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子全传
发布时间:2022-08-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次
又名 《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钱塘雉衡山人编次。雉衡山人为明末杨尔曾别号。杨尔曾,字圣鲁,又号夷白主人,浙江钱塘人,约生于嘉靖末年至万历年间,平生好编通俗书籍,所著小说除本书外,还有《东西晋演义》。书凡三十回。有明天启三年金陵九如堂刊本,武林人文聚刊本,清咸丰步月楼刊本,光绪十万卷楼石印本等。
书叙韩湘生前原为汉丞相安抚之女名灵灵,因婚姻不顺心,忧郁而死,死后投胎白鹤,修炼数百年,至唐宪宗时,受神仙钟离权、吕岩点化,又投身为韩会之子,乳名湘子。湘子幼丧父母,由叔韩愈、婶窦氏抚养成人。及长,娶翰林学士林圭之女芦英为妻,但湘子同房不同床,同床不同枕。韩愈一心要湘子走功名富贵道路,为他延师教读,恰遇钟离权、吕岩二仙,乃延之为师,后韩愈得知钟吕二仙传授的是修仙之道,遂斥逐之。不久,湘子遁至终南山学道,得成正果,为八仙之一。湘子成仙后,屡次变形度化韩愈,韩愈终不悔悟,反而诘难抵牾。后韩愈官至礼部尚书,谏迎佛骨,被贬潮阳,雪拥蓝关,备受艰难,湘子多次点化,乃回心愿意学道。于是湘子与他一起到任,驱除鳄鱼,深得潮州官民拥戴。宪宗闻之,悟韩愈冤屈,欲移内地,湘子遂作尸解法术,脱换韩愈形骸,诈说得病身亡,真身乃入卓韦山学道。其婶窦氏与妻芦英亦被度在江西麻姑庵修行。林圭因感韩愈全家遭遇,辞官归乡,湘子亦度往卓韦山修行。韩林两家俱成正果。
关于小说主人公韩湘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晚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北宋初年李 编撰的《太平广记》、北宋中期刘斧的《青琐高议》皆有较详细的记载。至元有杂剧,纪君祥的《韩湘子三度韩退之》,赵明道的 《韩退之雪拥蓝关记》,明朱有墩的 《升仙记》,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等。
考昌黎年谱世系所载: 韩愈三岁即失去父母,由长兄韩会、长嫂郑氏抚育成人。韩氏直系人丁不旺。韩愈兄弟三人,长兄韩会无子息,二兄韩介生有二子,一名百川,一名老成。后老成过继给韩会为嗣。老成生有二子,长韩湘,次韩滂。韩愈 《祭十二郎文》 曰: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贞元十九年韩老成死时,韩湘刚十岁,长庆三年登第,官至大理丞。姚合答韩湘诗云: “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又云: “昨闻过春闱,名系吏部籍。”韩愈有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二首。
韩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青年时汲汲于功名仕进,步入仕途后积极维护儒家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提倡仁政,反对横征暴敛; 崇尚儒学,鼓吹先王先圣之道, 排异端,攘斥佛老。他在 《谢自然》《谁氏子》诗中,揭露了神仙方士愚弄青年男女的罪恶,尤其是他晚年写的《论佛骨表》,集中地反映了他反对佛教道教的鲜明立场。然而由此触怒了唐宪宗,后经裴度、崔群力救,贬为潮州刺史。但在同时,韩愈又常同僧侣道士来往,关系密切,后来有些笔记小说记载韩愈晚年喜欢“服食养生”,因误食火灵库鸡中毒而身亡,这说明了韩愈思想的复杂性。
《韩湘子全传》根据韩愈有关生平事迹和韩湘子成仙的传说捏合而成。小说主人公韩湘,天生就是一个神仙的胚胎,作者赋于他清心寡欲抱全守真,反对入世做官不同一般人的思想性格。小说成功之处,主要是艺术地塑造了韩愈的形象。他汲汲于功名利禄,不仅躬身力行,而且一心要侄儿韩湘走功名富贵道路,跻身高官以后,更加笃行儒家之道,排斥佛老。由于谏迎佛骨,触犯宪宗,险遭极刑,后在林圭、崔群等大臣拯救下,贬为潮州刺史。作者从十九回至二十二回,整整花了四回篇幅,详尽地展衍韩愈一路上的坎坷艰辛:风雪交加,山路荒凉杳无人烟,初时还想还乡东山再起; 直到随从张千、李万被虎咬去,坐骑饥寒而死,只剩下独自一人,孤凄无依,思前想后,荣华富贵等于云烟,在此情况下,发誓“情愿修行,再不思量做官了。”遂勘破红尘,转而信道,入山修炼,最后成仙。韩愈由儒而道的转变过程十分复杂,却又自然,合情合理,形象真实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入世至出世的思想演变过程。
