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武侠热”到底是武侠类型最后的挣扎,还是新的转机?

发布时间:2022-10-18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武侠没前途,谁写谁先死。”这调侃之语在当下的网络文学界广为流传。吊诡的是,武侠启发了诸多网络文学作家的创作,谈到“文学启蒙”,总能耳闻“金梁古温黄”,刀光剑影与快意恩仇的故事无不铸就作家们对于“吸引人的故事”最初的想象。但在他们创作的当下,武侠的身影却落寞不已。网络文学兴起的时代,“武侠”这一分支并未消失,但前景却步入“最不乐观”类型之一。哪怕是正在从事武侠题材创作的网络文学作者们都不得不承认“修仙、网游,自然是大热门,穿越、言小,依然是大宗,而扑街第一名的,就是武侠,当今热门,几已找不到武侠小说的作品。”

  2022年的剧集播放过半,武侠题材似乎又有重放光芒的迹象。上半年《雪中悍刀行》《说英雄谁是英雄》《且试天下》等武侠题材影视剧的制作阵容堪称顶配。下半年代播、已开机、筹备中的武侠剧也有近20部。原创内容方面,武侠类型网络文学作品《天之下》渐渐引起关注。

  这到底是武侠最后的挣扎,还是预示着武侠新的转机?

  今年年初《雪中悍刀行》开播,原著为烽火戏诸侯的同名小说。该作品在纵横中文网连载过程中口碑甚佳,称之为武侠类型文的“一枝独秀”亦不为过。张若昀+王倦的组合,让其IP改编剧被认为是《庆余年》后最值得期待的影视剧目之一,它在2022年初的重磅登场也颇有些武侠之中“舍我其谁”的气势,但剧集过半,观众却纷纷携“失望”离场。可以说,连《雪中悍刀行》都无法复制其在网络文学界的成功,对于武侠类影视改编来说无疑是一盆透心凉的冷水,对于“武侠”界来说也是其“复兴”尝试的一次重挫。作为小说的《雪中》,整体以“游历”为主线,各个英雄人物、英雄轶事荡气回肠。从这一方面来看,《雪中》是较多地承接传统武侠叙事的一部作品。表现“武”的方式不重情节而重“写意”,这使作品淡化了江湖恩怨的主线,强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打斗场面不对一招一式进行精细描摹,而是重在渲染场景,生发意境,铺排招式的画面感。由是招式虽简单,但内蕴却十分丰富;打斗交锋的情节虽然不多,但紧张感和画面感极强。刻画人物的过程中,作品也并不未着力细节化描写,而是用一言、一行、一事勾勒人物各自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一声“剑来”、一句“天不生我李淳罡,万古剑道如长夜”,就让豪迈不羁的剑道宗师形象深入人心。因为对传统武侠气质的承接和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雪中》在新老读者中间左右逢源。但“游历”的主线和“写意”的风格却给影视改编带来难度。影视版的《雪中悍刀行》播放量很高,口碑评分却不尽人意。《雪中》改编的“失落”并非是因为忠实于原著,而是偏离了观众心中对于“武”与“侠”的想象:期待着稳扎稳打的利落动作,看到的却是流速缓慢的“一招而过”;为国为民或重情重义的丰沛热血在“徐骁安排的”的掌控感之下难以涌动。

  紧接着《说英雄谁是英雄》开播。该剧改编自温瑞安的同名小说,温瑞安是“后金庸”时代创作的顶级作者之一,《说英雄》系列是他的巅峰代表作,从上世纪末陆续创作,到本世纪初集中推出,备受好评。《说英雄》的改编请来了著名导演李木戈。“左手《东宫》,右手《司藤》”,手握两部古言改编剧爆款之作的李木戈,是当下最受关注的IP操刀人之一。李木戈的成功之路也被认为是“亲自阅读小说,尊重原著内核,舍得辗转取景”,以画面质感和故事张力在IP改编中取胜。但《说英雄》播出后却反应平平,最大的宣传点也仅剩了“李木戈”这一关键词。观众对于该剧的批评不一,有人认为对原著不够忠实,破坏了故事的逻辑;有人认为打戏拉垮,不够精彩;有人认为台词低幼,对话无信息量……但除却这些IP改编剧的常见问题,《说英雄》所要面对的问题可能主要是:“金风细雨楼”式的江湖恩怨是否还能牵动观众的心?更有甚者的担心是:这个时代不需要武侠了吗?

  看似中老年观众对游历江湖、快意恩仇等已产生审美疲劳,传统的“江湖”故事也难以受到网生代年轻人的青睐。而一旦作品标明自己的武侠身份,就要接受共同的“武侠审判”。武侠叙事在影视化的“一版再版”之下被重复演绎,追忆“诚意满满”的影视时代,旧作一遍遍地经历时代滤镜。于是在过往武侠序列的参照之下,《说英雄》显得“中规中矩”《雪中悍刀行》被冠名“慢刀行”,《有翡》讲述的武侠故事不太“武侠”,《且试天下》的江湖没有“江湖味”。与其说曾经的武侠已经“封神”,不如说大众无法共同想象一个新的武侠。经典模板塑成的大众想象之下,武侠似乎从未放弃过重回大众文化的努力,许多的作者或制作方都想要重启这一类型,但他们既不满足于原样复刻一个“正统”的武侠世界,又不能以加了诸多佐料的故事重新定义武侠,武侠之“式微”也就由此而来。所以,即使启用诸多“流量”演员造势,制作工艺也不同于往日,当下的武侠作品也难免让人觉得乏味,似乎武侠只能以“日渐倾颓”为最后的容光,其江湖风味只能遥布于追忆之中了。

