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英国乡村:《远离尘嚣》
作者:英国 托马斯·哈代
故事梗概:
韦瑟伯利是个被时间遗忘的村落。穿大袍、住茅屋、以牧羊为生的村民们,起码从外表来看,和他们四个世纪前的祖先没什么两样。任何小事都会闹得沸沸扬扬,拆一间棚子就算是了不得的事儿,把水井改成水泵在韦瑟伯利简直就是一场大革命。但自从巴丝谢芭·埃弗登来到这儿,还成了庄主,这种平静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
跟着她而来的是搅和着外面世界的风流韵事——种种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的故事。有那么一个新落户的羊倌叫加布里埃尔·奥克,他五大三粗,红脸膛,是他扑灭了一场大火,要不然那麦垛早就化为灰烬了。从那以后他就留了下来,帮巴丝谢芭干活。这件事,还有女仆范妮·罗宾被穿着红军装的士兵拐走的事,都是村里的乡下佬们夜晚在破酒肆里酒酣耳热地争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如果他们知道单身的加布里埃尔·奥克几星期前还向一文不名的巴丝谢芭求婚的话,更得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了。人有旦夕祸福,韦瑟伯利死了一个人,一条狗把一群羊赶上了死路,这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倒霉事。但前一桩事突然使巴丝谢芭成了遗产继承人,而后一件事迫使加布里埃尔沿着大道一路打工为生。偶然和命运点燃了一场大火,加布里埃尔救下了麦子,一对劳燕分飞的男女又被牵在了一起。
目睹着自己所爱的姑娘被别人赢去,这对加布里埃尔是怎样一种痛苦!但这也比不能见到她要好受些。他已料到这样的结局。巴丝谢芭年轻美貌,又有钱,但比这些更难得的是她有着很高的心气儿。“她有着伟人之母的品格。她是老一辈的依*,主妇茶余饭后毁损的对象,店主不得不巴结的主顾,危难时刻的救星。”后来在她义无反顾地救人解难的时候,她的这种闪光的品质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整个韦瑟伯利,只有一个男人对她的想力无动于衷,他便是威廉·博尔德伍德。“在这偏僻的教区里,他是最有贵族气质的一位了。”巴丝谢芭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忽略,她给他寄了一张情人节卡。这个有欠考虑的举动,果真点燃了博尔德伍德理在心底的柔情。
在大草料仓库举行的一次剪羊毛的大会餐上,加布里埃尔注意到博尔德伍德的西服越发地挺括了。博尔德伍德跃入了情网,巴丝谢芭也没再推却。那天晚上,在剪羊毛工人像蛮荒时代的人那样吃喝得东倒西歪时,巴丝谢芭唱了一首歌。当时她和博尔德伍德谁也没对歌的内容细加琢磨,但事过以后,他们回想起她飘然唱出的歌词时,常常不寒而栗。
一个士兵找她做新娘
他的嘴甜得像蜜糖
在阿兰湖畔啊
少女的快乐谁能比得上
就在那天晚上,那个士兵闯入了她的生活,当时她正在牧场上察看安全情况。当她正心惊肉跳地穿过一片初长出的冷杉林时,她的裙边挂在了枝桠上,同时她听见了一声男人低沉的嗓音。一盏微弱的提灯照见一根尖刺钩住了她的裙子。她同时看见了一个穿着猩红色军装的身材挺拔的年轻人,衣服上的铜扣闪着亮光。它是无聊的日子里闪过的一道浪漫之光。但后来,在巴丝谢芭的记忆里,这红军装成了许多痛苦的先兆。
那家伙是特罗伊中土,一个花花公子。他那一套一套恭维女人的话在巴丝谢芭听起来,比加布里埃尔或博尔德伍德吞吞吐吐但情深意切的表白中听多了。中土求爱的方式非常罗蔓蒂克,他不时舞弄他的佩剑。认识了没几天,巴丝谢芭就在一个空草地中间站着,看他把剑绕着她的周身耍得如银蛇缠身。剑锋离她那么近,嗖嗖地简直就是在空中刻画她美好的身段。在他转身要离去的一瞬,他突然附身吻了她的嘴唇。加布里埃尔曾劝她提防着他点儿,但她对他的告诫不屑一顾。他于是只有默默地承受着哀伤,也没有告诉她特罗伊正是那个把小范妮·罗宾从韦瑟伯利拐走的人。博尔德伍德平时是一个从不为女人所动的汉子,此时却无法压抑满腔的怒火。他把夺去了他生活的全部快乐的特罗伊骂得狗血喷头。他的狂躁反而把事态推向了他最怕看见的结局——巴丝谢芭嫁给了特罗伊。