作品是作家思想的反映。作者大约生活在嘉靖末年至隆庆、万历年间,当时,明世宗崇尚仙道,祈求长生,明神宗贪货好财,荒淫无耻,他们长期不过问朝政,以致宦官专权,朝政黑暗,仕途险恶,民不聊生。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转而厌弃仕途,寻求清幽与世隔绝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恰如烟霞外史在《韩湘子传序》所言:“今之传湘子者,岂有得于秋气之奥,因驾长年之永辙,而托湘子以宣泄其梗概耶?抑果有是湘子而借其事以吐胸中之奇耶?”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部三国的历史和军事的教科书,那么 《韩湘子全传》 则是一部道教的教材。道教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飞仙变化之术丹药奇技的神通,二是清心寡欲养气守真的人生哲理。小说一方面宣扬神仙道化的神通广大,超越了生命,与天地共存,能知过去未来,有上天入地,呼风唤雨 (十二回)、划地成河 (十九回)、点石成金 (十一回) 等非凡手段; 同时又演说静坐炼丹 (第八回),以坛、炉、鼎、灶化 “身”,以铅、汞、水、火比心、精、气、肾,以抽添、斤两象征炼养心性的火候,以还丹、玄珠象征炼养心性的结果。又附会上五行八卦阴阳之说,使人一下子难以看破底蕴。鼓吹五戒 (二十九回),即戒杀、戒贪、戒色、戒言、戒荤的养生之术。这些,其实质乃是以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与清静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长寿。道教的义理玄妙高深又枯燥乏味,通过生花妙笔的故事演绎,则可以收到形象有趣的艺术效果。
《韩湘子全传》结构紧凑,全书三十回,前八回叙述湘子成仙,第九至二十三回叙写湘子度化韩愈,后六回写湘子度化窦氏、芦英、林圭,最后一回总结前因后果,点明 “一人得道,九族升仙” 的缘果,首尾呼应一气。烟霞外史评论道: “有《三国志》之森严,《水浒传》之奇变,无《西游记》之谑虐,《金瓶梅》之亵淫” ( 《韩湘子传序》),说得也有点道理。全书文章奇诡,笔意纵横,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笔法。湘子成仙后回到韩府,初度韩愈,略显神通: 用阳犀手帕盖在石狮子身上,葫芦内倾出一粒金丹,放在石狮子口内,含水一口,向狮子一喷,念念有词,右手一指,顿时变成一个金狮子。张千不信,凿下金狮子一只脚爪,仔细一看,“里面比外边更紫黄三分”(十一回),惊得窦夫人、张千目瞪口呆。韩愈寿诞,湘子作诗、唱道情多次劝度,显弄神通: 口吐腌 ,犬吃后立刻变成仙鹤,对人头点,应对作诗;丹田气海变出仙羊,也会吟诗作歌。小花篮,三百六十五份馒头装它不满; 小葫芦,十数缸寿酒灌它不盈。涉地府,除去名籍,勾销官禄; 献名画,八洞仙姬侑酒讴曲。造逡巡酒,天边甘露,紫府琼浆; 开顷刻花,瓣生金字,预示前程。办寿筵,天上珍肴,瑶池玉液; 影墙上,赶走麒麟,铺排仙境,变化番僧,献佛骨于金銮; 巧设陷井,贬韩愈赴潮州。风雪阻路,蓝关道上备尝艰辛; 划地成河,艄公摆渡,暗含讥讽。美女庄招赘,绷吊松梢,羞惭满面;砍柴夫指路,语言藏锋,惊吓万分。化渔夫,涧下垂钓露讥诮;扮牧童,山中寻牛含讽谏。变猛虎,拖咬张千李万;惊韩愈,上吊自刎不成。冻死坐骑,韩愈更孤凄; 安身茅屋,始信有神仙――情节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和艺术想象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不及暇思。有的来自志怪传说,有的沿袭历史记载,丝毫无重复累赘之感。这些描写并非一味荒唐怪诞,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可以理解并给人以启迪。因为它那想象的翅膀虽然自由翱翔,整部小说思想艺术的根子并未脱离现实的人间社会。
全书运用通俗流畅的吴越方言俗语、成语和双关语、拆字法等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明了。如十九回的 “渡人” (度人)、二十回的 “寒鱼” (韩愈)、“寒退枝”(韩退之)利用谐音形成双关,二十三回拆“韩”字为“卓韦”,拆“湘”字为 “沐目”,自然妥溜,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