  与具有保守性的影视表达相比,或许只能以中国网络文学所具有的先锋性为扳手重造一场新的武侠想象。《琅琊榜》选择让“江湖”成为一种潜在的背景,突出梅长苏的复仇、权谋和隐忍,此时遥远的琅琊山周似乎不证自明地成为了真正的“江湖”。《雪中悍刀行》在网络文学界的成功也不乏它加入了玄幻、修仙、权谋等元素。正面强攻“武侠”,似乎势单力薄,更多作品选择杂糅武侠中的各种元素,并且添加修仙、悬疑、权谋、虐情、CP甚至科幻等新元素,不再走纯武侠的路线。近年,为众人看好的武侠题材网络文学也是以“反武侠套路”为特征。

  在网络文学类型文中,编剧出身的三弦的作品《天之下》正在引发武侠爱好者的关注。该作品改变传统武侠或寻宝或复仇的套路,其设定更倾向于一个“无限流”故事。九大门派像是荒岛求生的九个人,表面上相安无事,内地里暗流涌动,每个门派都在寻找破局之道,谁都想做最后一个活下来的人。李景风对九大派“仇杀令”的反抗具有后现代意味,九大派所认定的罪就是罪吗?九大派认为可以杀的人就应该死吗?少林明不祥的洞察亦有哲学意味,是否只有通过“以魔灭魔”才能让佛法生根……超越了民族冲突、朝廷权谋,也舍弃了拔刀相助、快意恩仇。《天之下》的“江湖”更接近于当下抽象化的游戏设定,无正邪之分的九大派相互博弈,而对九大派所形成规则的挑战则有了文明反思的意味。《天之下》等作品的出现,似乎是在证明“不抢秘籍,不寻宝藏,不争天下第一,不替朝廷跑腿”,未必不能成为武侠。只是新的武侠需要站在巨人肩膀,以新的想象冲破旧有的武侠范式,重塑一种新的故事表达方法。

  武侠已死,是指固守武侠套路的作品在这个时代不受欢迎。但融合和创新依然能成就好的武侠故事。武侠之路取决于武侠题材作者本身的创造力。重新想象适合网生代读者趣味的“江湖”,进一步思考“侠义”背后的正义和制度的问题,融合当下人所关切的话题,适应IP转化和传播的需要,不止步于“金古”基础上的再创作的武侠作品,依然能融入新的时代。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中国网络小说的“长度”问题研究

    网络小说的长度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时空拓展上,互联网时代中国丰富的社会体验带来了网文反映社会“宽广度”与“时间跨度”的变化;功能转换上,网络小说的长度变化表...[详细]

  • 麦苏《生命之巅》

    《生命之巅》是麦苏的又一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从开始创作起,这部作品便引起关注,一路走来,获得多个奖项。近几年麦苏从“大流量”走向“正能量”,在明晰自身作为网络文...[详细]

  • 金庸扭转了对武侠小说的误读

    中国大陆对武侠通俗小说的误读很严重。上世纪30年代开始,新文学的不少学者就对传统武侠、志怪的通俗文学有猛烈的批评。而50年代起,对武侠小说更是持禁毁的态度,有些...[详细]

  • 《天龙八部》中的“漏洞”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连载,四年方成书。金老先生讲故事还真是高手,人物新奇繁多,情节跌宕起伏,虽有小虫但不影响大局,时过四五十年仍畅销如昔。瑕不掩瑜即是如此。...[详细]

  • 《天龙八部》:执念与命运

    我所看过的金庸小说,唯《天龙八部》一书最是神奇。小说通篇都笼罩在佛法的光芒下,所有的剧情都在阐述着四个字:求而不得。...[详细]

  • 《天龙八部》中的人性

     金庸比别的武侠小说作家高明的地方就是当他们都在追求情节的离奇的时候金庸已经悄悄地将武侠小说提升到了探讨人性的高度。《天龙八部》就是部披着武侠外衣的人...[详细]

  • 《天龙八部》中的佛学意蕴

      金庸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虽是武侠却超越武侠,仅凭一部《天龙八部》已使得所有武侠小说望尘莫及。小说以北宋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之...[详细]

  • 《天龙八部》的灾难

    金庸写武侠写得华人世界人人皆知。他后来悍然封笔,急流勇退。我看最早当是在写《天龙八部》的时候,看到了自己无法避免的下坡路。...[详细]

  • 《金庸识小录》:真正能流传下去的武侠小说只有金庸

     作者酷爱乱读书,尤好金庸小说,阅读中随手考掘故实,索隐发微,出入于文学、历史、风俗、博物、西学之间,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但能免于陈言,而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论...[详细]

  • 论《天龙八部》中逍遥派的武学

    金庸以武功写逍遥,《天龙八部》直是一部好看可爱的武侠《庄子》。而大师从心所欲,同时将一部波诡云谲、神妙莫测的《庄子》演绎成庄重高远、意境悠深的《金刚经》。...[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