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神秘岛》科学幻想中的现实世界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和冒险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65部小说和剧本。他的科幻小说,以渊博的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吸引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内容几乎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的预言。例如宇宙飞船的升空,坐在热气球上环游地球,与今天的电视功能相似的仪器。
凡尔纳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前两部作品都为《神秘岛》埋下了伏笔。《神秘岛》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被南军俘虏的五个人在风暴里乘热气球逃走,五天以后,气球把他们扔在太平洋一个无人小岛上。他们不畏艰险,在工程师史密斯的带领下利用岛上的自然条件创造了许多生存奇迹。工程师用两块怀表玻璃制成放大镜聚太阳光引火,在湖岸边的陶土地上制砖用熟石灰砌成陶窑烧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陶器。他们还自制简单工具测算出了岛的经纬度。工程师又发现岛上有丰富的媒合铁矿石,炼铁后打出了许多生产工具。他们用自制炸药炸开湖岸,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岩洞居住,称之为“花岗岩宫”。赫伯特在坎肩缝里找到一颗小麦,被他们精心种下。五个人在岛上安居乐业,但总是不十分放心几次出现的人的踪迹,比如儒艮颈上的刀伤,小西貒貒肉中的铅弹,还有一只似乎是特意为它们提供帮助的装满有用物品的漂流箱。他们造船救出了150海里外达抱岛上的艾尔通,就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罪人。有一天海盗进犯小岛,正相持不下时海盗船却被神秘的水雷击沉。赫伯特受伤,生命危急的关头,桌上神鬼不知地出现了一瓶特效的“硫酸奎宁”。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总用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帮助他们。最后,他们得知这力量来自神秘人物——《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船长在自己即将辞世的时候为他们揭开了岛上的神秘面纱。不久火山爆发,小岛只剩下一块岩石露出水面,艾尔通突然看见邓肯号远远驶来。原来邓肯号去达抱岛接艾尔通,发现尼摩船长生前留在那里的信,得知他们的在此处。这与他们离开美国的时间相隔整整四年。
《神秘岛》这部作品情节曲折,口人心弦。中间贯穿大量以科技知识为基础的细节描写,使人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在荒岛上生活的几个人各具特色:工程师知识渊博,记者头脑敏锐,水手勇敢乐观,少年勤奋好学,黑人忠诚耐劳,艾尔通强悍无畏,连小狗托普也被写得呼之欲出。这些人都意志顽强、在困难面前敢于奋斗,充满开拓精神。尼摩船长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理想主义化身,在他面前自然地一切都可以征服(当然,除了自身生命的规律)。小说体现了19世纪中后期,人类借助科技巨大进步获得的成就感和乐观向上的生存信念。相比于今天的科幻小说、穿越种田流小说,多了许多扎实的基础。
(编辑:moyuzhai)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作家缪塞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身患世纪病的青年的悲剧。作品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抗、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详细]
《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可溯至晚清,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真正吸引文化界的广泛关注。科幻作家飞氘曾用“寂寞的伏兵”来比喻科幻文学,在《三体》的巨大影响之后,这一形象仍...[详细]
梅里美《嘉尔曼》
读梅里美的《嘉尔曼》,就像在优雅的客厅里,听一个智者平静地讲他亲历的故事,周围是一群大家闺秀,听得她们一惊一乍的。实际上,梅里美的小说原本就是写给那个时代的小...[详细]
梅里美《高龙巴》
《哈姆雷特》之所以流传千年,经久不息,并不在最后抽刀一击的惨烈,而在于他内心的忧郁与外在行动的延宕;同样,《高龙巴》的魅力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奥索由拒绝到犹豫,最...[详细]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以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现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法国的历史真实,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双重压迫以及人民对这两股势力的反抗和斗...[详细]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占据崇高地位,在名家迭出的19世纪法国文坛上,他难以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但是任何一个文学史家都不会漠视他,任何一本法国文学史都要以一定...[详细]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通俗历史小说因其体裁的特点,多求生动而不讲深度,因而多数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遗忘。但在文学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却一直是一颗熠熠闪光的...[详细]
巴尔扎克《邦斯舅舅》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最后的几部杰作之一。这部小说围绕金钱、名利与欲望展开,通过邦斯、施穆克、茜博太太、庭长夫人、弗莱齐埃等典型人物,展现了处于资本主义上...[详细]
巴尔扎克《幻灭》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细腻的笔触、人物再现的独特技法,载录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情冷暖,镂刻了一个个追名逐利的鲜活身影,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画面。在其近百...[详细]
巴尔扎克《驴皮记》
法国著名作家安得烈·莫洛亚在他所写的《巴尔扎克传》中这样评价巴尔扎克:“他真正爱好的既不是诗歌,也不是科学,而是追求一种神秘的,天真的,‘某种思想要表达,某种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