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生生不息的动力

发布时间:2023-08-3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从网络文学出现之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厚实的土壤和极为重要的叙事资源。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硬核性存在与支撑力,成就了网络文学深植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书写。网络文学精神上拥抱原乡,范式上开疆拓土,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生发了新的书写面向、阅读体验和审美趣味。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经由网络文学生成的独特生命体,既传递出传统审美的核心要义、后现代语境的鲜明表情,又全方位参与当下生活。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融合,在整体态势和创作成绩上,当是文学史上的新景观,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学术性的思考和实践性的借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的互为赋能、互为成就,对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显现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并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深耕素材资源和文化符号,网络文学的文化溢出效应显著

远古的、历史的与当下的、现代的有机融合在一起,内容是岁月深处的,情绪是即时生活的,网络文学此种独特的讲述场域当是文学生态一个新的重要面向

作为叙事资源,中国的神话传说、典籍史料以及民间故事可谓极其丰富,超乎想象。加之一段时期的遮蔽和收缩造成的阅读盲区,更增添其陌生感。网络作家对这些资源进行考古式挖掘、情感性打捞,以调用、移植、拼贴、重组等方式,将远古素材与当下讲述结合在一起,展开了回望式或潜入式的书写。在这一过程中,网络作家对这些资源的深度学习和探寻,着实令人惊讶。他们将种种资源的碎片进行了有序勾连和整合,既充实了叙述空间,又复合了诸多神话传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比如玄幻小说对于神仙谱系的完善与拓展,仙侠小说对于武学的细分与重构,修真小说对于道家哲学的多路径打通等,都是基于大视野下聚合式再建构。如此的建构既有对相关资源的宏观把握和细致分析,又有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和作家的情感与哲理想象。此种对于历史资源的基础性叙事,是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并成为网络文学展开传统文化深度叙事的支点。

以传统故事的框架、神话原型乃至某个人物、某个细节或某些元素与符号为火种,激活想象力,生成叙事力,是网络文学创作的重要情境和鲜明景观。就本质而言,网络文学的生发性书写与纯文学的“本事”是一致的。纯文学作家多半从生活中得到某种体悟,在人物、细节、片段、场景、情感等细微之处得到启示,收获类似种子般的内核,尔后渐生为一部作品。众多网络作家偏爱在传统资源里寻找火花,进行创作开悟,虽说这与他们喜欢“宅”有很大关系,但似乎更与他们对于传统资源的迷恋有更大关系。跨越成长的阅读断层,年轻与古老相遇,网络作家在惊奇中发现了传统资源的无尽魅力。他们的日常生活多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但进入历史的巨大空间,不仅以阅读弥补了生活体验的不足,也在另一维度上获取了与当下生活相似的创作源泉,巨大的疏离感反而让网络作家在新奇中感受到丰沛的创作自由。表现在作品中,就是恣肆的想象、自在的书写,对传统叙述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扩容和补白。如此,远古的、历史的与当下的、现代的有机融合在一起,内容是岁月深处的,情绪是即时生活的,网络文学此种独特的讲述场域当是文学生态一个新的重要面向。

应该说,网络文学在对史实和神话传说的利用中,最具开创性的是挑战式的书写和解构性的讲述。以当下视角解读传统资源中的人物和事件,在保留历史大脉络和人物整体命运的同时,生成有别于广为流传或已成既定认知的生活走向和情感逻辑。就精品性的网络文学作品而言,这并非戏说,而是丰富已经缺失的生活细节,活血坚硬的历史。意不在对抗历史或集体意识,而是以文学的方式重回历史现场,走进往日的“黑洞”,再造生活真实的可能,进而表达对历史和人性的多面认识,增强文学感知和演绎世界的魅力。此种对既有人物和故事的二度创作,或许并不能完全以“同人文”概而论之,当有更为本质性的文学生成属性和叙事内涵。从网络作家这一角度而言,更多体现在当下与历史的对话、想象与事实的博弈,对历史与世界探秘的勇敢与才情。消解与对抗是为了重建另一向度或多向度讲述的可能,继而饱满并恢复历史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叙事成为网络文学的高燃点。由此,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关注和叩问历史的热情,并使历史文化与当下生活形成点线纵横交织的共情。

现实题材的延续书写,呈现传统文化的当下性图景

在轻盈的故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厚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之光,网络文学以如此的轻与重的和谐开拓了传统文化的叙事图景

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下性写作,最具风貌的当为体察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坚韧延续和非凡活力。许多网络作家在现实题材创作中,将传统工艺、艺术和传统文化附加值极高的劳作与行业等作为讲述主场。既写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闪亮身影和强劲活力,又写沉浸其中的人物的情怀与精神。网络文学的现实创作打开了新路径,也向人们细致展现传统文化鲜活当下的持久魅力和新的日常生活审美情趣。

在大力提倡和推进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的加持下,许多网络作家离开书斋、走入生活,亲身感受宏阔的生活,寻找和集纳可供创作的素材。对生活做及时性的反映,并快速进入创作,是网络作家的一大特点。沉浸式的生活体验引发了网络作家的创作冲动,在现实与历史间充分互动后,网络作家满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当下生活的感动,开启了互联网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传统文化题材书写。发挥会讲故事、能讲好故事的特长,保持生活的高度敏感性和对传统的情感式悟化,并借鉴纯文学的某些书写经验,是此类题材中优秀作品的共性。

