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彭浩翔、张优优着《志明与春娇》

发布时间:2012-11-03 来源于:未知 作者: 墨余斋 点击数: 347次

  我习惯了你在黑暗中给我点烟

  火光摇晃,你总是悄悄地问:

  “猜猜看,我正烫伤什么?”

  —— 北岛《习惯》

  这个故事讲的是爱情之初的美丽,我觉得。就像北岛在诗里最后写的,“你像块火石敲击着每个角落/烫伤黑暗,点燃我的心”。

  我不觉得在局促的市井格局里,闲言碎语,吃喝拉撒,爱情就黯淡了。人在爱之初的美丽是一样的,影影绰绰的,也真真的,都在。不用看别人,想想自己的过往感受。譬如,她水滑的头发,或者他眼里的笑意,有多耀眼,在最开始的时候。爱之初就仿佛人之初,恋人都跟孩子似的,好看。

  不过也折磨人。据说我们汉民族的人尤甚,捅不破那层窗户纸,含蓄是美,可苦了当事人。我们也最懂苦中作乐,看看电影院里乐不可支的观众就知道,这样的故事有多知心。志明和春娇是幸运的,七天一个礼拜就搞掂了。这就不慢,耶和华七天都造世界出来了可那是耶和华。范柳原跟白流苏要搭上香港全城沦陷来成全,志明与春娇有个“品客华”就够了,只是对烟民来说,也沦陷了一座城。

  玩世不恭点儿说,哪儿有什么爱之初的美丽,生殖欲望驱使下,费洛蒙勾结荷尔蒙,行贿统治者多巴胺,编造了脑中一片幻象浮云。跟尼古丁抚慰老烟枪是一个道理。但这样的道理对志明与春娇一点儿帮助都没有,基因被设计,身不由己,哪怕都有各自想起来就跳着疼。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也不是为了方便抒情,是不想把谈恋前。忽然记不清香港的冬春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把志明与春娇双双托付给我。

  彭浩翔狡猾,深谙这种又疼又痒的爱之初能击中多少城中男女,他们羞于深情款款,善于插科打诨。于是在这版改编的小说里,我没有让“爱情”这两个字出现,怕矫情了,破坏了大家故作姿态的洒脱,惹人嫌

  爱搞得跟玩推理似的,全凭蛛丝马迹和眼角眉梢猜。多少也帮主人公透露些心事吧,为人算不上宅心仁厚,只是不忍心看同为大龄女青年的春娇纠结。

  说到底,人都相信他/她愿意相信的。俗世的爱情纵然有种种不堪,或终结于背叛、辜负,或遁形于自私、贪婪,我还是相信爱之初的美丽,像相信婴儿的纯洁。所以被这个故事反复打动,在影院里,在小说的文档前。

  大约在七年前,我在尚未全面禁烟的香港染上烟瘾,我离开不久,香港开始禁烟。回到北京,“点儿八中南海”代替了“幼卡”,又过了几年冽冽北风和炎炎酷夏交替的倏忽日子,因为改编这本小说,旧日时光再度浮现在眼

  在北京,志明可能会在大雪纷飞的路灯下,流着鼻涕,给春娇点烟,说,“来,抽根儿烟暖和暖和吧。”

  时间紧,任务重。有限的文笔,不求锦上添花,只求没坏了彭浩翔的好故事,和大家的胃口。不足之处,还请读者朋友多多担待。

  感谢彭浩翔

  感谢我的妈妈封维芳,纵容我在这样的年纪里还过着散漫的生活。

  感谢朋友,感谢在香港的那几年旧时光.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珍惜“微末而珍贵的诗情”——读付秀莹

    1935年,作家丰子恺写下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车厢社会》。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他对“坐火车”这一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体验从新奇到厌...[详细]

  • 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骆平新近发表的《在弥勒》同样以“旅行”为楔子,实则是以黑色幽默的利刺,激活了我们体内潜藏的“知识分子”记忆细胞。...[详细]

  •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 卧牛真人《修真四万年》,让人类文明穿越星际

    卧牛真人以玄幻写作进入“大神”行列,如《魔记之笑笑笑》《血国》《天元突破》《末日升龙》《妖魔军火商》等,而令卧牛真人名号响彻网文界的则是他的“科幻三部曲”...[详细]

  • 历史与肉身的十字路口——《不老》论

    孔燕妮作为《不老》的中心主人公,在小说中是耀眼夺目的,她就像伍尔夫笔下的奥兰多那样不可规范。奥兰多一层层退掉性别的负累,轻盈地穿梭在人类历史的滔滔可能性中,孔...[详细]

  • 匿名小说评论:发现优质青年写作者

    网络媒介的变迁,带来了文学讨论形式的转移。论坛时代,作者与读者在以榕树下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上发帖互动,而后从网页转移到手机。公众号的出现更...[详细]

  • 罗伟章《谁在敲门》在日常生活叙述中长出的大树

    罗伟章的《谁在敲门》洋洋63万字,一本超厚的大书。尽管罗伟章表示他在写这部小说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提纲,只是随心所欲,但我相信在他动笔之前,早已有一个宏...[详细]

  • 丛林狼作品论

    丛林狼,中国作家协会成员,尤其擅长创作军文,曾经创作了《最强兵王》《最强狙击手》《丛林战神》和《狙击荣耀》等作品,其中《最强兵王》截止目前已经连载830万字,堪称...[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