本书叙事手法比较呆板,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缺少应有的变化,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很粗疏,因而对本书的艺术成就有一定的影响。 (编辑:moyuzhai)
书叙韩湘生前原为汉丞相安抚之女名灵灵,因婚姻不顺心,忧郁而死,死后投胎白鹤,修炼数百年,至唐宪宗时,受神仙钟离权、吕岩点化,又投身为韩会之子,乳名湘子。湘子幼丧父母,由叔韩愈、婶窦氏抚养成人。及长,娶翰林学士林圭之女芦英为妻,但湘子同房不同床,同床不同枕。韩愈一心要湘子走功名富贵道路,为他延师教读,恰遇钟离权、吕岩二仙,乃延之为师,后韩愈得知钟吕二仙传授的是修仙之道,遂斥逐之。不久,湘子遁至终南山学道,得成正果,为八仙之一。湘子成仙后,屡次变形度化韩愈,韩愈终不悔悟,反而诘难抵牾。后韩愈官至礼部尚书,谏迎佛骨,被贬潮阳,雪拥蓝关,备受艰难,湘子多次点化,乃回心愿意学道。于是湘子与他一起到任,驱除鳄鱼,深得潮州官民拥戴。宪宗闻之,悟韩愈冤屈,欲移内地,湘子遂作尸解法术,脱换韩愈形骸,诈说得病身亡,真身乃入卓韦山学道。其婶窦氏与妻芦英亦被度在江西麻姑庵修行。林圭因感韩愈全家遭遇,辞官归乡,湘子亦度往卓韦山修行。韩林两家俱成正果。
关于小说主人公韩湘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晚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北宋初年李 编撰的《太平广记》、北宋中期刘斧的《青琐高议》皆有较详细的记载。至元有杂剧,纪君祥的《韩湘子三度韩退之》,赵明道的 《韩退之雪拥蓝关记》,明朱有墩的 《升仙记》,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等。
考昌黎年谱世系所载: 韩愈三岁即失去父母,由长兄韩会、长嫂郑氏抚育成人。韩氏直系人丁不旺。韩愈兄弟三人,长兄韩会无子息,二兄韩介生有二子,一名百川,一名老成。后老成过继给韩会为嗣。老成生有二子,长韩湘,次韩滂。韩愈 《祭十二郎文》 曰: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 贞元十九年韩老成死时,韩湘刚十岁,长庆三年登第,官至大理丞。姚合答韩湘诗云: “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又云: “昨闻过春闱,名系吏部籍。”韩愈有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二首。
韩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青年时汲汲于功名仕进,步入仕途后积极维护儒家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提倡仁政,反对横征暴敛; 崇尚儒学,鼓吹先王先圣之道, 排异端,攘斥佛老。他在 《谢自然》《谁氏子》诗中,揭露了神仙方士愚弄青年男女的罪恶,尤其是他晚年写的《论佛骨表》,集中地反映了他反对佛教道教的鲜明立场。然而由此触怒了唐宪宗,后经裴度、崔群力救,贬为潮州刺史。但在同时,韩愈又常同僧侣道士来往,关系密切,后来有些笔记小说记载韩愈晚年喜欢“服食养生”,因误食火灵库鸡中毒而身亡,这说明了韩愈思想的复杂性。
《韩湘子全传》根据韩愈有关生平事迹和韩湘子成仙的传说捏合而成。小说主人公韩湘,天生就是一个神仙的胚胎,作者赋于他清心寡欲抱全守真,反对入世做官不同一般人的思想性格。小说成功之处,主要是艺术地塑造了韩愈的形象。他汲汲于功名利禄,不仅躬身力行,而且一心要侄儿韩湘走功名富贵道路,跻身高官以后,更加笃行儒家之道,排斥佛老。由于谏迎佛骨,触犯宪宗,险遭极刑,后在林圭、崔群等大臣拯救下,贬为潮州刺史。作者从十九回至二十二回,整整花了四回篇幅,详尽地展衍韩愈一路上的坎坷艰辛:风雪交加,山路荒凉杳无人烟,初时还想还乡东山再起; 直到随从张千、李万被虎咬去,坐骑饥寒而死,只剩下独自一人,孤凄无依,思前想后,荣华富贵等于云烟,在此情况下,发誓“情愿修行,再不思量做官了。”遂勘破红尘,转而信道,入山修炼,最后成仙。韩愈由儒而道的转变过程十分复杂,却又自然,合情合理,形象真实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由入世至出世的思想演变过程。
