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女性向“种田文”如何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4-12-08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网络作家红刺北的作品《第九农学基地》讲述了主角赵离浓作为一名现代农学学者,穿越到植物异变的异世界,凭借自身的知识与才华拯救危在旦夕的人类文明的故事。

“末世”“种田”“爽文”这几个关键词在网络文学中并不少见,《第九农学基地》之所以脱颖而出,不仅在于其幽默灵动的叙述语言,更在于作者对末世下人类群体形象的生动刻画。以女主角赵离浓为核心,串联起危丽、严静水、罗翻雪、齐明月等女性群像网。有学者认为,男性向的种田文倾向于家国天下与英雄争霸,而女性向的种田文往往偏居一隅,把矛盾和冲突集中于家长里短。《第九农学基地》跳脱出这一框架,作品中的女性拥有不输男性的知识与力量,面对人类难以跨越的敌人,她们在实验室、军队、后备保卫处、田间、楼栋的最底层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芒。女性逃离了传统男性视角附加的善妒与弱小,而是建立起从个体到群体的强大而坚毅的身份认同,这是女性群像力量在种田文的一种再创造。

女性群像的再造

“种田文”作为爽文之一种,其爽点在于主角从一开始的资源匮乏、漂泊无助到逐渐扩张并形成自己的霸业与帝国,“遇山开路,高人相助”的金手指伴随了主角韬光养晦的全过程。这种短时间、高效率积累财富与经验的设定能够直观地满足读者关于“崛起”的期待视野。在金手指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女性往往作为辅助主角登顶的助手或证明而存在,《第九农学基地》明显区别于此。

不可否认赵离浓是有金手指的,异世界关于农业的知识水平远远低于现实世界,这让本就天赋异禀的主角在异世界更加“惊为天人”,但赵离浓展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她没有依赖传统的“高人相助”模式,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结合现代农业知识,逐步攻克难关,与那些在实验室被B级变异体吓晕的研究员相比,她更拼命、更大胆,敢深夜巡查危机四伏的种植田,能在零研究员指导的情况下考察丘城……赵离浓的每一次以命相搏都在为自己的成长奠基。与此同时,严静水的绘本、危丽的资助,甚至赵风禾最初的笔记本,都填补了赵离浓关于植物异变的知识盲区。在《第九农学基地》,主角是女性,主角的助力者也大多是女性,作品通过女性主角的自主成长和女性助力者的力量汇聚,成功打破了传统种田文中女性角色给人辅助性、依附性的刻板印象,展示出女性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以及女性之间团结互助、共同成长的温暖力量。

《第九农学基地》在晋江文学城上虽然归为言情小说,但作品中真正涉及男女主角风花雪月的情感故事很少,以往占据较大篇幅的爱情书写在该作品中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赵离浓从传统的情爱中走出,转而把目光投向知识积累、社会责任与个体提升,这种对女性形象的重塑和升华,抛弃了传统言情小说女主角“恋爱脑”、配角“恋爱推动器”的设定,不仅提升了《第九农学基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更彰显出网络文学领域新的色彩。

打破阶层的固化

红刺北构建的是一个巨大且完整的末世世界观,这个世界以农学家为尊,掌握的农学知识越多,现实的话语权就越大。知识即财产,具有继承性与不可侵犯性,这就导致了话语权的世袭与集中。几大家族对于农学知识的垄断,几乎断绝了普通人向上发展的路。无形中,这个世界形成了以“普通人—种植员—种植官—研究员”为基础的层级划分。普通人除去努力,还需要巨大的财力和关系才能向上攀登,为了逃离底层的身份和风险,他们向第九农学基地前赴后继,可风险与机遇并存,等待普通民众的更多是伤痛与死亡。一个畸形的金字塔阶层在这个世界长期且坚固地存在着,罗翻雪等人反抗庞大复杂的利益体系不过是杯水车薪。而赵离浓这个先天带有“知识财富”的人,出现在底层的瞬间便掀起了万丈波涛,她将反抗与改革的种子埋在金字塔的底部,一潮又一潮涌,一浪比一浪高。在第九农学基地,赵离浓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学,她“想方设法要捅破这层盖在农学生身上的高压网,并不畏惧将来受到伤害打压”,她成功地挽救了数以万计农学生的结课作业,以佼佼者的身份成为第一个跨级考核的种植官,并将这一制度正式地延续下去。

《第九农学基地》不仅是对传统种田文的一次深刻超越,更是对社会阶层固化与知识垄断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在这个既现实又荒诞的权力架构中,农学知识的垄断成为阶层划分的核心,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或生产力的象征,更直接关联到个体的社会地位与未来命运。赵离浓的角色无疑是这一宏大叙事中最耀眼的光芒,她不仅是一个拥有“知识财富”的个体,更是打破阶层壁垒、推动社会变革的先锋。赵离浓的身上带着作者的希冀,以利剑之姿刺向了金字塔尖端的既得利益者,挑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权力格局。她选择将知识无私分享,不仅是对个人力量的展现,更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激发了普通民众改变现状的渴望与勇气。从这个层面看,《第九农学基地》已经拥有了超越一般宅斗升级种田文的思想境界。

虽然《第九农学基地》采取的是通俗语言,但其世界观却是庞大而沉重的求生末世,这就很好地中和了种田文的轻快感、日常感。作者摒弃了传统种田文中常见的家长里短、钩心斗角一类情节,转而将焦点放在人类面对极端环境时的生存挑战和团结抗争上,实现了种田小说“从生活叙事到生存叙事的转变”。与此同时,在植物异变的艰难时刻,人们之间的信任与背叛、合作与竞争都被无限放大,这就展现了《第九农学基地》关于人性、责任、牺牲等宏大主题的思考。

劳动价值的重估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敏曾提到:“种田文重启了劳动的尊严叙事,接续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爱劳动’的叙事主题,不过它更强调劳动的消费性。”种田文赋予了劳动以“价值与尊严的叙事”,同时展现出劳动的经济价值和消费属性。例如在《第九农学基地》中,可以用农作物和劳作直接换取生存积分,这种叙事方式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经济现实,主角通过最简单的劳作积累财富,劳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被可视化、直观化了,同时也深化了勤劳致富的文本主题。

《第九农学基地》将故事设置在一个动植物异变的世界,在这个背景下,对植物的研究成为人类维系生存可能的重要保障,也因为这个巧妙的设置,“农业”成了整个社会最核心也最重要的学科。赵离浓在原世界一直想转专业,一个农村孩子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结果读到硕士还在种地,这对她和她的亲戚而言似乎都是“羞耻”的。可以说在现实世界里,“农业”并没有获得本该有的尊严和地位,体力劳动在很多人眼里成了“读不好书”的末位选择。但在《第九农学基地》的世界,农业不仅从边缘学科跃升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更成为一种荣耀与智慧的象征,这彻底颠覆了现实世界中对于农业及体力劳动的传统偏见,也深刻探讨了劳动价值的多元化,以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职业尊严的变迁。

红刺北的设定虽然充满幻想,但其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应忽视任何一种劳动形式的价值,更不应以职业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就。每一种职业、每一类劳动,都是社会稳进不滞的奠基石。《第九农学基地》作为一部带有现实批判色彩的网络文学,无论是对劳动价值的重估,还是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乃至女性在社会历史长河中的身份重建,都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书写,对网络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聂茂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毛远影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