这桩仓促的婚姻很快给巴丝谢芭带来了痛苦,最终是一场悲剧。特罗伊是在草料仓里办的婚礼。快活的村民纵情恣乐,一会儿功夫都烂醉如泥。加布里埃尔没敢和他们一起喝酒。夜晚爬虫不住地走动和羊群拥在一起的样子告诉他,暴风雨就要来了,而田地里高高的小麦和大麦的垛堆都还没有盖好。一阵大风过后,月亮不见了,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摇曳的火光。原来低沉的闷雷现在变成了掣电霹雳。闪过的电光越来越强,加布里埃尔为了保护麦子,在埋头苦干。然后,巴丝谢芭的身影也出现在他身旁。像青蛇扑地一样的闪电映出了两个劳作着的身躯的轮廓。加布里埃尔那粗大的呵护的手感觉到了她温暖的胳膊在惊惧中颤抖。她是别人的妻子,她不爱加布里埃尔。命运以奇怪的方式把她带到这么近的身边,虽然不是她自愿的,但加布里埃尔感到了一份慰藉。
惨剧就这么开始了。范妮·罗宾爬着回来了,她只求死在家乡。她的遗体,还有她孩子的,都被停放在她曾经干过活的地方。巴丝谢芭站在棺木边上,知道了特罗伊占有了范妮,可从来没有爱过她,而范妮却因为他而背负着耻辱,直到丢掉性命。于是特罗伊从韦瑟伯利逃走了,有人告诉巴丝谢芭他被海浪卷走淹死了。斗换星移,哀伤使巴丝谢芭的面孔失去了笑容,而这让人看了反而生出几分怜爱。博尔德伍德重新燃起了他的梦想。巴丝谢芭答应了他,但六年之内不考虑结婚。
博尔德伍德精心准备了一场圣诞前夜的舞会,以示庆贺。算来特罗伊失踪已有一年多了。可正是在这个夜晚,特罗伊偏偏像幽灵一般在兴高采烈的人群中出现了。他向巴丝谢芭走来,她果立在那儿,犹如五雷轰顶,认定自己一定是着了魔了。然而,特罗伊冲着她喊叫并粗暴地抓住了她的臂膀,这不可能是鬼魂显灵。她摇晃了一下身子,却说不出话来。接着听到一声掐着脖子似的尖叫,然后是一声震耳的吼声。只见特罗伊扑跃在地,再也没有起来。再看博尔德伍德站在边上,手里还端着一支冒烟的手枪。 (编辑:moyuzhai)
[英国]福斯特《印度之行》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阿齐兹与穆尔夫人、阿齐兹与菲尔丁、阿齐兹与阿德...[详细]
[英国]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的长篇小说中较为轻松的一部,它的创作时间是1901年,但到1908年才出版。福斯特早年游历意大利和希腊,醉心于那里的异族文化,在他的早期小...[详细]
[英国]毛姆《人生的枷锁》
毛姆的代表作――《人生的枷锁》,已跻身于世界经典之作的行列。许多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这部小说推崇备至,认为它是一部融作家真挚感情、体现作家真实思想的感人之作...[详细]
[英国]伦纳德・伍尔夫《密林中的村庄》
1913年,伍尔夫发表处女作《密林中的村庄》,引起轰动。媒体盛赞《密林中的村庄》是一部生动再现锡兰山区乡村兴衰史的现实主义佳作。伍尔夫秉承西方伟大的现实主义文...[详细]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
。创作《达洛卫夫人》时,伍尔夫摈弃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采用意识流的叙事手法,进入人物隐秘的心灵世界,让读者领略到人物一系列的感觉、想法、回忆、联想和思考。在...[详细]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27年发表的《到灯塔去》是现代主义小说崛起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篇章。批评家布莱克斯东说:“在阅读《到灯塔去》之后,再去阅读任何一...[详细]
[英国]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情节简单,结构比较特殊。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以莫瑞尔的婚姻为主线,后半部分以保罗的...[详细]
[英国]劳伦斯《虹》
《虹》是劳伦斯艺术创新的标志,不少评论者认为,“没有一本英国小说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里将社会主题与个人主题这样完美地结合起来”。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虹》是...[详细]
[英国]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富争议、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自1928年问世以来,因作品对于性爱的直露描写而被视为色情作品,世界上许多国家将...[详细]
[英国]毛姆《刀锋》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这是英国小说家毛姆最有影响的作品《刀锋》的卷首词,引自印度宗教经典《奥义书》。只有当我们读完这...[详细]