作品是作家思想的反映。作者大约生活在嘉靖末年至隆庆、万历年间,当时,明世宗崇尚仙道,祈求长生,明神宗贪货好财,荒淫无耻,他们长期不过问朝政,以致宦官专权,朝政黑暗,仕途险恶,民不聊生。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转而厌弃仕途,寻求清幽与世隔绝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恰如烟霞外史在《韩湘子传序》所言:“今之传湘子者,岂有得于秋气之奥,因驾长年之永辙,而托湘子以宣泄其梗概耶?抑果有是湘子而借其事以吐胸中之奇耶?”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部三国的历史和军事的教科书,那么 《韩湘子全传》 则是一部道教的教材。道教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飞仙变化之术丹药奇技的神通,二是清心寡欲养气守真的人生哲理。小说一方面宣扬神仙道化的神通广大,超越了生命,与天地共存,能知过去未来,有上天入地,呼风唤雨 (十二回)、划地成河 (十九回)、点石成金 (十一回) 等非凡手段; 同时又演说静坐炼丹 (第八回),以坛、炉、鼎、灶化 “身”,以铅、汞、水、火比心、精、气、肾,以抽添、斤两象征炼养心性的火候,以还丹、玄珠象征炼养心性的结果。又附会上五行八卦阴阳之说,使人一下子难以看破底蕴。鼓吹五戒 (二十九回),即戒杀、戒贪、戒色、戒言、戒荤的养生之术。这些,其实质乃是以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与清静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长寿。道教的义理玄妙高深又枯燥乏味,通过生花妙笔的故事演绎,则可以收到形象有趣的艺术效果。
《韩湘子全传》结构紧凑,全书三十回,前八回叙述湘子成仙,第九至二十三回叙写湘子度化韩愈,后六回写湘子度化窦氏、芦英、林圭,最后一回总结前因后果,点明 “一人得道,九族升仙” 的缘果,首尾呼应一气。烟霞外史评论道: “有《三国志》之森严,《水浒传》之奇变,无《西游记》之谑虐,《金瓶梅》之亵淫” ( 《韩湘子传序》),说得也有点道理。全书文章奇诡,笔意纵横,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笔法。湘子成仙后回到韩府,初度韩愈,略显神通: 用阳犀手帕盖在石狮子身上,葫芦内倾出一粒金丹,放在石狮子口内,含水一口,向狮子一喷,念念有词,右手一指,顿时变成一个金狮子。张千不信,凿下金狮子一只脚爪,仔细一看,“里面比外边更紫黄三分”(十一回),惊得窦夫人、张千目瞪口呆。韩愈寿诞,湘子作诗、唱道情多次劝度,显弄神通: 口吐腌 ,犬吃后立刻变成仙鹤,对人头点,应对作诗;丹田气海变出仙羊,也会吟诗作歌。小花篮,三百六十五份馒头装它不满; 小葫芦,十数缸寿酒灌它不盈。涉地府,除去名籍,勾销官禄; 献名画,八洞仙姬侑酒讴曲。造逡巡酒,天边甘露,紫府琼浆; 开顷刻花,瓣生金字,预示前程。办寿筵,天上珍肴,瑶池玉液; 影墙上,赶走麒麟,铺排仙境,变化番僧,献佛骨于金銮; 巧设陷井,贬韩愈赴潮州。风雪阻路,蓝关道上备尝艰辛; 划地成河,艄公摆渡,暗含讥讽。美女庄招赘,绷吊松梢,羞惭满面;砍柴夫指路,语言藏锋,惊吓万分。化渔夫,涧下垂钓露讥诮;扮牧童,山中寻牛含讽谏。变猛虎,拖咬张千李万;惊韩愈,上吊自刎不成。冻死坐骑,韩愈更孤凄; 安身茅屋,始信有神仙――情节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和艺术想象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不及暇思。有的来自志怪传说,有的沿袭历史记载,丝毫无重复累赘之感。这些描写并非一味荒唐怪诞,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可以理解并给人以启迪。因为它那想象的翅膀虽然自由翱翔,整部小说思想艺术的根子并未脱离现实的人间社会。
全书运用通俗流畅的吴越方言俗语、成语和双关语、拆字法等修辞方法,语言生动明了。如十九回的 “渡人” (度人)、二十回的 “寒鱼” (韩愈)、“寒退枝”(韩退之)利用谐音形成双关,二十三回拆“韩”字为“卓韦”,拆“湘”字为 “沐目”,自然妥溜,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
本书叙事手法比较呆板,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缺少应有的变化,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很粗疏,因而对本书的艺术成就有一定的影响。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