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映萱:网络文学评论之困如何破解?
第九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本届获奖者身处文化领域的不同方向,涉及文学、影视、公共艺术、戏剧、网络文化等,既有深耕文艺评论的知名评论家,也有多位跨界的“90后”青年评论者,呈现了两年来本报《新批评》专刊致力于提升文艺评论话题的深度、创意以及对新人声音的支持。
在获奖者围绕自身评论观念书写的文章中,我们会看到一代又一代评论者如何接续评论理想,将自己的现实观察与兴趣热爱结合,始终在文学艺术的前沿地带,以研究和创造实践着理想的文艺评论。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些文章,期待有更多真诚、善意、锐利的评论声音相遇在《新批评》。
在今天,坚持做网络文学评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位网文的资深读者,一个组织团队周期性地筛选评论网络文学年度作品的评论者,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职业的网络文学研究者,我在各种时刻感到了网络文学评论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是作品筛选的困难。
近年网络文学受众的扩张、平台的分化,让网络文学作品的商业属性前所未有地突显,与此同时足以“破圈”的现象级作品却越来越难出现,商业榜单的排行与数据流量的算法加剧了创作的同质化与读者内部的壁垒,原本一直潜隐在读者社群中的作品推荐机制渐渐丧失了公共效力。作为评论者,我们试图建立一套标准相对统一的作品筛选方法,但我们能参考的其他标尺却越来越模糊,哪怕依靠广泛“扫文”的团队力量,也只能与普通读者一样,或对海量文本望洋兴叹,就算竭力打捞,也只能以一句“文荒”“好看的文太少了”告终;或困于信息茧房,视线中只有各自偏好的内容不断增殖,失去对公众性的体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作品筛选必然带有鲜明的主观倾向。一个必须被正视的真实现状是,如今网文新生评论力量的主体是各大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年轻学生,这个群体当前的性别比例很不均衡,女生占到大多数,而她们又大多更关注女频内容,对男频文的阅读比较有限;即便阅读,也很难不去“过度”关注男频作品中的性别书写。以我自己的经验为例,从北大毕业后,我在山东大学文学院试图效仿北大团队组织一个新的“扫文”小团体,竟然始终难以建立完整的男频分组,只有与北大以及吉云飞所在的中山大学团队继续合作,才形成了对新近作品的全面“扫文”。即便在女频这一侧,想要建立公共的标准也很难不失偏颇。近年女频网文的发展趋势一面是性别意识的狂飙崛起,一面是读者社群内部的不断分化,而我们在评论、推荐作品时显然更倾向于呈现最新、最具变革性的部分,一定程度上使女性主义的侧面遮蔽了其他书写。这或许是一种将小众网文向主流转译的策略,但也仍然值得反思。
第二是评论写作的困难。
在筛选出值得评论的网文作品后,要以什么样的方法和语言去写作评论?我们常常面临两种问题:一种是过于“向外”的写作,太希望将网络文学与传统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体系接轨,在旧的话语中掩埋了网文自身的新生特点和鲜活魅力;另一种是过于“向内”的写作,太沉迷作品内部的情节、人物与世界设定,未能跳出读者视角把一部作品放置在类型、历史、各网站平台的不同生态、受众群体的社会思潮变迁中去宏观地定位属于它的坐标,使评论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评论者大多在这两端游走,努力平衡向内与向外的视角,尝试锚定自己的站位。这归根结底是缺乏为网文量身定制的评论话语,也缺乏对网络文学史的基本共识的问题。
对青年来说,从读者、粉丝到评论者的身份转换尤为不易。一些学生甚至会在一遍遍咂摸品评、一次次写作修改中忘记自己最初读到作品时的雀跃、触动或是淋漓尽致的爽感,用理性的剖析压制了感性的本真欲望,羞于承认和表达最真实的阅读感受与趣味,甚至让自己原本喜爱的作品在评论中变得味同嚼蜡、面目可憎,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如何保存第一次邂逅作品时的真切感受,以及“老白”读者如何在过尽千帆之后依然保持对新作品的热情、新鲜感和判断力,是每一位网文评论者都需要经受的考验。
第三是网文评论的不受重视。
这也是网文批评话语与网文史共识存在空缺的根本原因。当前中文学科的学术生产本就有重理论、轻评论之风,更何况是对文学性尚需被论证的网文作品的评论?这种轻视首先深藏于评论者自身,许多新人在进入网络文学研究时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理论焦虑”,害怕文章没有理论支撑,却很少担心缺文本分析,这样的研究很容易缺乏对网文作品本身的关注,使作品评论沦为理论阐释的材料与陪衬。有的学生甚至会受困于“网文作品是否值得做文本细读”这样的前提问题,下意识地看轻网文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更倾向于寻求理论支撑,而不是精进自身的作品感受力与评论写作能力。其次是来自其他同行研究者的轻视,评论写作的难度和含金量很难得到认可,即便是正式发表的评论文章,也可能在一些衡量学术能力的场合被认为是“不学术”的。长此以往,新人研究者写作评论的积极性也就受到了抑制。最后是网文评论发表机会与平台的稀缺,网文评论者的写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展示和回应,许多时候甚至要羡慕网络读者评论活动的热闹非凡——不如重返网络社群,以读者身份回归评论初心,反而能更加自由地表达热爱与吐槽,写出真正有生命力的评论。
从最后这一点上看,《文学报》自2015年来持续不断地为我们团队的年度作品评论提供宝贵的发表机会,不仅是对我们团队的莫大鼓励,也传达了对网文评论的重视态度,起到了示范和指引的作用。我们会继续坚持,继续努力,热情不息,评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