端。
网络文学并非发源于中国,但它却发扬光大在中国。以盛大文学的起点中文网为代表,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领域都算开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新商业模式:作者先把作 品发布在网站公共阅读区,供用户免费阅读,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开始收取每千字2~5分钱,网站则通过一整套激励机制与作者分享利益。在这种商业模式 下,中国网络文学业产出了天文数字的“文学作品”以及网络作家,它还几乎使盛大文学上市纳斯达克。
但这种商业模式还有两个巨大的缺点,随着读者的增多和影响力的增大,正越来越明显:一是催生“垃圾”;二是摧残作者。
尽管网络文学不乏精品,但在现有的商业化模式下,建立的却是一个易出垃圾的机制。网站、作家以及编辑的收入其实是靠读者投票决定不管选票是人民币还是 虚拟币,在这种情况下,网上最受欢迎、网站最乐于推荐、作者最愿意创作的总是那些易讨得大多数人欢心的作品,这导致意淫小说成为中国网络文学主流,什么穿 越、异能、后宫、官场等内容大行其道,而内容稍严肃的作品则乏人问津。甚至编辑也常按读者口味向作者进行要求和指导写作,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劣币驱逐良 币,想按常人逻辑严肃写作的作者很难生存。
在这种由读者票决主导的商业模式下,其实作者受到两方面的摧残,一方面是精力与体力上的摧残,因为作者与作者之间要竞争获得读者的好感,就必须保持高数量、高频度的更新,你一天更新三次,上传一万五千字,我就一日五更,写两万字,如此强度岂能不过劳?
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优秀网络文学作家收入颇丰,岁入过百万,但他们只是整个庞大网络作家群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部分,网站向他们倾斜了大部分资源,同 时,也拿出涸泽而渔的劲头逼迫他们玩命写作。而作家中的“精明”者,则选择利用已有个人品牌招募组织团队,批量制造与销售文字垃圾。
另一方面则是智力上的摧残。在读者票决的主导下,作者实际上丧失了对作品内容的控制权,他们的写作必须要使付费阅读者感觉“更爽”,其结果就是“白痴文” 盛行,竞赛智力的下限:只要摸准路子,白痴都能写小说,好作家也被迫学会了注水。目前,中国有史以来最长的小说据说是张炜的《你在高原》,四百五十万字, 但在起点的作品排行榜上它连前五十都进不了,上面最长的一部书目前有12274833字,而且还没写完。
在被弱智市场化主导的网络文学领域,几乎没有传统的喜剧与悲剧,只有两个极端化的概念:喜剧极端化为YY(意淫),悲剧极端化为虐派(虐心、虐身)。
作为中国式创新的典范,网络文学业的繁荣可谓大陆互联网业的骄傲,但不管在商业上多么成功,作家和文学都依旧是立足的根本,如果文学和作家最后都被玩残了,商业模式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编辑:moyuzhai)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有资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
今天的网络文学尽管自身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媒介文化变革和文学范式革命的角度看,它现实地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支新生力量,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和希...[详细]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我国网络文学浩瀚的作品存量和巨大的年度增量,与相对薄弱的网络文学评论所形成的“倾斜的网文场”,已经把加强网络文学评论问题推向了学术前沿。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详细]
何常在:让网络文学更好表达当代中国
网络文学的兴起,源于互联网的诞生。经过20多年发展,网络文学已步入了成熟期,成为阅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如何以网络文学表达当代中国的故事,以现实题材书写...[详细]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