在对传统工匠、民间手艺人、非遗传承等为题材的叙述中,网络作家表现出令人尊敬的创作态度和行为。对前世今生的细致梳理,对技术、秘诀的密实书写,既有真切的写实,又不乏文学性的想象。在叙事上,这成为人物和故事的厚实背景和有意味的情境。在文化传承上,起到了相关知识的推介作用。换而言之,文学性地把讲故事与展示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网络文学在这方面有不俗的表现,并得到了读者的喜爱。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此类叙事中,网络文学多以成长书写为显项,将某一种传统技艺或艺术与人物进行互动性、共生性的成长叙事。比如以刺绣为题材的创作,在铺垫刺绣过往的基础上,更关注时下刺绣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与突破,与此并行的是人物的成长与奋斗。物与人是两条分线,又汇为一条主线。对于刺绣技术的发掘和创新,是整个叙述的底色,作品要着重表现的是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前行,许多时候还依靠刺绣获得了自省、救赎。

而在一些文化浸染更为透彻的素材中,网络文学更注重表现文化对于人的熏陶之力和净化之功。比如一些作者在以种茶、制茶和卖茶为题材的作品中,茶经千年积淀的文化内涵成为叙事的原动力和作品的张力。作品中的人物在与茶的接触中,渐从茶文化中得到人性的滋养、情感的润泽、精神的澄明。以茶写人,以人述茶,这既表现了文化的肌理,又在生活的褶皱中体味茶人合力的人文之境。在中医题材中,医术只是叙述的表象,内里是探询和研析中医之道与人生之道的对应关系。

深耕传统文化,深入当下生活,以年轻人的体验审视经久传承的文化与瞬间万变的当下生活,尝试当下语境中的传统文化书写,其实是剖析了生活的本真和文化的本质。在轻盈的故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厚重,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之光,网络文学以如此的轻与重的和谐开拓了传统文化的叙事图景。就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创作而言,这样的叙事更接近对生活的真实书写,也开启了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路径。就网络文学整体的发展而言,这也是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对反类型化、拒同质化提出了极具价值意义的可能。在新时代文学的大视野下观察这一创作行为,网络文学所作出的探索性贡献,尤其值得关注。

有根的飞翔,是网络文学叙事的基本伦理

网络文学是互联条件下传统通俗文学的创造化发展和开拓性前行,高度聚集和放大了大众审美习惯中某些兴趣点和心理需求

语言的即时性现实感,确实是网络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淡化语言的精英性,多采用生活化的语句和表述习惯,快速注入甚至是制造网络化的语言,这在拉近与生活、与读者的距离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在这样的表象之下,网络文学对传统语言特别是古典语言的利用,更为广泛,且颇具深度。汉字的表形象意、人文典故以及具有显要文化特性的词语,一直是网络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古言体”“盗墓体”“后宫体”“修真体”等仿古文本中,网络作家更是将语言的古典表达用到极致,并在保留传统语言精髓的同时,编织起新的话语体系和叙述姿态。汉语古今相融的美感,在不少网络文学精品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产生了具有时代感的审美情境。

网络文学的叙述具有很强的亲民性,应和了现代节奏和读者的期待,这得益于网络作家对同代人文化心理的清醒了解和全力为读者写作的创作动机。转化书面语,使其日常化,使得网络文学读起来轻松,听起来顺畅,这样的叙述与日常的说话、古代的说书有着相同的气质。

网络文学的叙事形态,现代感很强,并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生发出巨大的叙述空间和令人耳一新的叙述技法。究其根本,这是对章回体、话本体等传统小说以及民间讲故事的沿用和更新。重生、穿越等网络文学重要的叙述手法,确有创新之处,但内在的基本源泉依然是中国通俗小说和民间传说中时空挪移等基本手法。在创作状态上,网络文学实时性、交互性写作也与古代说书血脉相连。从勾栏瓦舍、集市晒场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网络作家的创作与说书有着内在的联系,网络文学与传统的通俗文学有着相似的生长机制和传播特征。从这个角度考量,我赞同网络文学是互联条件下传统通俗文学的创造化发展和开拓性前行,高度聚集和放大了大众审美习惯中某些兴趣点和心理需求。

如前所述,网络文学对于历史资源和传统文学的利用,既有素材的捡拾、剪裁、活化和扩张,也有技法上的古为今用和自发性转化。而在文化基因和文学审美上,网络文学同样从中得到深度浸染。架空历史、魔幻、现代言情和都市异能等,都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情感、伦理和哲理叙事。即使是科幻这样西方化明显的小说,在网络文学中的伦理和精神表现也是本土化的。现代科技文明推演的是中国化的想象,流动的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中国精神的科学审美。在对世界的认知、人性的书写、生存的追问以及未来的想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天道人伦一直是网络文学原生的叙事动力,并形成中国网络文学独有的文学之气象和文化之情境。

所有的文学都是民族文化的元叙事,所有的当下都是从历史和传统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学创作终究是有根的飞翔,历史是内核,现实是飞翔之翼。网络文学之新,内含着生生不息的传统之力。某种程度而言,网络文学的现代性表层之下的传统性更为丰盈,飞扬着具体而实在的生活之气和文学之味。

(作者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